【摘要】:人們渴望在舒適健康的環境中生活,而景觀設計便能滿足人們的這一需求。景觀設計的構成要素很多,植物配置不可忽視。合理地植物配置不但能滿足人們在有限的空間中感受無限的自然情趣、豐富人們的感觀認識,使觀賞者腦海里呈現出最真實的對美的感受,同時又能有效的改善周圍的環境質量。
【關鍵詞】:景觀設計;植物配置;布局形式;凈化空氣
一、景觀植物配置
1、景觀植物配置元素
在完成景觀設計的過程中,需要配置如植物、地形、水景、景觀小品等豐富的元素。每一種元素都在自己的領域中發揮著特殊的造景作用,特別是植物,它不單單是樹木與花草,更是對生態、藝術、文化的體現。除了能恰當的抓住人們各種感官感受來營造不同層次的景觀空間以外,植物還能給予景觀環境生命力,打造出繽紛多彩的景觀風貌,甚至是為整個環境創造出無限的生態效益。
2、景觀植物造景搭配的現狀
植物造景配置種類繁多,從布局形式上可大致分為自然式、規則式、混合式和其他形式等。
自然式植物造景雖是自由搭配植物,但并非毫無講究,主要負責營造生動活潑,輕松自然的氛圍。以中國私家園林為代表的傳統中國園林,善于模仿自然:以白墻作為紙張,搭配不同的景觀元素創作風景畫。創作者通過對植物組織形式的變換來體現植物自然的個體美和群體美。利用植物被賦予的人性化和特殊象征意義,采取孤植、群植、叢植等多種植物配植方式來體現某種思想感情,給人帶來心靈上的滿足感從而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在景觀設計方面有獨特的創新,即意境美,自然式的植物景觀更容易體現深邃、寧靜、活潑等氣氛。現代國內社會快速發展,人們向往自然、提倡自然美,于是植物造景大量吸收了國外的優點,植物造景在發揚傳統的基礎上還不斷改進。重視植物與植物之間的自然搭配效果,更重視植物造景與環境之間的關系。
規則式重點體現莊嚴肅穆,一般出現在比較正式的場合,突出強調景觀環境的節奏感和韻律感。國外傳統的景觀設計在處理植物造景的手法上與中國有所不同。就傳統皇家園林為代表的國外古典園林來說,他們將植物形體與幾何圖案等相結合來表現植物造景,通過人為改造使植物呈現出比較規則統一的面貌,突出體現人類對大自然的征服。從總體布局上看,規則式好像顯得古板、沒有活力,但在與規則式的建筑外形相搭配時,無論從線條、外形還是體量都表現得協調一致,突顯出莊重、嚴肅的氣氛。
混合式則是兩者的集中體現,既具備自然式的靈活多變又擁有規則式的整齊明快。恰當的在建筑群周圍以及要求較高的景觀環境中采用規則式布局,而在遠離建筑群或是比較隨意自然的環境中采用自然式布局,讓植物造景與周圍環境做到真正的協調統一。混合式植物造景在現代園林中得到廣泛運用,不但有效的創造出整齊明朗的規則式部分,而且恰到好處的展現出變化無窮自然式部分,使景觀環境得到完美展現。
3、景觀植物的分類與配置意義
景觀植物因品種繁多、大小各異、姿態萬千等突出特點,按照成齡植物的高矮以及植物對外界環境的依賴將植物大致分為喬木、灌木、花卉、藤本植物、地被植物、草坪和水生植物等。而根據植株大小,又可將喬木細分為大中型喬木、小型喬木;將灌木細分為大中型灌木、小型灌木。
景觀植物能帶給觀賞者清新、舒暢的感覺,可以通過觀葉、觀花、觀果、觀枝干、聞香、聞聲等多種觀賞方式來對觀賞植物種類進行劃分。植物運用自身絢麗多彩的特點來吸引人們的眼球,讓景觀設計變得更加豐富。
植物在不同的時刻和季節都會有一定的變化,即便是綠葉植物,也會在季節變化中,展現出深淺不一的色彩。樹木還因葉片形狀多樣、疏密各異,具有一定的觀賞特點,能瞬間吸引觀賞者的眼球。花卉以豐富的色彩呈現在景觀設計中,每一個季節都有不同的花卉作為代表。在自然氣候下,春季開放的花頗多,于是夏、秋、冬的鮮花就變得珍貴。有的觀果類植物能在花朵凋謝之后結出色澤亮麗、形狀美觀的果實。這些果實的奇異特點具有較高觀賞價值,備受人們的喜愛,也豐富了園林景觀。
景觀植物除了觀葉、觀花、觀果以外,奇形怪狀的枝干也非常吸引觀賞者。像龍爪槐這樣的植物,枝條扭曲盤旋,樹形優美,冬季落葉后,枝條形似龍爪,猶如群龍飛舞,在園林景觀中別具一格。進行呼吸作用時,植物散發出的誘人氣味,帶給人神清氣爽的舒適之感。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植物還能發出動聽的聲音,風雨的配合可以使植物奏出優美的旋律,帶給人們聽覺的享受。
二、景觀植物配置與環境的關系
景觀設計中的植物造景對環境的影響相當大,合理的配置景觀植物不僅能有效的改善環境質量、緩解城市壓力,還能給予環境暗示,讓人們能第一時間知道環境所存在的問題并快速解決。因此,在進行植物造景時選擇一些對改善環境大有幫助并且形態美觀、色彩豐富又便于管理的植物變得相當重要。
三、小結
造景元素中多樣的植物配置方法給景觀設計帶來了勃勃生機與藝術美感,景觀植物在經過特殊搭配后所呈現出的姿態不但能夠美化環境,給予疲勞人們放松的心情,還能凈化空氣,給環境帶來無限生態效益。但要盡可能的在不違背植物生長規律的前提條件下進行植物造景,從而創造景觀設計更大的美學價值。配置植物進行造景時應考慮到植物的生長速度以及成形效果,避免因部分植物的生長發育不全面或是過分生長而破壞景觀設計原本的協調感。
參考文獻:
[1] [美]理查德 L 奧斯汀.植物景觀設計元素【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6
[2] [日]. 土木學會.道路景觀設計【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3.12
[3] 金煜.園林植物景觀設計【M】.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4
作者簡介:李雅婧,女,(漢),四川省雅安市人,西南民族大學藝術學院,藝術碩士,研究方向:環境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