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魯

當人年過花甲時,應該是怎樣的一種生活狀態(tài)?
辛苦奮斗了一輩子,該歇歇了;含飴弄孫,盡享美好的夕陽歲月。
相信這是大多數人的選擇。
姜開斌也是如此。
姜開斌在退休后過上了這樣的日子:每天早上鍛煉兩小時;接送可愛的小外孫上學放學;照顧家中懷二胎的獨女;余下的時間讀書看報。喜歡運動的他還加入了自行車騎行俱樂部,經常和老戰(zhàn)友們聚會。生活充實豐富,輕松愉快。
然而,這一切都在今年3月戛然而止。
62歲的姜開斌,曾在海軍服役,當祖國需要的時候,他義無反顧地放棄了安逸的生活,應召歸隊———來到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第七六〇研究所某重點試驗平臺擔任機電負責人。
2018年8月20日,姜開斌為保護試驗平臺英勇犧牲,成為部隊退役老兵召回犧牲的中國英雄?!叭粲袘?zhàn),召必回”,退役軍人姜開斌用生命踐行了這一錚錚誓言。
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聞訊后作出重要指示:黃群、宋月才、姜開斌三位同志面對臺風和巨浪,挺身而出、英勇無懼,為保護國家重點試驗平臺壯烈犧牲,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員對黨忠誠、恪盡職守、不怕犧牲的優(yōu)秀品格,用寶貴生命踐行了共產黨員“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初心和誓言,他們是共產黨員的優(yōu)秀代表、時代楷模。
時間回溯到今年8月20日。受臺風“溫比亞”影響,大連出現罕見的狂風暴雨。停靠在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第七六〇研究所南碼頭的國家某重點試驗平臺,在巨浪的襲擊下出現險情,隨時可能失控、毀損,甚至傾覆沉沒。
作為試驗平臺機電負責人的姜開斌,深知這個用于科研試驗的專用海上試驗裝備所具有的重要意義。10時30分許,當巨浪拍打著他傾注心血的試驗平臺的時候,姜開斌和七六〇所副所長黃群等12名同志,攜帶備用纜繩穿過300多米滿是積水的碼頭,一道沖了上去,試圖挽救國家財產。
當時的風浪有多大?平臺上有一輛7噸重的鏟車,還坐著4個人,一個巨浪拍來橫移出兩米!
同是應召歸隊的老戰(zhàn)友劉子輝,親眼看著姜開斌義無反顧地走在最前面。就在抗險加固的過程中,海面上突然卷起30多米高的巨浪,一下子就把姜開斌卷入海中,緊接著是黃群、宋月才……前前后后7名抗險勇士被卷入海中。
救援人員甩出纜繩,拼命把一個個戰(zhàn)友拉上來。一位戰(zhàn)友好不容易抓住姜開斌的手,然而一個巨浪又把姜開斌卷走……
姜開斌,1956年出生于常德市鼎城區(qū)許家橋回維鄉(xiāng)的一個農民家庭。1976年,姜開斌應征入伍,成了一名海軍戰(zhàn)士。
姜開斌的第一個崗位是負責燈光,所以大家給他取了個外號叫“燈光司令”。他平時話語不多,做事踏實勤奮,十分熱愛學習,戰(zhàn)友們都很喜歡他。由于表現出眾,在部隊服役不到一年姜開斌便入了黨。1978年,經部隊選拔,姜開斌參加了高考,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武漢海軍工程學院(現海軍工程大學)學習。勤奮刻苦的學習,讓姜開斌很快成為機電專家。畢業(yè)時學校留他任教,他婉言拒絕:“祖國培養(yǎng)了我,我要回到我的部隊,報效祖國?!?/p>
回到部隊的姜開斌,訓練、遠航,一搞就是一個月。海上訓練條件特別艱苦,他從不叫苦叫累。有時候為了執(zhí)行任務,甚至寫好了遺書。熟悉姜開斌的戰(zhàn)友都知道,他練就了一身絕活,動力系統(tǒng)出現問題,光靠一雙靈敏的耳朵,就可以聽出故障所在。憑借過硬的本領和“時刻準備著”的戰(zhàn)斗精神,姜開斌迅速成長為營職機電長,先后4次受到上級嘉獎。
13年的軍旅生涯,在姜開斌的人生歲月中刻下了最深的一段印記。在湖南常德姜開斌的家中,妻子吳春英正在整理丈夫生前的物品。打開一件姜開斌珍藏多年的軍裝,她潸然淚下。丈夫這一生最愛的就是軍裝,最愛的就是那片大海,當年實在是家里有了困難,才讓他萬般不舍地離開軍營。
1989年,姜開斌5歲的女兒姜薇經常生病,吳春英一個人既要上班,又要照顧老人、孩子,家庭重擔壓得她實在喘不過氣。她一次又一次地給姜開斌寫信,希望他能轉業(yè)回家。面對兩地分居多年的妻子寄來的100多封家信,姜開斌最終選擇承擔起家庭的責任。
雖然轉業(yè)了,但姜開斌還是保持著在部隊時的習慣,堅持每天5點起床,穿著他最愛的海魂衫去跑步。工作上他辦事認真,為人熱情,在檢查局工作近16年,有口皆碑。姜開斌的家在一座普通的住宅樓里,他把家里的陽臺改造成一間書房。吳春英說,老姜在家常在這里看書。離開部隊三十多年了,幾經搬家,那些在軍校和部隊學習過的航海和機電專業(yè)書籍他一直都視若珍寶,盡管已經泛黃褪色,仍被他整整齊齊擺在書架上。翻看這些在部隊學習工作留下的筆記和書籍,是姜開斌平時最愛做的事。
沒有丟掉的不僅是專業(yè)知識,還有軍人作風和對部隊的情結。但姜開斌并沒有想到,有一天國家的國防事業(yè)真的會再次向他發(fā)出召喚。2017年年底,中船重工七六〇所一個國家重點型號試驗平臺需要一批經驗豐富的老技術人員,姜開斌和幾位戰(zhàn)友一同入選。
想到自己還能為部隊裝備研發(fā)貢獻力量,姜開斌開心極了。他不顧妻女的勸阻,選擇再次回到了自己鐘愛的國防事業(yè)第一線。因為保密的原因,他甚至沒有透露具體的工作是什么,女兒只知道他去了大連上班。
姜開斌重操舊業(yè),每天在平臺上操練、檢修,很快熟悉了平臺。他精通結構構造、系統(tǒng)配備、高低壓、燃油電路等系統(tǒng),漂亮地完成了一個又一個高難度任務,帶出了一支高水平的隊伍。
8月21日,吳春英和女兒趕到大連,接姜開斌回家。
看到父親的遺體,姜薇撲上去失聲痛哭。她一直都不理解父親,然而當她看到臺風襲擊碼頭的視頻時,被深深震撼了。監(jiān)控視頻里留下了父親和同事們義無反顧的身影:300米長的碼頭,一個巨浪襲來,幾名同志倒下了;浪頭過去,他們又站了起來繼續(xù)奮力前沖,她看見父親沖在了最前面!她憶起父親時刻惦記著海軍發(fā)展,她憶起父親最愛穿?;晟?,甚至給自己剛出生的小外孫買了一件……她終于明白,在父親的心中,祖國的國防事業(yè)是重于生命的!
“立正!稍息!現在,戰(zhàn)友們點到?!?/p>
“姜開斌!”
“姜開斌!”
“姜開斌———”
8月25日晚,在常德市白鶴山殯儀館舉辦的姜開斌追思會上,近百名海軍戰(zhàn)友集合,為英雄送別。
“若有戰(zhàn),召必回”,是5700多萬退役軍人的共同誓言。關鍵時刻、危急時候,退役軍人仍然是信得過、拉得出、頂得上、打得贏的鋼鐵戰(zhàn)士。英雄姜開斌,是5700多萬退役軍人的杰出代表。
姜開斌,實現了自己終生報國的夙愿,用生命詮釋了軍人退役不退志、永葆軍人本色、永遠聽從召喚、永遠準備戰(zhàn)斗的鋼鐵戰(zhàn)士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