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明玥 陳袁
摘 要:本文分析了習慣性違章的常見心理特征,闡述了這些防范習慣性違章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習慣性違章;心理分析:防范
長期以來,為保障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國網以及各網省公司出臺了一系列加強安全運行管理規章制度,三令五申地強調要認真貫徹執行操作票和工作票制度等規章制度,但習慣性違章事故卻屢禁不止,給電力企業帶來了嚴重經濟損失。透過這些現象,進行深入分析后我們不難發現,這些事故往往是在不正常心理狀態支配下發生的。因此,分析操作中種種不正常心理,以引起人們的廣泛注意和警惕,采取有力對策防患未然,對確保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至關重要。
一、習慣性違章的心理原因
1、僥幸心理
所謂僥幸心理是企圖意外地免去不幸或可能獲得成功的心理。在電氣工作中,有的工作人員總以為“沒關系,我以前就這么干過”、“就這一次,不會發生什么問題”、“怎么那么巧,災難就落到我頭上”,結果為圖省事明知故犯,導致事故發生。電力系統有一句格言:“違章不一定出事,但出事一定違章”。存有僥幸心理的個別幸運兒雖然在個別時候逃脫了事故,但更多的追隨者卻注定要成為它的犧牲品。
2、麻痹大意心理
所謂麻痹大意心理是在電氣工作中缺乏嚴肅的工作態度,操作時疏忽大意,對危險點沒有足夠的重視程度,因而放松安全警惕性。這種情況既可能發生在沒有經驗的青工身上,因為他們遇到的事故不多,對操作的危險點缺乏足夠的思想認識;也可能發生在有經驗、有技術的老職工身上,因為他們認為“這種工作已經干過多少次了,從來沒有發生危險”、“設備情況良好不會有問題”,因而放松警惕,對操作或監護就不那么謹慎和集中精力了,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習慣性違章操作行為。在諸如此類的習慣性做法中,以不按規程執行停電、驗電、裝設接地線制度、“四對照”制度和安全措施及全過程監護不到位最為普遍。
3、馬虎敷衍心理
所謂馬虎敷衍心理是指對電氣作業敷衍塞責、將就湊合或得過且過,不愿意認真核對和操作的心理。他們認為“規程中有些條目純粹是沒有必要的畫蛇添足、多此一舉”,這些人由于長時間從事運行值班工作以后,或多或少地存在了一些懶散習性和得過且過心理,填寫操作票或實際操作時,對設備不進行核對,即使是接地線、開關、刀閘這些非常重要的操作項目也懶得去現場查看,憑印象填寫;操作中不進行“三核對”,不進行唱票復誦;操作完后又不進行一些必要的檢查,使得應該恢復的輔助設備沒有及時恢復;所有這些都構成了電力事故的發生和設備不能正常運行的隱患。
4、相互依賴心理
所謂相互依賴是指對非單獨完成的操作沒有做到心中有數,完全依賴于他人進行工作的心理。他們認為“有他們在,我只要跟著干就行了,根本不用我操心”、“即使有點小毛病,還有頭呢?”因此,在工作中完全依賴別人把關,把自己看成一個局外人。例如,操作票制度規定,操作票應由操作人填寫,由監護人和值長等審核。但填寫人往往總認為還有審核一關,自己寫的正確與否無關緊要,不能認真進行填寫。要么一邊與別人閑聊一邊填寫,要么在填票過程中經常兼顧一些其他瑣事,沒有一個整體思路一氣呵成,隨時可能為事故埋下伏筆。然而,監護人在審票時又依賴填票人和值長,往往不經仔細研究就草草簽字,值長審票卻又依賴填票人和監護人,不進行認真推敲便簽上自己的名字。更有甚者,有些操作票則干脆直接由值長填寫,操作人和監護人干脆在操作票上簽名了事。如此出籠的操作票有誰敢保證其操作的安全性呢?
5、盲目自信心理
所謂盲目自信是指過分相信自己的本領,存在著怕損害自尊心或對新技術、新知識、新設備缺乏認識,因循守舊地沿用落后的作業方式的心理狀態。這些人往往認為“我認為能干的就能干”、“我說沒有問題就不可能有問題”,在一些具有多年電氣工作經驗的所謂“技術權威”中,他往往過于自信地采取一些非規程、規范所允許的動作和行為,為事故的發生埋下隱患。例如,《電業安全規程》和《現場運行規程》都明確規定,電氣操作必須使用操作票,但由于許多電氣工作時間緊、任務急,有時往往為了搶時間、趕進度,便過于自信地采取不填寫操作票就開始工作,事后補辦的方法進行違章作業,結果釀成大禍。
二、習慣性違章的防范對策:
1、進行心理調理,消除和控制不安全心理
通過以上事例,我們可以清楚看到,誤操作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與職工隊伍的心理素質密切相關。抓安全生產必須抓人,抓人就要抓人的心理,抓住了人的心理,也就掌握了工作的主動性并防范于未然。根據影響安全的心理狀態和特征,開展有針對性的工作,就可以有效地消除安全隱患。
首先,注意個體的心理特征。常言道“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應結合急躁型、遲鈍型、輕浮型等非安全型心理特征職工有針對性地進行思想工作和心理素養調理工作,在安排崗位和分配工作時加以縝密考慮、妥善安排。
其次,加強心理品質鍛煉。心理品質包括人的感知能力、思維方式、注意力、反映能力、心理調適和耐受力等,應將提高心理素質列入教育培訓計劃之內,通過組織學習、作風培養、體育鍛煉和文化娛樂活動等加以有效實施。
再次,注意員工的心理疲勞和改善環境。從事危險、單調、夜班作業人員極易產生心理疲勞,對這類作業人員,在管理上應多加注意,確保安全措施到位,豐富工作內容并設法改善工作環境條件,使員工能在舒適和諧的環境中工作和休息,確保的身心健康。
2、運用行之有效的技術和管理手段,使不安全的心理無機可乘
發生誤操作事故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與我們的技術管理手段是否到位,使不安全的心理因素是否有機可乘密切相關,切實可行的技術和管理手段是預防事故發生有效保證。
首先,完善現場防誤裝置,用技術手段使誤操作無機可乘。誤操作事故的發生,是否裝設了防誤裝置和防誤裝置的可靠性至關重要。由于防誤裝置不到位或裝置簡陋,不能進行有效地防誤,使得違章者有可乘之機,最后導致誤操作事故發生的事例屢見不鮮。因此,對于應裝設防誤裝置而沒有裝設的設備必須盡快安裝;對于已經嚴重落后并缺乏可靠性的防誤裝置及時加以淘汰,裝備程序鎖等當今最先進的防誤裝置,并在設備更新改改造時優先選用高壓組合電器等符合產品標準、“五防”功能齊全、性能良好的設備,最大限度降低違章操作的可能性。同時,結合《防止電氣誤操作裝置管理規定》,制定現場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加強防誤閉鎖的運行、維護和管理,確保已經裝設的防誤裝置正常運行。
其次,制定《現場操作規程》,用管理手段使誤操作無機可乘。根據電業安全工作規程、操作票和工作票制度,結合現場設備的主接線、設備狀況、二次回路與繼電保護的具體情況,將現場的各種操作進行詳細分類,哪些具體條目必須列在操作票內,列在什么位置;哪些項目操作前必須檢查,哪些項目操作后必須檢查;哪些操作票可以按標準票核對,哪些操作票要經過討論才能通過;交、直流回路切換的先后順序等問題以及相應的危險點都一一列出,結合《防止電力生產重大事故二十項重點要求》制定出臺《現場操作規程》。實行從填票到操作的全過程實時監控,使存有僥幸心理、麻痹大意心理、馬虎敷衍心理、相互依賴心理和盲目自信心理者無可乘之機,懶漢行為無處藏身。使填票人、監護人、值長等都一目了然、明明白白知道:這種操作該怎么做,那種操作該怎么做;哪些是能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哪些是該先做的,哪些是該后做的;全方位地進行危險點監控,消除各種潛在隱患,積極有效地防范誤操作事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