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張繼民,1992年9月,女,漢族,河南信陽人,碩士研究生在讀,現就讀于陜西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傳播學專業
摘要:網絡時代到來,移動支付迅速發展與普及,給人們生活帶來諸多變化,移動支付已成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影響著受眾的生活習慣。本文講述了移動支付的興起與發展,并對移動支付的種類做出介紹,此外,筆者對移動支付的傳播特征做出剖析,指出:便利、快捷、集成和社交性,最后,對移動支付的傳播效果進行探討分析。
【關鍵詞】:移動支付;特征;傳播效果
一、移動支付概述
1. 移動支付的興起與發展
移動支付(Mobile Payment)是指交易雙方為了某種貨物或業務,以移動終端設備為載體,通過移動通信網絡實現的商業交易。移動支付所使用的移動終端可以是手機、PDA、移動PC等,同時還需要移動網絡數據的支持。交易雙方通過移動設備、互聯網或者近距離傳感直接或間接地向金融機構發送支付指令,產生貨幣支付和資金轉移行為,從而實現移動支付功能。
移動支付于20世紀90年代初最早出現在美國,但發展一直比較緩慢,2004年后日本和韓國移動支付發展迅速,全球移動支付從2010年之后進入快速發展期。我國對移動支付的嘗試開始于1999年,由中國移動與中國工商銀行、招商銀行等金融部門合作,在北京、廣東等地開始移動支付業務試點,但受限于當時的技術、政策和商業模式等原因,移動支付發展緩慢。經過近十年的潛伏,伴隨著互聯網電商的快速發展,國內移動支付在2009年迎來真正的春天:銀行、電信運營商、第三方支付公司分別推出了以自身為主導的支付業務,支付寶的手機支付就是在2009年11月亮相的。2013年以來,隨著網絡覆蓋率的大幅增長和無線通訊技術的發展及智能手機的普及,在終端應用的保障下移動支付已成為日常生活中主要的支付方式。根據聯合國2017年5月發布的一份報告,2016年中國的移動支付市場規模已經達到了近3萬億美元,在過去4年中增長了20倍,呈現出爆發式發展。
中國移動端的即時通訊市場,正在經歷著一場動蕩并難以預料結果的革命。激烈的競爭帶來的是能為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和更加便利的生活,同時也可能導致人們通訊和消費行為的變化[1]。
2. 移動支付的種類
按照完成支付所依托的技術條件,移動支付可分為近場支付和遠程支付兩類,其中近場支付是指通過具有近距離無線通訊技術的移動終端實現本地化通訊進行貨幣資金轉移的支付方式。遠程支付是指通過移動網絡,利用短信、GPRS等空中接口,和后臺支付系統建立連接,實現各種轉賬、消費等支付功能,如網銀、電話銀行等。根據上述分類,可以發現,移動支付的使用方法主要有短信支付、掃碼支付、指紋支付和聲波支付。其中短信支付屬于遠程支付,它強調了移動繳費和消費。其他支付方式則屬于近場支付。此外,隨著具有NFC技術智能手機的進一步發展,使得近場支付的使用場所更加廣泛。
目前我國的移動支付業務市場主要有3大類,包括銀行等金融機構,各大銀行借助移動運營商的網絡傳輸,將手機與銀行賬戶進行綁定,在手機銀行上附加移動支付功能,如話費充值、購物、小額取現等業務。第二類是移動運營商,即移動、電信和聯通三大運營商在與消費者進行交易時,直接從用戶話費中扣除交易金額,銀行等金融機構不參與交易,如手機錢包等。第三類是互聯網企業的第三方支付,它在產業鏈中是獨立于移動運營商和金融機構的,利用移動運營商的網絡和銀行的結算資源,在移動支付中進行身份驗證和支付確認,為整個交易進行擔保,如公眾熟知的有支付寶、微信的財付通、蘋果支付Apple Pay等,幾乎成為了移動支付的代名詞。
二、移動支付的傳播特征分析
移動支付有兩個重要的屬性:必須是通過移動終端設備來完成交易,需要通過移動通信網絡技術來實現交易雙方的數據轉移。這說明了移動支付屬于電子支付方式的一種新形式,因此它具有電子支付的特點,同時其又與移動通信技術、無線射頻技術、互聯網技術相互融合,還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在各種火花的碰撞中形成了自己的特征。
1.便利性
由于借助移動網絡平臺,移動支付實現了隨身攜帶的便利,在移動通信技術的搭載下,用戶可以隨時隨地獲取相應的服務、應用和信息。步驟簡便,越來越多的商家會使用“掃二維碼“的方式收取顧客的費用,包括,支付寶與微信,甚至可以面對面轉賬與聚餐AA制,操作簡單,只需打開手機,連接網絡,輸入你要付款的金額,再點擊自己設置的支付密碼或者設置好的指紋,輕輕一點,支付便成功了。
2.快捷性
無論近場支付與遠程支付,支付的結果都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用戶可隨時對賬戶進行查詢,快速完成轉賬或者購物消費。隨身不用帶錢包,省去整錢找零這一復雜程序,節省了時間。例如,蘋果支付方式,只要你有一臺蘋果手機,支持Apple Pay只需要你將你常用的銀行卡在手機中保存成虛擬銀行卡,只要商家支持銀聯云閃付Pos機,打開連上網絡的蘋果手機,快速按兩下手機按鍵,貼近Pos機,便能輕松付款,即時到帳,而且不用擔心假幣等情況。
3.集成性
以手機等移動設備為載體,通過與終端讀寫器近距離識別進行的新型交互,運營商可見將銀行卡、公交卡等各類信息整合到以手機為平臺的載體中進行集成管理,并搭建與之配套的網絡體系,從而為用戶提供十分方便的支付和身份認證渠道。最近,越來越多的城市交通卡可以與手機的NFC功能結合,將交通卡緊緊貼在支持NFC功能的安卓機的背面,點擊手機,進入微信紅包充值功能,點擊充值,選擇你想要充值的價錢便可,交通卡便能沖上錢,而這個錢是從微信紅包里扣除,大大節省了去地鐵站等地方充值的繁瑣程序。
4社交性
互聯網的誕生,改變了信息傳播的方式,也改變了受眾信息接收的方式,而社交媒體的出現又滿足了用戶情感交流需求。與傳統社交媒體相比,移動社交媒體憑借其載體的優勢,而具有更便捷、高效、靈活的媒介優勢,基于“熟人圈”的社交平臺,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有更多的信任,信息的交流更加的真實有效,用戶通過這一平臺建立、維護自己的多元社交圈子。移動媒體時代,迎合受眾互動需求的傳播往往能夠獲得最大的成就[2]。例如,在微信上,微信公眾號的快速崛起,讓人驚嘆,在優秀的原創微信公眾號后有個“打賞“功能,如果訂閱此公眾號的受眾覺得文章合口味,可以選擇打賞,當然,用的是微信紅包里錢,這一行為無疑增加了人們之間的社交性,成就多元化的社交圈子。
三、移動支付的傳播效果分析
1.增強人際傳播效果
智能手機的普及,使得“低頭族”增加,吃飯玩手機、乘車玩手機、上廁所玩手機等,手機使用頻率越來越高,大眾逐漸對手機形成了較強的依賴,習慣了“被新媒體綁架”的窘迫現狀,越來越多的低頭族疏于交際、懶于交際,心理、性格方面表現為孤僻、冷漠。[2]而移動支付的興起,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改善了這個癥結。
例如,2015年和2016年的春節,支付寶推出“集五?!被顒樱Ц秾殹凹甯!边x在春節前一個月,春節氣氛濃重,加上支付寶憑借其廣大的業界影響力,在支付寶推出“集五福”“咻一咻”活動之
(下轉第頁)
(上接第頁)
前的一個月,各阿里巴巴旗下客戶端、各大門戶網站、微信、微博上就相繼推出“集五?!惫ヂ?,并且在各大社交媒體之間瘋狂轉載,隨之貼吧論壇、騰訊QQ里開始形成“換福群”。連續的宣傳活動直接或間接的將“集福”活動推向高潮,使得換“福”這一舉動迅速引起了近乎全民的圍觀與探討[3]?!爸Ц秾毤甯!边@一活動一般而言,每個人都有重復的“?!被蛘卟粔虻摹案!?,這就需要請求好友列表中的朋友贈與自己,或者當別人有需求請求自己時候,將多余的“?!八徒o好友,這讓冷冰冰無人情味的移動支付也充斥著濃濃的人情味,增強了人際傳播效果。再例如,微信紅包,在群聊中發送微信紅包,可自由選擇紅包個數和錢數,以及是不是拼手氣紅包還是普通紅包都可隨意選擇,在搶紅包過程中,調動了參與者的興趣,引發”七嘴八舌“的討論,這樣一來也促進了人際傳播。
2.傳受雙方對等性
日常生活中,長輩給晚輩發紅包、欠債還錢等行為中,通常雙方的心理不處于對等模式,而移動支付的出現,有效地改善了這一處境。例如,在微信紅包發送與收到過程中,電子紅包可以隨時隨地發給任何人,可以點開也可以不點,二十四小時候會自動返還給發送紅包的人,這樣的方式可以是家人長輩之間,也可以是朋友與上下級之間,輩分相差多少都無關緊要,而不會遭受非議,從原有固定的社會等級角度來看,微信紅包帶來的人際交往世界中沒有現實環境的情感負累[4]。移動支付使得社會人際交往傳受雙方變得平等。
3.忽略人際交流
在移動支付尚未興盛之前,人們發紅包以及轉賬,包括買東西付錢的時候基本上都以現金結算,且在付錢的時候多會用語言來寒暄和溝通,這一行為和移動支付完全相反,移動支付圖的是簡便與快捷,越來越多地人只需要將“錢”轉給對方,這場“交易”便完美結束,人與人之間的寒暄少了,人情味更加淡薄。
例如,在支付寶中有一項“轉賬功能”,在微信中有“面對面收錢功能”,在蘋果支付中直接指紋支付等等這一系列移動支付在無形中,淡化了人際交流的意識,可以說,忽略了人際交流。再比如微信紅包的收發,微信紅包作為一種游戲形式,因其娛樂性與趣味性可以吸引人一時的注意力,它帶來的只是一時的狂歡與短暫繁榮的傳播景象,沒有現實中的人際傳播牢固。同時,虛擬人際傳播缺乏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寄托、心理訴求、利益聯系等,微信紅包的游戲屬性,將人際關系網無限擴大,其展開的人際傳播的范圍也一并擴大,但很難將情感因素用來集中培養與穩固交流,且娛樂屬性停留的短暫時間也制約了人們彼此之間人際傳播感情的穩固性[5]。人際交流是網絡時代人們正逐漸喪失的“功能”,移動支付將人際交流的可能性進一步縮小,這其實不利于社會的發展。
四、結語
移動支付自從誕生以來,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使生活變得快捷,人們受益良多,這些都使得移動支付越來越受歡迎,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移動支付在人際傳播方面做出貢獻的同時,也讓我們忽略了人際交流的重要性,忽視與周圍朋友的溝通。因此,在我們享受移動支付帶給我們福利的時候,也應提醒自己注重和加強與周圍朋友的溝通與交流。
參考文獻:
[1]林嵐. 微信支付帶來的移動支付時代[J]. 今傳媒(學術版), 2015(2):106-107.
[2]孫睿. 淺析微信紅包的特征及其傳播效果[J]. 新聞傳播, 2016(03):22-23.
[3]肖春麗. 淺析移動時代的受眾互動傳播——以支付寶“集五?!被顒訛槔齕J]. 傳播與版權, 2017(01):114-116.
[4]王寧. 微信紅包傳播現象研究[D]. 遼寧大學, 2016.
[5]李靜. 淺析微信紅包的特征及其對人際傳播的影響[J]. 新聞研究導刊, 2016(08):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