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至縣高級職業中學:脫貧攻堅改面貌真情幫扶促發展

▲該校黨總支副書記、校長鄧建國(左二)組織黨員開展”七一”慰問貧困戶活動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有關精準扶貧工作部署和要求,樂至縣高級職業中學通過召開黨總支會、行政會、教師會,講清對該縣東山鎮三元廟村結隊幫扶的意義,深入基層摸實情,結合實際定措施,真情幫扶促和諧,全員參與結隊子,將訪貧問苦、技術培訓、扶貧幫學、產業發展等幫扶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開創了扶貧幫扶工作的新局面。
脫貧攻堅工作是黨中央的英明決策,是一項利國利民的世紀工程、民生工程,沒有一支好的、執行力強的隊伍,就完成不了這項艱巨的工作。為了做好幫扶工作,樂至縣高級職中書記黨總支李婷曦、校長鄧建國組織召開黨總支會、行政會,專題研究部署脫貧攻堅工作,組建脫貧攻堅工作機構,成立以校長鄧建國為組長、副校長倪衛東、康小寧、楊天智、王德坤為副組長的脫貧攻堅工作領導小組,設置學校幫扶工作辦公室,確定王德坤為駐村工作組成員、姚文禮為駐村聯絡員,具體負責學校的幫扶工作。
學校召開全校教師大會,由校長鄧建國作脫貧攻堅、精準扶貧動員報告,強調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性、艱巨性和使命感、責任感,要求全校教職工統一思想,積極踴躍投入到幫扶工作中去。學校形成 “領導帶頭,黨員先行,群眾參與”的幫扶模式,發揮自身優勢,組建起了“多幫一”的幫扶小組——抽調167名年輕力壯、責任心強的教職工與38戶貧困戶結對子,做到每戶一個幫扶小組,由校級干部或中層干部、專業部長、教研組長、優秀黨員為組長,外加3至4名教師為成員,具體實施結對幫扶工作。
今年2月中旬至3月初,學校幫扶小組在校幫扶辦指導下,下村到結對幫扶的貧困戶家中走訪調研,了解情況,摸清每一戶的致貧原因,精準制定幫扶計劃。學校根據貧困戶的家庭特點、具體情況,為每一戶制定了幫扶措施,各幫扶小組按月落實幫扶工作。
為支持村委會更好地開展脫貧攻堅工作,改善村兩委辦公條件,學校為村委送去了價值近3000元的打印復印機等辦公用品。在校長鄧建國的協調下,配合樂至“青聯眾創”協助村兩委建立了全縣第一個“村級電商服務點”,促進農超對接,讓貧困村、貧困戶的農產品走上電商平臺,促進農民增收。
為落實好幫扶措施,幫扶小組下鄉幫扶近500人次,為38戶幫扶戶送去小雞500余只,價值近2000元;送養殖設備價值近6000元;送幫扶慰問金2000余元,送隨身聽、助聽器及其他物資等價值近1000元;送大米44袋,價值近1400元,送油38桶價值近2000元。
鄧建國每月到村4至6次,不僅與村兩委商量脫貧攻堅的策略和做法,還深入幫扶戶家中調查研究。根據結對幫扶貧困戶鄧祖云有養蜂技術的特點,鄧建國與他商量發展家庭養蜂,并送去8套價值近2000余元的養蜂設備。今年,鄧祖云家產蜂蜜200多斤,純收入近3000元。駐村工作組成員、駐村干部也經常與村干部一起研究幫扶工作,幫助貧困戶大力發展生產,利用自身條件外出務工或在村里的農業合作社務工,增加家庭收入。
學校利用自身的優勢,組織強有力的師資,深入到村,開展靈活多樣的宣傳培訓活動,宣傳黨的脫貧工作方針政策,進行農業技術培訓、小家禽養殖技術培訓、常見蔬菜種植技術培訓,幫助村民發展小家禽養殖和經濟收入好、易種植的農作物、經濟作物。經過學校和村委的努力,三元廟村的小家禽養殖已初具規模,種植更是錦上添花,目前已初步建成了150畝小米辣基地、100畝半夏種植基地、150畝瓜蔞種植基地、400畝蠶桑種植基地和300畝稻田養魚基地。
同時,學校利用村農民夜校,安排師資傳授農業科技知識和農村用電安全常識,利用村兩委的陣地,配合各幫扶部門,采用多種形式宣傳和展示脫貧攻堅的成果,通過書法美術作品和文藝形式將“精準扶貧改面貌”生動展示出來。
(王德坤 姚文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