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為因素的目標可以確定為系統的有效性(包括安全和效率)以及人員的良好表現。在對現代影響機務工作的人為因素失誤理念進行分析討論后,提出如何降低機務工作中的人為因素影響。安全,對民航來講是泰山壓頂的事,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是機務維修工作,更是保證飛行安全的前沿陣地。因此,千方百計,想方設法,竭盡全力保證安全,杜絕任何人為差錯的發生,是機務維修工作的首要任務。
關鍵詞:人因失誤、原因分析、預防措施
1人為因素失誤的含義
人因失誤就是指人的行為及其結果偏離了規定的目標,并產生或導致了潛在的不良影響的過程,即由于人為因素而導致的失誤。
根據人機系統工程理論,從控制事故原因角度分析,可以把事故的基本成因歸結為人為影響、物的原因和環境條件這三大因素所構成的多元函數。同時管理上的好壞、事故發生機理也構成了事故發生與否的重要因素。其邏輯關系如圖1所示。
2人為因素失誤分析
2.1過負荷因素與人因失誤
過負荷指維修人員在某種心理狀態下的成熟能力與所承擔的負荷不相適應。其中負荷包括身體的、生理的和心理的負荷,人的能力同樣也包括身體的、生理的和心理等方面的能力。維修人員當前承受能力與當前維修工作的有關內容和知識、維修人員技術水平和本身狀態等有關,例如,服用藥物、飲酒過量、壓力過大、身體疲勞等均會導致維修人員當前承受能力下降。
2.2決策錯誤因素與人因失誤
決策錯誤指在某些情況下,維修人員選擇不安全的維修行為、易出錯的維修行為比選擇安全的維修行為、不易出錯的行為更加符合邏輯,主要包括過負荷、決策錯誤和人機學3個方面的原因。比如維修人員在熟悉環境里或進行經常重復性維修工作時,對外界狀態變化反映遲鈍,易出現“一切沒問題”麻痹心理,產生“低級錯誤”,導致事故發生。例如,維護人員天天推飛機,但還是常常發生推飛機時忘取下起落架安全銷事故,更換起落架輪胎時常常忘記安裝螺帽安全卡環等事故。
2.3人機學因素與人因失誤
在航空維修領域中,人機學原因素主要包括兩個方面:1、當前的工作條件與維修者的體格不相適應;2、維修工作平臺的設計使維修人員易失誤。例如,維護人員在飛機上執行維修時,如果長時間呆在狹窄空間里進行維修工作,其精力、體力、注意力將明顯下降,常常會導致人因失誤發生。目前造成航空器維修人為差錯的主要原因有:溝通不良、自滿自大、缺乏專業知識、分心、缺乏團隊精神、疲勞、資源不足、時間壓力、缺乏果斷、緊張壓力、缺乏情境意識、不良習慣等。
2.4環境因素與人因失誤
目前,許多航空維修是在低于理想條件下進行的,包括在露天、夜間、和惡劣天氣條件下,所以,改善維修環境,減小人為因素導致的飛行事故義不容辭。主要包括:照明、噪聲、維修設施和有毒物質。照明是航空維修中最重要的工作環境因素之一,工作區域的不良照明環境在事故調查中被看作一個重要缺陷,如許多維修任務的照明是通過手持電筒獲得的。噪聲也是工作環境的重要因素,噪聲會影響人的健康,引起疲勞,更重要的是對聽力的影響,如發動機的噪聲影響維修人員溝通,易誘發維修差錯。維修設施方面指在一些臺架或工作平臺上工作,由于離地面較高,又缺乏保護措施,易造成維修人員從工作梯滑落等,發生人員傷亡。另外,航空器結構中使用了復合材料或其他有毒物質,如一些密封劑和化學粘合劑,應在這方面對維修人員進行培訓,指導正確的處理方法和提供保護設備,如防護衣、橡膠手套和防護鏡等。
3減少人因失誤的防范對策
3.1強化安全教育與培訓,提升安全文化與安全生產技能
安全教育包括安全法制、安全知識、安全技能教育和安全態度培養。只有通過安全教育與訓練,才能使維修人員自覺遵守安全法規,養成嚴謹的工作作風,提高事故的判斷、預測和處理能力,有效減少人因事件。安全教育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端正安全態度:企業應形成生產思想教育、法規、法紀教育、以安全技術和勞動技能教育為主的崗前、在崗教育,端正和積極提高作業者安全意識;牢固樹立上下一致的“安全第一”思想,形成良好的安全風氣。
2)建立安全培訓制度:對在崗人員建立并推行系統化的崗前、在崗培訓制度,保證在崗工作人員具有崗位所需的工作技能,杜絕因工作能力因素造成的人因事件,同時提高排除事故隱患,減少事故后果的能力。
3)培養安全習慣:通過系統化的培訓和嚴格的安全管理,全面形成規范操作、標準化作業、安全操作程序等安全生產習慣,有效預防違章。
3.2改善人機系統安全狀況,提高人機系統整體的可靠性
人、機、環境是系統不可分割的整體的一部分,其整體安全性與該三要素的優化狀況密切相關。從系統的高度審視系統的安全水平,通過提高機器設備的安全狀況,設置必需的安全防護設施和警燈、警鈴、警示標志;改善人機界面狀況以及環境因素(如:通風、照明、溫度等),從而達到提高系統安全性的目的。
3.3強化安全管理,推行制度化的人因分析與經驗反饋體系
通過安全管理措施,建立多重安全管理屏障,能有效地減少人因失誤的可能性。對于那些一旦發生失誤可能導致嚴重后果的操作,安全管理措施尤為重要。1)健全、實施作業審批制度:履行作業審批制度,可保證作業者的資格、技術水平等個人因素符合作業條件;并使作業在有充分準備和足夠的安全措施的情況下進行。2)通過行之有效的人因事件分析與經驗反饋,改變憑經驗和直覺處理安全問題的作法,利用科學的安全管理方法和技術,變被動的“事故處理”為主動的“事故預測”,采取積極的防御策略,消除屏障缺陷,在探究事件根本原因的基礎上消除事故源頭。3)合理安排組織生產,改善工作條件與環境,提高員工工作滿意度與工作中的職業健康狀況,保證工作人員在崗期間具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狀況以勝任工作任務需要。
4總結
通過分析不難看出,人為因素對航空器維修工作所產生的重大影響。想起了一句話,“任何工作都允許又疏漏,但惟獨我們不可以,我們任何差錯所帶來的后果都可能是驚人的,損失將是不可估量的。”因此,提高我們的維修工作質量,從自身一點一滴做起,杜絕人為差錯的發生,是保證飛行安全、保證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所最有效、最根本的基石。
參考文獻:
[1]羅曉利,飛行中人的因素[M],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02
[2]班永寬,航空事故與人為因素[M],中國民航出版社2002
[3]《人為因素》機務人員培訓手冊,民航總局適航司2001
作者簡介:
張稞(1987-7-10)男,漢,云南省建水縣,助理工程師,本科,主要研究方向:飛機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