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樺林 彭王朋
摘 要:經濟社會的發展有力地推動了信息化建設在各行業、領域的應用,基于新地理信息時代的測繪數據采集、處理與挖掘成為了測繪發展的新階段。在此形勢影響下,為了保持測繪地理信息工作的高效性,提高測繪地理信息工作質量,需要加強對大數據的深入理解,促使相關的測繪工作計劃實施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加強對傳統測繪地理信息工作模式的不斷改進,拓寬這些工作開展中的工作思路。文章主要針對大數據及其對測繪地理信息工作的影響進行論述。
關鍵詞:大數據,測繪,地理信息,影響
前言 目前,我國正在大力推行數字化城市設計與建設工作,而基礎測繪地理信息數據是進行建設工作的基本措施和基礎手段。通過運用基礎測繪地理信息數據可以在極大程度上,促進數字化城市建設有效地開展。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正廣泛應用,成為IT領域的熱門詞匯,對測繪地理信息工作產生深遠的影響。很多行業應大數據的逐步滲透形式在技術上有所更新,這種社會形態致使其在理念,上進行了創新,將原有注重電腦硬件更新轉移到關注存儲和數據處理上的新型觀念有效提出。很多行業將數據視為為行業建設而資金投入的相關根據,這一模塊的重視將在行業發展中呈現關鍵作用。地信產業想要掌控好大數據帶來的時機進行合理發展,首先要對社會形態進行充分了解,將自身服務項目具備特點與大數據對企業的實際需求有效融合,找出適合行業且符合社會新需求的發展策略。
1 大數據概述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及計算機網絡實際應用范圍的不斷擴大,系統運行中的數據量正在不斷地增加,加大了數據處理的工作難度,給人們日常的生產生活造成了較大的影響。這些現象的出現與大數據時代密切相關。所謂的大數據是指無法在一定的時間通過常規的工具對各種數據進行處理、抓取的數據集合。其最大的特征是數據量大、傳播速度快、數據類型豐富,在不同的行業中有著一定的體現。相比傳統的數據,大數據的獨特性主要包括,非機構化數據量大、數據處理要求高、個性化、數據多。因此,需要在測繪地理信息作業計劃實施的過程中,加強對大數據的深入理解,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大數據對測繪地理信息產生的影響,促使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測繪地理信息的不斷發展能夠符合與時俱進的發展要求大數據這項技術并不是突然出現,而是與之前的數據爆炸和數據挖掘有一定聯系。大數據可以說是一種技術,更加準確的說法是不斷增加的數量和種類帶來的一種現象。社會科技的發展,數據量不斷增加,新的數據源與采集技術,增加了數據的類型,致使數據處理更加復雜。
2 地信行業在測繪部門展開相應服務工作的發展機遇
政府對大數據在地信行業中所起作用非常關注,尤其是對該行業在測繪部門開展的服務工作更是加大了重視程度。國家在針對這一行業與大數據有效融合的情況提出的多數指導,文件中,都曾明確要求該行業在發展前必須做好目標規范及方向樹立等準備工作。促使該行業在這一時代背景下將信息應用的更加符合社會需求。幫助該行業在對其他行業服務工作中提升經濟地位,對其在運作模式上的轉換成與大數據有效結合的新型模式提供幫助。同時,伴隨著社會形態的變換使之將人們在地信方面的需求顯著提升,致使地信在人們的生活中的范圍逐步拓展并成為生活的必備工具。其所涉及的領域不僅是民眾的日常生活,甚至在相關部門在進行城市管理工作中都呈現出重要作用。人們的需求擴張致使地信行業必須在技術提升上采取有效手段,以網絡及先進科技為依據展開技術創新和提升服務品質的工作。為滿足人們需求,研發出更多服務產品使其在服務上展現獨特性質,將產品的智能優勢呈現給廣大民眾。
3 測繪地理信息服務面臨的挑戰
3.1 內涵模糊
測繪地理信息不斷發展,由傳統的二維變為三維、思維,由靜態服務變為動態服務,由獨立專業變為跨界融合,模糊了測繪地理信息服務的邊界,服務內涵難以確定,為行業的管理帶來挑戰。
3.2 安全無保障
測繪地理信息服務的技術由專業化向簡單化、大眾化轉變,這就使得測繪行為具有一定的快捷性、隱蔽性和普及性,難以對非法測繪行為進行有效管控,地理信息安全保密度低,難以得到有效保障。
3.3 管理對象普世化
隨著全民測繪時代的到來,測繪地理信息行政管理對象已經發展到空前龐大的規模,并且不確定性較強。行政管理正面臨著對網絡世界、虛擬世界中移動測繪行為的管理難題。
3.4 跨界服務帶來的挑戰
測繪地理信息服務與其他各類服務系統融合,提高了測繪地理信息服務的廣度和深度,在這一系列跨界服務中,測繪地理信息處于幕后、隱形的地位,難以準確估計其實用性能和經濟價值,給行業的監管和發展帶來挑戰。
4 地理信息技術應做的改善
4.1 數據方面
除了采集更多數據,最為關鍵的是盤活現有數據資產。每時每刻,任何環境都在產生大量的數據,有的被利用,有的卻被丟棄。最大程度的收集數據,同時重視歷史數據的使用價值,將不同來源的數據進行最大程度的整合與利用。
4.2 網絡方面
消除信息孤島,在測繪地理信息行業,大部分部門之間的數據和信息相互孤立,不共享互換,以及信息與應用脫節,影響溝通協作,以及各環節成本。要消除信息孤島,一方面要進行縱向信息系統整合,在上下部門之間,利用多及網絡和中心數據庫,構建統一的信息平臺。另一方面,要進行水平的電子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實現跨部門的信息資源共享和政務協商。另外,還需要從內部管理觀念和行政體制入手,從技術和系統支持角度出發,構建一個跨系統、跨平臺、跨數據結構的綜合信息處理平臺,使行業內部橫縱向部門之間得以流暢協同。
4.3 云平臺方面
整合各種硬件和服務資源,高效調度資源,促成聯合行動,讓大數據真正落地的突破口。
結語
綜上,在新背景下的地信服務創造出了很多相關數據整合的機會,這一現象預示著行業在未來的發展必將有所提升。地信行業以大數據為發展前提展開服務項目必須積極面對革新過程中出現的各項難題,將新型技術與行業實際情況結合到一起得出的發展策略應用到實踐當中。從而使該行業更好的為社會提供信息服務,促使其在信息領域得到充分發展而做出系列舉措。測繪地理信息服務在科學技術的帶動下,已經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現代測繪地理信息在價值方面、技術方面、管理群體方面都發生了一系列變革,從而導致其未來發展過程中應樹立新的發展理念、以市場經濟規律為導向,對測繪地理信息進行有效管理和利用,強化其公共服務的功能等,只有如此,才能抓住時代賦予的機遇,促進測繪地理信息服務的長遠發展,發揮其最大的經濟價值和實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周星,桂德竹.大數據時代測繪地理信息服務面臨的機遇和挑戰U].地理信息世界,2013(05):17-20.
[2]熊偉.面向智慧城市的測繪地理信息服務模式0].測繪科學,2014(08):39-43.
[3]辛立國淺談大數據發展視角下測繪地理信息服務面臨的機遇與挑戰[J].科技展望,2016,(12):306.
作者簡介:
田樺林(1997年5月-)男,漢族,河南,身份證號:411303199705300075,學生,研究方向:地理信息科學
彭王朋(1997年3月-)男,漢族,浙江,身份證號:33038119970329225x,學生,研究方向:地理信息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