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呈明
摘 要:依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為企業構建民主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是企業工會在新形勢下的主要職責與任務。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工會在多年的探索與實踐中,打造了"4·15職工維權服務日活動",為企業工會做好法律援助、法律監督和普法工作提供了新方向和新路徑。
關鍵詞:新形勢 職工維權 4·15 普法教育
引言
隨著國企各項改革的不斷深入,企業的組織體制和運營模式發生巨大變化,同時,職工利益訴求以及思想觀念也發生深刻變化,勞資雙方各類矛盾和問題在變革過程中較為容易產生。企業工會是勞動爭議調解工作的指導者、組織者、解決者,應始終堅持客觀、公正的原則,不偏不倚,合法、合情、合理妥善調解各類矛盾和爭議。 如何依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有效地提升職工對法律法規的認識,健全職工遵章守法的意識,引導職工凝心聚力共同推動企業發展,為企業打造民主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是當前工作的重點和難點。
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持續開展“4?15職工維權服務日活動”,為推動職工普法和職工維權工作提供了平臺與抓手。本文著重對活動開展的機制、達到的效果及活動未來推進方向進行研究與探討。
一.活動開展背景
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下屬多家地市供電公司,主要負責四川境內各市縣的電網規劃、建設、運營和電力供應。企業規模較大,職工人數多,用工結構復雜,如何為廣大職工提供法律保障,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化解勞資雙方矛盾,一直是公司工會工作的重點。
黨的十九大對工會工作提出了新使命,新要求,公司工會積極響應國家加快構建新時代工會工作體系號召,緊緊圍繞企業中心任務和推進企業平穩發展開展工作,深入踐行民主管理,不斷完善職工法律保障、法律服務機制,努力構建企業和諧勞動關系。為廣泛向職工提供法律服務,集中、高效處理職工訴求,公司工會創新開展了“4?15職工維權服務日活動”。每年在4月15日當天,公司各級工會結合實際,因地制宜,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職維權服務咨詢活動,為職工普法教育,法制意識培養搭建了平臺,也為職工答疑解惑、合理表達訴求提供了渠道。
二.活動組織體系
1.夯實基礎,建立健全活動機制
企業工會要充分發揮“4?15活動”能效,首先必須建立堅實的體系基礎,通過健全制度、規范流程、豐富內涵、拓展覆蓋面,實現活動制度化、程序化、規范化、常態化運轉,形成科學有效的職工普法、維權和民主監督機制。
公司工會推動各基層工會建立健全黨組織領導、行政支持、工會推進、團組織參與的職工維權組織領導體系,形成黨政工團各司其職、分工協作的良好局面。各級工會通過開展課題研究和走訪調研,廣泛聽取廣大職工的意見建議,了解職工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結合《工會法》、《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國家法律法規和公司相關制度規定,選定每年開展活動主題,設置活動開展環節,不斷創新活動開展模式,在系統內形成了一套既有統一組織模式,又有地方特色的活動組織體系,為活動持續開展提供了體系支撐和內需動力。
2. 拓展渠道,豐富活動內涵
為充分發揮活動在企業與廣大職工間的橋梁紐帶作用,拓展活動的覆蓋面,提升活動的生命力和自我完善能力,“4?15活動”的職能包含職工普法和職工維權兩大模塊,滿足廣大職工各類法律服務需求。
(1)職工普法宣傳教育
企業職工在日常工作中主要從事和崗位職責相關的生產經營活動,缺少對勞動相關法律法規認識的途徑,對自身在勞動關系中的位置和權益認識有所不足,有時又易對公司的政策和制度產生曲解,誤認為自身權益受到侵害。長此以往,各類負面情緒積壓,對職工身心健康和企業穩定發展都帶來了影響。
公司各級單位在開展“4?15職工維權服務日活動”中,通過多種方式對職工進行普法教育。一是向職工發放各類普法宣傳資料。從《勞動合同法》、《勞務派遣暫行規定》、《職工集體合同》、《人口與計劃生育法》、《職業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和公司制度文件中截選出和職工權益密切相關的章節條款,配以圖片、案例,制作成通俗易懂的普法資料發放給廣大職工,讓職工以輕松便捷的方式對各項法規和制度進行學習與了解。二是舉辦法律專題講座。各級工會聘請專家教授和法律工作者進行授課,圍繞近年來職工反映比較集中和突出的焦點問題進行講解,在豐富廣大職工法律知識的同時,化解職工的困擾和矛盾。三是通過在公司網頁、報刊和宣傳欄等處投放法律法規相關知識,形成多維度立體普法宣傳模式。
(2)職工維權咨詢服務
工會是企業維護職工權益,調解勞動爭議,實行勞動監督的機構,為職工提供維權咨詢服務就是做好工會法律工作的源頭參與。通過為職工答疑解惑和提供維權指導,化解了職工的疑惑和不忿情緒,將勞動風險控制在萌芽階段,有效維護了公司穩定和諧的勞動關系。
通過多年的積累與改進,各級工會創建了豐富多樣的職工維權咨詢服務模式。一是在4月15日當天,在各辦公區設立維權服務咨詢點,工會工作人員對現場咨詢的職工反映的問題進行解答,對于無法現場解答的問題,詳細記錄下來后轉交公司相關部門處理答復。二是在活動當天召開員工座談會,在會上職工就關心的問題和困難同資方代表進行反映和討論,推動公司以平等協商的方式改進勞資雙方關系。三是建立微信咨詢群,公司人力資源、法律、離退休和財務等職能部門對職工咨詢的問題,反映情況進行即時解答。
三. 活動的意義與成效
維權咨詢服務有效推進勞動法律保障和勞動法律監督,促使用人單位認真遵守執行國家勞動法律法規,提升勞資雙方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促使工會自身不斷培養和強化法制觀念,不斷改進維權方式方法,提高維權能力和水平。 “4?15職工維權服務日活動”是一種高效的職工訴求服務機制,直接面向廣大職工,面向各類訴求,通過每年集中時間、資源定時開展,廣大職工已形成了有困難、有問題在4月15日活動當天集中反映上報的習慣。通過民主的方式妥善處理勞資雙方利益關系,發展和諧勞動關系,促進企業健康發展,是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要求和體現。
活動通過多種層級有效的發揮法律法規在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中的重要作用。一是拓展普及員工法律法規知識的渠道。通過舉辦專題講座、發放傳教育資料等形式,為職工職工提供多種途徑學習法律法規,健全職工對法律法規和自身權益的認識,帶動廣大職工實現全面素質提升。二是提供答疑解惑的渠道。通過設立服務咨詢點、熱線服務電話和微信群咨詢答疑等形式,解答職工在勞動關系中涉及職工福利、權益的疑惑,化解職工對政策法規的誤解造成的負面情緒,引導職工情緒向積極、健康的方向轉化。三是打造職工合理表達訴求的平臺。通過召開座談會、設立職工訴求現場登記點、發放職工訴求情況調查表等形式,了解職工的困難疾苦。對于合乎法規與情理、較為普遍的困難與問題,由工會牽頭,各部門配合共同解決。
四. 活動在未來職工維權工作中的探索與提升方向
下一步,為充分發揮活動的在維護企業民主和諧勞動關系中的重要作用,需要全面健全活動制度,豐富活動內涵,提升活動的影響力,將其打造為一種品牌化、體系化、平臺化的職工法律服務機制。一是進一步建立健全活動配套制度辦法、二是固化活動的經驗成果、三是加大活動開展的宣傳力度。
結語
在新時代背景下,企業職工維權服務工作是提升公司管理水平、凝聚廣大職工智慧與力量的有力抓手。企業工會作為牽頭部門,需要不斷自我發展與完善,始終堅持服務廣大職工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將勞動法律法規的意識真正扎根基層,激發職工主體意識,團結職工共同推進企業發展。
參考文獻:
[1]潘泰萍,怎樣當好勞動爭議調解員.中國工人出版社,2016.6:76-77
[2] 中華全國總工會法律工作部,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簡明教程.中國工人出版社,2017.6: 8
[3] 中華全國總工會民主管理部,企業民主管理規定輔導讀本.中國工人出版社,201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