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況
W女士是典型的三口之家,夫妻倆都是公務員,丈夫60歲,今年退休,退休前年收入25萬元,W女士52歲,臨近退休,年收入15萬元,育有一女23歲,剛研究生畢業,年收入3萬元。W女士想給女兒買一份重疾險,但是感覺自己年紀越來越大,擔心自己身體健康,不希望將來給女兒添負擔,所以想給女兒留筆錢,最好還有保障。希望繳費期限不要太長,可以一次繳清。
這是獨生子女家庭普遍面臨的問題,一方面父母給子女做好保障的同時希望提前做好子女婚前資產安排,當自己發生風險的時候子女有充足的保障,并且在子女婚前做好準備,保障子女未來發生風險時財產不會被損耗。
家庭資產方面:銀行儲蓄100萬元,1輛代步汽車15萬元,銀行理財產品15萬元,基金5萬元,黃金首飾字畫等等10萬元,自有住房1套,市值600萬元,投資性住房2套,市值500萬元。
家庭支出方面:日常生活年支出6萬元,旅游娛樂年支出4.8萬元,應酬交際支出1.2萬元。
一、情況分析
了解W女士的家庭基本信息以及深層次需求和擔憂是非常關鍵的,這將決定我們如何設計方案并解決每一個風險點。
家庭資產負債結構穩健。資產以房產為主,估值1000多萬元,無負債;穩定的家庭年收入45萬元左右,年支出主要以消費支出為主,大致在12萬元左右,年結余33萬元,還有現金存款和其他穩健的理財資產,大致在80萬元左右。家庭資產和現金流狀況良好。W女士一家為風險厭惡型、偏投資保守型的理財類型,適合穩定等收益模式。
雙方都是公務員,單位的保障比較好,因此之前沒有購買商業保險。目前主要問題是W女士的丈夫今年退休,自己也即將面臨退休,家庭經濟收入的變化給他們帶來了不安全感,隨著退休后的福利減少,他們希望通過保險來增加一些安全感。
獨生子女是夫妻倆最為關心和擔憂的事情。女兒剛研究生畢業,開始工作,但收入較少,尚未婚嫁,將來不管找到什么樣的對象,希望能夠保障女兒衣食無憂。
根據上述內容,我們簡單整理一下W女士的保險需求和風險點。
1.保障類需求。夫妻倆因為有較好的公費醫療,目前主要考慮女兒的健康和財富保障問題。一是重大疾病保險,主要解決投被保險人因收入中斷、醫療費用支出和康復費用等造成的家庭財務損失問題。W女士的女兒為被保險人,身體健康,這一點很重要,在購買健康險的過程中因為健康原因核保加費、除外、延期、拒保的案例很多,特別是非健康體的客戶數量越來越多的情況下遇到健康體客戶非常難得。按照正常重疾險保額的要求5倍年收入是比較理想的狀態,W女士作為投保人年收入為15萬元,也就是理想保額為75萬元(通常以成年被保險人的收入為計算標準,此為特例)。但這里有個特殊需求,W女士希望給女兒100萬元的重疾保障,以解決將來自己的財務或身體發生風險時不會影響女兒的保障責任,而躉交一次性支出較大,并不能發揮資金的效率,所以可以通過組合方案解決W女士的擔憂。這部分有幾種解決思路,可以附加投保人豁免方式將投保人發生風險時保費支出風險轉嫁,還可以搭配年金險產生現金流方式解決保費支出的問題,也就是用錢生錢的方式解決另一項重疾保費支出的問題。二是意外和醫療保障需求。W女士的女兒剛參加工作,考慮到社保只能報銷社保內用藥,且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的情況下,W女士希望給孩子提供一份可以報銷特需或國際部就醫的資源,因此這部分可以通過中端醫療險進行補充。還有夫妻倆經常出去旅行也擔心發生不確定的因素存在,所以考慮給全家投保意外險(一般保額是年收入的20倍為宜)。
2.年金險、增額壽險等需求。一方面通過年金險的設計解決每年重疾險保費支出的問題,還可以把錢留給子女,但不因婚姻關系變化而發生被分割的情況。對于名下房產的未來歸屬問題可以通過公證遺囑形式傳承給子女或如果考慮房子變現,可通過部分資金設計增額終身壽險的方式穩定、安全、確定的方式將資產留給女兒。最后決定這部分內容等基礎保障規劃完成后再逐步完善。
二、保險方案
1.三大基礎保障(重疾險、醫療險、意外險)+一個理財功能計劃
2.重疾+年金的保險組合方案
投保人:媽媽 被保險人:女兒 受益人:媽媽
組合方案的優勢:
年金險每年產生的現金流,正好可以用來支付客戶女兒重疾險的保費,解決了客戶擔心自己年紀大了,不能為女兒長期繳保費的問題。如果未來女兒希望自己繳納自己重疾險的保費,那這份年金也可以幫助客戶補充養老。
年金險的投保人是W女士,被保險人是女兒,受益人是W女士,這樣的設計還幫助客戶提前解決了對女兒未來婚前財產的規劃要求。需要說明的是投保人對年金險的現金價值、萬能險賬戶、退保等有權益;被保險人對生存金,即每年保險公司返還的現金流有權益;受益人是當被保險人發生身故風險時可以獲得保險金賠付金。也就是說,W女士可以掌握年金險的控制權,將來如果女兒結婚生子,可以將年金賬戶轉給女兒,W女士的孫子或孫女作為被保險人,完成資金隔代傳承的作用。這一點超出W女士原有的要求和預期,W女士表示對方案非常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