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記者 韓 希 見習記者 胡 婷 圖|游 宇
南下,再次開啟快捷通道
A New Southern Fast Track
公元2017年9月29日,蘭州至重慶的蘭渝鐵路運行,重慶又開一條北上快速通道,媒體人“千里走蘭渝”的大手筆,可從側面佐證這條通道對于重慶北上的重要意義。17天后,好消息穿透秋雨而來,重慶至貴陽的渝貴鐵路正式聯調聯試。這一次,關聯的是重慶的南下快捷通道。渝貴鐵路正式運營后,從重慶南下到貴陽兩小時,經由貴陽至廣州、昆明,分別只需約8小時和5小時。這是重慶交通“內暢外聯”中“外聯”的現實表達,也是未來更寬廣的“外聯”的期許。
Sept. 29th, 2017, another northern fast track was opened in Chongqing as trains ran between Chongqing and Lanzhou. The distance of a thousand kilometers between Chongqing and Lanzhou demonstrated that the railway means a lot to the two cities. 17 days later, came a good news that Chongqing-Guiyang railway, a southern fast track in Chongqing, was integrated testing and commissioning. Once when Chongqing-Guiyang railway officially is opened, it will only take 2 hours to travel between the two cities, while 8 hours from Chongqing to Guangzhou passing by Guiyang, and 5 hours from Chongqing to Kunming. This project actualized externally communications for Chongqing and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its promising future.
2017年10月17日上午,連日秋雨帶來的霧氣籠罩著長江,重慶西南郊的白沙沱和江津區珞璜鎮之間,新白沙沱長江特大橋天藍色的橋身竟格外亮眼。它的“前任”,白沙沱長江大橋與它相隔幾十米,一身黑灰色,是重慶最早修建的長江大橋。新白沙沱長江特大橋作為渝貴鐵路的重點工程,不久后,將接過歷史的接力棒,為重慶打通新的出海大通道發揮咽喉要道作用。
就在我們到達新白沙沱長江特大橋的前一天,27歲的朱遠友天還沒亮就接到了電話,“檢測車今天要經過綦江東站了。”他是中鐵二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的技術員,負責渝貴鐵路綦江境內橋梁、隧道路基建設,10月16日這天,渝貴鐵路正式實施聯調聯試,由檢測動車組上線運行。
渝貴鐵路北起重慶,南至貴陽,是我國西南地區連接西北和華東、華南的快捷通道。全線設車站12座,分別為重慶西、珞璜南、綦江東、趕水東、桐梓北、桐梓東、婁山關南、遵義、龍坑、遵義南、息烽和貴陽北。三個多月前,經過五年艱苦施工,渝貴鐵路已全線接軌鋪通。
盡管工程已經交付,朱遠友所在的施工團隊依然在待命,檢測車何時到來,他都會提前收到通知。我們能理解他這種既是建設者又是最直接受益者對渝貴鐵路關注的熱切,因為他家就在貴州桐梓,通車后,他從綦江回家就只要半個小時了。
Builders’ Efforts from Shoulder to the Wheel
由于鐵路進入聯調聯試階段,現場實施了全封閉,朱遠友便帶著我們在綦江東站外圍尋找最佳取景點。途經一處坡度超過45度的斜坡,坡頂山脊上幾乎無路可走,面前則是懸崖。不同于我們的顫顫巍巍,朱遠友健步如飛。施工四年多,這些地方他走過不知道多少次了,皮膚也曬得黝黑。
施工現場雖已不再,建設者們的足跡和汗水仍縈繞其間。
10月17日上午10點,新白沙沱長江特大橋旁,小南海橋路檢查工區和培訓基地內,成都鐵路局首席技師蘭平正在給二十七名青年技工上課,授課的內容是關于鐵路的檢測檢修。當渝貴鐵路的話題拋出時,蘭平的語調溫和而平靜:“渝貴鐵路每一處橋梁和隧道都有我的腳印……”


渝貴鐵路正線全長345公里,穿越大婁山山脈,橫跨長江、烏江天塹的“主動脈”,架設橋梁323座,挖建隧道144座。近兩年多來,蘭平一直負責從重慶至桐梓8個標段所有橋隧安防的檢查。每天,他帶著兩個徒弟,拿著600克重的檢測錘,每間隔30公分揮舞敲擊一次,“像電影里的香港賭王一樣,我們也靠聲音來識別橋隧立面的空洞、空響、裂紋和掉塊等現象,每天要揮舞差不多一萬次檢測錘。”
中鐵十八局五公司承建渝貴鐵路土建2標正線,新建、改建鐵路共57.4公里,車站4座,其中包括重慶西站。自2015年11月架梁施工以來,建設者們先后克服了雨季周期長、運梁距離長、交叉干擾多等諸多困難,按計劃節點時間順利完成架設任務,為2017年底開通奠定了基礎。
In No Time from Chongqing to Guizhou
他們付出的努力所帶來的變化,不久的將來我們就能看得見摸得著。
萬盛區人侯光毅,畢業于西南大學,2009年大四實習時,他在貴州找了一份水利工程設計工作。每個月,他都要往返于貴州、學校和家之間。那時,他所乘坐的列車只能運行在川黔鐵路上,每到星期五,他會踏上晚上 8點的列車,從貴陽出發,“閉上眼,睡一覺,第二天早上7點回到重慶。”
渝貴鐵路全線10%是路基,20%是橋梁,剩下的70%是隧道。“足跡遍布全線橋隧”的蘭平說,“從重慶出發,十幾分鐘到綦江,過了綦江基本上都是隧道了,閉著眼睛就可以到貴州了,只要兩個小時。”
現在,侯光毅在綦江工作生活,每年會開車從綦江去貴州旅游,僅從綦江到貴陽單程就需要3.5小時,他期待著新的渝貴鐵路,坐火車去黔南、黔東南旅游。
受益更多也更期盼鐵路開通的,是侯光毅的表妹胡歡。
胡歡的老家也在萬盛,現在她嫁到了貴陽,在那里當一名小學教師。每年寒暑假,開車回家也需要四個多小時,路上彎路隧道多,而坐火車要10個小時左右。這條鐵路通車后,但逢周末,她都可以輕松地往返老家和貴陽。
這樣的未來已經很近了。
渝貴鐵路等級為國鐵I級,雙線,旅客列車運行速度為每小時200千米,建設工期為5年,預計2017年全面建成,目前已經通過靜態驗收,進入為期兩個月左右的聯調聯試。
這一階段,將逐級提速試驗,對軌道、路基、隧道、橋梁、通信、信號、噪聲振動等13個項目開展全面測試,根據測試結果對發現的缺陷進行調整,直至各個系統以及整體系統滿足符合高速運行及動態驗收。
Connecting Vitality Between Chongqing and Guiyang
人們常把交通和“動脈”一詞聯系在一起,足見每一條路都帶有溫度,代表著生命與生機。
渝貴鐵路項目總投資約530億元,同時建設重慶和貴陽兩大樞紐。其北端通過重慶樞紐與渝萬高鐵、成渝高鐵、蘭渝鐵路等相連,極大提高西北至西南間鐵路運輸的機動靈活性。南端則通過貴陽樞紐與貴廣鐵路、滬昆鐵路等相連,形成重慶新的“出海”大通道。
這條鐵路沿線還有著豐厚的人文歷史、富饒豐富的旅游資源。如綦江的花壩、石角白云觀、“一湖西子水,半壁桂林山”的桐梓、“紅色旅游景區”遵義等,把沿線的景點串聯起來,就是一條以革命圣地、國酒文化、自然遺產、民族風情為特色的旅游“黃金通道”。
渝貴鐵路正式通車后,首席技師蘭平就要調往下一個項目了。他從1993年開始進入鐵路系統工作,熟悉每一條從重慶延伸開來的鐵路,無論新的還是舊的。眼下,他正忙著給剛入行的年輕人培訓,把自己的技藝交接下去。他的學徒溫佳今年七月才入職,供職于重慶工務段。溫佳在鐵路邊工作了幾個月,寫下了這樣的句子:
行走在鐵路的路肩/感受雨水的洗禮/遠方的燈光/穿越了時光/璀璨著世界/照亮了鐵軌/是通向美麗天國的階梯
文采本身并不重要,這樣的句子,讓年輕的鐵路建設者的深情躍然紙上,讓冰涼的鐵軌、橋梁、隧道變得有溫度,讓渝貴鐵路將要連通的未來充滿了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