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生
心理學家和動物學家曾在一間墻壁上鑲嵌著許多鏡子的房子里,用兩只猩猩做了一個有趣的對比實驗。
首先,他們將一只性情溫順的猩猩放在了這個房子里。猩猩在房子里高興地看到,鏡子里面有許多“同伴”,對自己的到來都報以友善的態度。于是,它很快地和這個新的“群體”打成了一片,奔跑嬉戲,彼此和睦相處,關系十分融洽。三天后,當它被實驗人員牽出房子的時候,依然戀戀不舍。
然后,他們將另一只性情暴躁的猩猩放在了這個房子里。猩猩從進入房子的那一刻起,就被鏡子里面的“同類”那種兇惡的態度激怒了。于是,它與這個新的“群體”開始了不可調和的毆斗。三天后,當它被實驗人員拖出房間的時候,已經因氣急敗壞、心力交瘁而死亡了。
兩只猩猩不同命運的這種現象,被心理學家稱之為“態度效應”。
心理學家認為,“態度效應”也適用于人際交往。生活像一面鏡子,你對它微笑,它也會對你微笑。你對別人怒吼,別人也會對你怒吼。因此,改善人際關系的關鍵,并不是改變別人,而是改變自己。只有改變了自己,才能改變別人。也就是說,你想讓別人怎樣待你,你首先就要怎樣待別人。
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認為,應將一個人的態度提高到可以決定命運的高度來認識。他說:“心若改變,你的態度跟著改變;態度改變,你的習慣跟著改變;習慣改變,你的性格跟著改變;性格改變,你的人生跟著改變。”不錯,只有改變自己的態度,才能改變人生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