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化石?化石就像是地球生命的一張張照片,通過發掘和研究化石的信息,人們可以探索億萬年前的生命世界,了解生命的起源、繁盛,跟隨地球生命發展的歷程,從海洋深處到陸地、天空,從游泳到爬行、奔跑,直到飛翔。
三葉蟲、菊石、恐龍、猛犸……一個個永遠逝去的生命在科學家的努力下,從深埋的地層中被采集、運輸、修復和復原,直到以最真實的模樣陳列在博物館中,等待著與大家穿越時空的相遇。你想看到多少億年前的世界?你想與哪個史前生命對話?這學期,我們相約湖南省地質博物館,走進神秘的史前世界!
要問誰是寒武紀真正的統治者,答案就是大名鼎鼎的三葉蟲。三葉蟲是節肢動物,是帶有橫向條紋的圓形或橢圓形“甲蟲”。它的身體分為頭甲、胸甲和尾甲三部分,同時縱向有兩條溝,將身體分為中軸和兩邊的肋葉三部分,近似三片縱向分布的樹葉。寒武紀時各門類無脊椎動物大量涌現,但以三葉蟲為最多,占當時動物界的60%。三葉蟲最早出現于早寒武紀時期,在整個寒武紀時期極為繁盛,并延續至二疊紀,到末期全部滅絕。
在三葉蟲橫空出世的過程中,沒有遇到有力的競爭對手,與它同期出現的小型動物則為三葉蟲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使得三葉蟲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占領地盤,成為寒武紀海洋王國中的統治者。
蟲以食為天,三葉蟲都吃些什么呢?它是吃葷的還是吃素的?它在海洋中是否攻擊其他的大體積生物,進行能量補充呢?
科學家將三葉蟲化石進行切片處理,通過分析消化道里的東西,發現它們的食物可能是原生動物、海綿動物、腔腸動物以及軟體動物的尸體,它們也可能吃些藻類和其他小型生物。有些三葉蟲甚至還會捕食其他種類的三葉蟲,連自己的同類也不放過。可以說,三葉蟲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吃貨,食譜豐富,菜單很廣!
三葉蟲家族可是一個龐大的家族,擁有超過10000種成員,下面讓來我們認識一下三葉蟲家族里長相特別的成員吧。
三葉蟲的分布范圍非常廣泛,在古生代,可以稱得上是哪里有海哪里就有它!從寒武紀初期到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最后到二疊紀,整整2.9億年的時光,地球生命在這段時間中幾番興衰,生命演化的主舞臺逐漸從海洋擴張到陸地,出現了高大的蕨類森林以及兩棲動物和早期爬行動物。
三葉蟲看著一波又一波的生物從興盛到滅亡,很多和三葉蟲同時代,甚至比三葉蟲晚出現的生物,都在三葉蟲消失之前就絕滅了!可以說,三葉蟲生生耗死了很多生物,這些可憐的“娃”包括角石、筆石、軟舌螺、四射珊瑚、石燕等。
三葉蟲的眼睛是由許許多多“小眼睛”組成的,類似于現代蜻蜓、蒼蠅的眼睛,科學家將其稱為復眼。復眼中的每只小眼都是一個精密的獨立單元,整個復眼可以把不同方向的光線組合成一個統一的影像,這樣極大地擴大了三葉蟲的視線范圍,使其能夠及時發現危險和食物。
但遺憾的是科學家發現三葉蟲眼睛的晶狀體是方解石質的,無法調節焦距,因此推斷三葉蟲的視距很短,無法看清楚遠處的事物,可以說整個三葉蟲大家族都是先天性“近視眼”。
雖然三葉蟲滅絕了,但它至今仍然在發光發熱:由于三葉蟲的數量多、分布廣、持續時間長,使得三葉蟲化石成為科學家研究古生態、判斷地層年代、地層對比的絕佳證據,具有極大的科學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