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君
美國學校培養創造思維的“天才計劃”里,一眼望去,幾乎是清一色的亞裔,難道亞洲人真的更聰明些?當然不是,只是很多美國家長不那么關心而已。那么,美國家長關心什么?答案是—體育!
對體育運動的重視貫穿于美國生活的方方面面,從美國總統競選中可見一斑。
美國人在選總統時不看重學歷,因為在美國的文化里,學歷太高、成績太好容易給人留下書呆子的印象。大多數總統談起大學有哪些自豪的經歷,往往都是與學校球隊比賽有關。競選過程中,候選人都會不遺余力地突出自己的體育才華。
別看現在的特朗普身材發福,他在學生時代可是一名體育積極分子。上預科時,他是“紐約最好的棒球手”,大學一年級又成為學校橄欖球隊主力,還是校籃球隊出色的得分后衛。
奧巴馬也是個運動天才,籃球、棒球、保齡球、高爾夫球、游泳無一不精。
布什總統的家族三代都是耶魯大學的運動明星。小布什的爺爺獲得過全美大學生運動會高爾夫球冠軍;老布什本人是耶魯棒球隊的一壘手和隊長;小布什也是耶魯大學校隊二壘手,并且是家鄉棒球隊“得克薩斯游騎兵隊”的老板之一。
據說,在總統的專機“空軍一號”上,就有跑步機等運動器械,專供總統在長途旅行中強身健體用。美國總統都如此熱愛體育,何況普通民眾,加之各種運動場館在美國隨處可見,美國的體育產業可以稱得上“如日中天”。
健美的體態在社交中十分關鍵,肌肉與線條美都是重要的外貌加分點。相較中國女生對于“美白”的執念,不少美國白人都有“美黑”傾向,因為偏黑的膚色意味著更豐富的戶外運動、更健康的生活狀態。
美國人對體育的愛有時候真的達到狂熱的程度。身邊的美國人見面打招呼經常說:“嘿,上周末的球賽你看了嗎?”
運動也是美國學生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每逢周末,都有高校間的橄欖球比賽;在學校的合租公寓門前,經??梢钥吹饺齼蓛傻拿绹鴮W生聚在一起,穿著代表不同球隊的上衣,放著吵鬧的音樂。
也許正是借助比賽,人們可以找到歸屬感,所以,體育活動對于美國學生意義非凡。
在升學這件事上,體育對孩子來說也具有實際意義。如果一個高中生是校隊的明星球員,就算成績一般,他上大學也基本不用愁了;如果成績還不錯,那申請名校和獎學金就會非常輕松。
中國高考結束后,各地區的高考狀元大都是重點采訪對象,各大媒體紛紛報道。但是在美國,只有被大學體育校隊選中的學生,才是其母校的特大光榮。
到時候你就可以在學校網站首頁看到學生和教練握手的照片,學生還會受到高中校長的接見。有可能這所大學只是排名50位以外的大學,但學校對這個體育特長生的關注遠遠比那些SAT(美國高考)滿分的學生要多。
美國各州對學校體育課的要求并不相同。有的小學每周只有1節體育課,每節課只有30分鐘;而有的學校一周有5節體育課。不過,無論課時的長短,教育的原則卻完全相同:引導學生產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
在國內時,女兒不愛上體育課,尤其不喜歡長跑。如果哪天上學時,她臉上寫著“愁眉苦臉”,我就知道這天一定有體育課。
剛來美國時,有一次我不經意地問起女兒的體育課,她的回答讓我非常吃驚—“我愛上體育課了”。
我問她:“難道你們的體育課沒有長跑?”她說:“當然有?!蔽腋@訝了:“你不是不喜歡長跑嗎?”她說:“我們的體育課有很多選擇,選擇什么活動由自己做主。就是長跑也和國內的不一樣?!?/p>
她說:“在體育課上,老師會把體育課與地理課結合起來—讓我們跑3圈,假設我們到了得克薩斯州,老師會跟我們研究得克薩斯州的地理情況;然后再跑兩圈,假設到了密歇根州,再談密歇根州的地形。城市當然不是真的,是模擬的。有時老師還把體育課與生理知識、歷史課結合起來,甚至還結合科幻電影等,反正特別好玩!”
當然,體育課也不乏“軍事管制”,比如在競技比賽課時,老師講話,學生絕對不可以說話和亂動;只要老師的哨子一響,學生必須停下所有的動作;競賽中,孩子們非常在乎別人的感受,懂得怎樣禮貌謙虛地贏得比賽,絕對遵守規則。
美國學生的體育運動占了課余的大部分時間。他們的體育鍛煉非常正規、極其嚴格,而且配合著各賽季的比賽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難怪美國學生看上去大都身體健壯。
可以說,體育是美國重要的精神圖騰,它融入了美國生活的方方面面,美國人對于體育永遠是津津樂道。如果你無法和一個美國人談論體育,你就無法真正認識和結交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