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斌
內容摘要:中小學生因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溺水等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特別是近年來學生被暴力脅迫、受騙、搶劫、車禍、溺水、觸電、性侵害等等案例頻頻發生,學生的傷害、傷亡“安全事件”逐年增加,這些安全隱患已成為當今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第一殺手,嚴重影響了學生的正常學習、生活和學校的教學秩序。因此,正確面對新形勢,研究新對策,解決新問題,對于基礎教育的健康發展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如何采用安全措施,防范中小學生各種事故的發生已成為當前各中小學必須研究且刻不容緩的重要課題。
關健詞:中小學 安全教育 挑戰 應對
一.當前中小學生安全教育面臨的挑戰
1.辦學規模擴大化,多元學校并存給學生安全教育帶來的挑戰。
隨著我國基礎教育改革不斷向縱深發展,教育大眾化、大發展的時代已經成為現實。一所所民辦中小學、私立中小學急劇增加,公辦學校規模擴大,辦學主體和辦學層次日趨多元化,學生成分更加復雜化,素質層次差異較大。在校生人數成倍增長,而相當一部分的學校辦學條件、教學設施、生活設施等又嚴重滯后,學校管理制度不夠健全,督促不夠到位(特別是寄宿制中小學),這就使得學生與校園資源之間的矛盾日趨突出,因此而引發的一系列學生安全事故大幅度增加。
2.學校認識不到位,管理不到位給學生安全帶來的挑戰。
黨和國家歷來十分重視中小學學生安全教育問題,并納入了重中之重來抓,但盡管上級有關部門“三令五申”,而我們有的學校實際也只是“有聲無行”,一旦事故出現又才“恍然大悟”。這就充分暴露出這些學校安全意識十分淡薄,隱患較多。
4.學生安全知識存在空白區,缺乏一定的防范能力帶來的挑戰。
學生意外事故發生率的高低與學校、家庭的教育方式有密切的關系。在應試教育影響下,成人只重視對孩子的文化知識教育,認為孩子只要學習好,其他方面的知識學不學都無所謂。筆者從課題研究中發現,在7~15歲兒童中有近一半的孩子有一些基礎的安全意識,有一成多的孩子安全意識極其薄弱,對生活中可能出現的危險缺少應有的防范知識,不知道躲避風險。
5.網絡化的雙刃劍給中小學生安全教育帶來的挑戰。
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普及與發展,網絡世界的奇特功效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深切感受到。特別對于思想活躍的中小學生來說,網絡更是他們了解新事物、接受新知識的重要工具。但由于網絡的虛擬性、開放性、自主性已經成為學生暴力、情色傳播的平臺,構成了當前學校安全教育面臨的挑戰和主要矛盾。
6.學生自主性增強與傳統管理模式的矛盾,給安全教育帶來的挑戰。
中小學是育人的場所,其管理模式各有千秋。但就現實來說,絕大多數學校的工作體制相對于中小學生思想觀念與學習生活狀況的不斷變化而言,始終處于比較滯后的狀態(特別是安全教育方面)。中小學生正處于傳統與現代交融、新生與陳舊交鋒、先進與落后對壘、科學文化與迷信碰撞的變革時代,他們的社會心理、思想觀念、生活方式、評價體系、價值觀念也正發生急劇變化。原有的學生工作體制缺少相關的應對措施,與學生的新思維發生激烈的沖突。
二.面臨中小學學生安全教育工作的新對策
1.必須從根本上高度認識對學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是要從根本上認識到“學生安全,重如泰山”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對學生的安全教育納入學校、班級管理的重中之重來抓,真正做到認識到位、行動到位、落實到位、督察到位。
2.必須樹立監護人對孩子安全第一的意識。
加強監護人對孩子“安全第一”的全方位知識學習,為學生創設安全、良好的生活環境。筆者在課題研究中發現,學生意外傷害多發生于家長、教師和其他監護人麻痹大意的情況下,因此學生的監護人應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意識,加強有關知識的學習,重視對學生的保護,時刻把學生的安危放在心上,把學生的安全工作提到重要議事日程上。
3.結合學生學習、生活進行安全教育,提高學生自我防范意識和能力。
中小學生處于身心逐步發展的階段,缺少生活經驗和各種社會方面、自然方面的常識,自理能力較差,雖然教師和家長在竭盡全力小心翼翼地呵護他們,以盡量減少事故的發生,但我們應知道成人對孩子的保護畢竟是有限的,因此在關注孩子、保護孩子的同時,也應教給孩子必要的安全知識,提高其自我保護能力。
4.構建一個平臺。
要加強校園網絡管理,強化網絡安全責任感,加大校園網絡管理力度,適時與師生面對面的對話。引導學生提高網絡信息辨別能力,幫助他們建立起牢固的、經得起考驗的思想防線,決不能讓那些受不良信息的影響而迷失自身在思想上和學業上的發展方向,要利用校園網絡的優勢加強對學生上網的引導,防止各種暴力血腥、不道德的、低級趣味的網絡行為發生。
參考文獻
[1]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踐探究[D]. 張美云.華東師范大學.2006
[2]論教學中的生命關懷[D].閆守軒.南京師范大學.2004
基金項目:2017年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中小學生安全教育實踐研究》課題批準號GS[2017]GHB0228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甘肅定西市安定區教育體育局教研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