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鹿 陳入畫
摘 要:山東省是中國輪胎出口和制造中心,年均出口量約占全國一半。但山東省輪胎低質產能過剩,加之生產技術水平落后造成對外貿易摩擦問題頻出,供給側改革的推行為山東省輪胎業改善帶來諸多機遇,通過逼退落后產能、給予優惠政策等助力山東省輪胎業升級轉型。針對改革實施中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提出加快輪胎業轉型升級、推進輪胎業重組并購、加大創新科研投入、政府政策支持等對策建議。
關鍵詞:山東輪胎;出口貿易;供給側改革;機遇;挑戰
2015年,山東省輪胎工業步入了新的發展歷程,在此期間,低質產能嚴重過剩,貿易摩擦頻發等問題都成為阻礙山東省輪胎貿易的因素。盡可能清除非市場因素的阻撓,更多地發揮市場作用,從供給端發力,探索新的市場對山東省輪胎出口貿易來說迫在眉睫。
一、山東省輪胎出口貿易的現狀
在了解中國輪胎企業之前,首先應對世界輪胎有一個了解,據世界輪胎網數據整理,2017年度全球輪胎75強排行榜中中國大陸34家,山東省占了22家,上榜率占全國65%。2015年供給側改革實施,截止2017年底,山東省輪胎業的改革初見成效,有數據顯示在此期間山東省共淘汰斜交胎落后產能300萬條,淘汰普通子午胎中全鋼胎和半鋼胎各800萬條、400萬條,清退輪胎企業10余家。
歐盟、東盟、美國、尼日利亞、巴西和墨西哥,是山東省輪胎六大主要出口市場。從近五年的出口量統計顯示,出口量總體呈現增長趨勢,2015年,全球輪胎需求持續低迷導致行業出口整體不景氣,2016年,“調結構、穩增長”政策的刺激,外加歐洲汽車總銷量1514萬輛,創9年來銷售量最高值,歐盟已成為山東省輪胎出口最大市場,但輪胎出口的產品種類比較單一且均為中低端產品。
二、供給側改革為山東省輪胎出口帶來的機遇
輪胎外貿企業在推進供給側改革時主要考慮到國際市場的需求,創造新的競爭力,順應國際發展潮流已成為當下山東省輪胎外貿企業供給側改革的重點,供給側改革的落實為山東省輪胎行業的出口帶來諸多機遇。
供給側的實施能夠助推山東省輪胎行業兼并重組工作,提高山東輪胎的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外貿供給側降低了山東省輪胎出口企業的出口成本,此外,金融機構也將給予相應的政策貼息,出口退稅賬戶托管貸款業務的開展將助力出口企業解決出口退稅不能及時到賬的問題。為了幫助輪胎出口企業規避國際貿易中的技術貿易壁壘,山東省越來越重視國際標準和認證等基礎性工作,中國首個出口輪胎技術性貿易研究基地收錄整理了歐盟REACH和輪胎標簽法、美國S-Mart Way法規、海灣七國輪胎標簽法等38個主流國家輪胎標準,針對各國技術性壁壘開展免費培訓以此來支持輪胎出口企業對接國際標準。
三、供給側改革下山東省輪胎出口面臨的挑戰
山東省輪胎行業在產品和產業結構方面與國際市場的標準和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中低端輪胎占主導的,“僵尸企業”的存在浪費了大量的發展資金和社會財富,占用了優質企業的發展資源。山東省政府和輪胎企業早就對綠色輪胎產業的認識偏局限,對省內輪胎業的整合目前還在實施階段,間接拖住了山東省輪胎產業轉型升級和產品結構調整的步伐。
供給側改革推行以來,輪胎行業作為重要的去產能行業,受到山東省的高度重視,當前山東輪胎產業兩極分化明顯。民營企業是輪胎出口的主力軍,而民營企業多以中小型為主,在改革中由于技術落后、創新能力缺乏、資金短缺等原因,停產倒閉的現象屢見不鮮,在整體技術研發上還是對主流發達國家望塵莫及。
四、供給側改革背景下山東省輪胎出口的對策
深入推進供給側改革是山東省輪胎企業進行轉型升級的重要措施,全方面應對山東省輪胎出口遭遇的困境,抓住供給側改革帶來的機遇,破除輪胎企業在發展進程中的瓶頸,促進山東省輪胎業的可持續發展,提高山東輪胎的國際影響力。
(一)加快輪胎產業轉型升級
山東省輪胎行業的中低端競爭激烈,需促進企業的發展,改變企業的戰略。以綠色產業作為發展的基礎加快落實中央提出的供給側改革,促進輪胎產業轉型升級,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嘗試向高端市場進軍。政府應加快清除“僵尸企業”,促進資源的合理配置。輪胎行業自身加快產品的更新換代,以滿足消費者需求,實現山東省輪胎業的優化升級。在生產過程中,提高智能化和自動化在輪胎生產和庫存管理等方面的應用比例,減少在生產過程由于人為原因而出現的質量問題,降低生產、管理成本。
(二)實現產業重組并購,提高行業集中度
淘汰落后產能推進產業結構調整,輪胎產業兼并重組可以提高產業的集中度,增強輪胎行業間的凝聚力,促進山東省輪胎業轉型升級。2015年,山東省推進供給側改革之際,恒豐抓住改革的機遇出資8.6億元收購破產的德瑞寶輪胎,現已是廣饒縣最大的輪胎出口企業,放眼全國其競爭實力也是屈指可數的。
(三) 增強出口企業創新能力,促進自主品牌建設
創新的實質和根源其實就是高端人才的推動。山東省輪胎產業難以完成轉型升級的最大瓶頸就是高端人才的缺失,一方面應樹立創新意識,增強創新意愿,將創新意愿有效轉化為創新動力;另一方面應將目光放長遠,不只是簡單的模仿,而是應該樹立品牌意識,促進自主品牌建設,依托核心技術發展自主品牌,延長產業鏈,提高出口產品的附加值。
(四)政府加大對輪胎出口企業的支持
一方面可適當地對于輪胎出口企業給予出口退稅或出口補貼等資金支持,降低出口企業的出口成本;此外針對技術創新和處于轉型升級階段的中小型企業給予財政上的補貼,以此激勵輪胎出口企業的轉型升級,優化山東省輪胎產品的出口結構。另一方面法律保護,政府應采取完善的法律保護政策以保護輪胎出口企業的科技創新研究成果的合法性和獨享性,加快輪胎出口企業結構調整,促進輪胎企業的技術改造。
參考文獻:
【1】封江淮.加快國內輪胎產業轉型升級增強國際出口競爭力[J].全國商情,2016,29 (6):13-16.
【2】趙政旭.在外貿新常態下推進我國外貿供給側改革培育競爭新優勢研究[J].中國經貿,2017,8(5):78-80.
【3】許炳才.綠色等級認證將推動輪胎供給側改革[J].輪胎工業,2016,36(7):444-445.
作者簡介:
張鹿(1989-)女,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國際商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