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黨的十九大勝利閉幕后,北京市委在全市立即掀起了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熱潮,以進一步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京華大地形成生動實踐,奮力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北京篇章。
11月5日,市委書記蔡奇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報告會上指出,進入新時代,首都的發展與黨和國家的使命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要順應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進程,履行好應盡職責和使命,建設偉大社會主義祖國的首都、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國首都、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以首善標準加強“四個中心”功能建設,做好“四個服務”,是首都發展的全部要義所在。進入新時代,履行好首都的職責和使命,必須著力抓好三件大事:一是精心組織實施北京城市總體規劃,二是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為“牛鼻子”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三是全力籌辦好2022年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
9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批復了《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以黨中央、國務院名義批復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在北京歷史上是第二次,在全國是唯一的,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首都工作的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總體規劃的批復意味著北京未來城市發展有了法定藍圖,回答好“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首都,怎樣建設首都”這一重大課題有了明確答案。
城市總體規劃是城市建設的行動指南,對一個城市未來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05年國務院批復《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年-2020年)》以來,國務院批復和總體規劃得到了認真貫徹執行,在指導城市建設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北京已經步入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行列。但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也逐步顯現,“大城市病”問題凸顯。如何制定有針對性的治理目標和對策,需要從城市總體規劃的戰略性、全局性角度,尋求綜合解決方略。
與此同時,首都發展也面臨新的形勢和重大機遇,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規劃建設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區等重大戰略決策出臺、籌辦北京2022年冬奧會、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等,都將對首都未來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最為重要的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視察北京并發表重要講話,為做好新時期首都工作指明了方向。為全面貫徹落實習總書記視察北京重要講話精神,系統謀劃和回答新時期“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首都,怎樣建設首都”這一重大課題,北京市開展了新一版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編制工作,這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北京第七次編制總規。
新一版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牢牢把握好“都”與“城”的關系,以服務保障首都功能為根本要求,著重對服務保障“四個中心”功能作出了安排。本輪規劃期為2016年至2035年,緊扣“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近期到2020年,遠景展望到2050年,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將北京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首都、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大國首都、超大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典范。
美好藍圖已繪就,實施落地最關鍵。蔡奇在市委、市政府召開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實施動員和部署大會上的講話中強調要抓好八個方面重點工作,扎實推進總體規劃實施,并表示,實施過程中,總體規劃明確的功能定位、主要目標任務不能改變,城市規模、空間結構不能走樣,紅線、底線約束指標不能突破,要堅持一張藍圖干到底。我們堅信總體規劃這張藍圖必將逐步變為現實,開創出首都發展更加美好的明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