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實驗動物隨著生命科學的發展而繁榮,是整個生命科學研究不可或缺的基礎條件,其廣泛應用于基礎研究、生物醫學研究、基因工程及教學等方面,在生命科學研究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支撐作用。然而,由于實驗動物的復雜性和特殊性,實驗動物容易造成生物災害,對全球公共衛生體系及人類生存帶來巨大威脅。本文旨在討論生物安全二級動物實驗室的安全管理,從其主要的生物安全隱患出發,提出構建生物安全二級動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的管理體系,提高對生物安全的認識,推動動物實驗高效、穩健發展,促進生命科學的深入研究。
關鍵詞:生物安全二級動物實驗室;生物安全;隱患;管理
實驗動物廣泛應用于基礎研究、生物醫學研究、基因工程、產品試驗及教學等。作為實驗材料,其具有復雜性和特殊性,稍有不甚就可能感染實驗者或泄漏到環境中形成疫情,傳播疾病,造成嚴重生物危害,因此生物安全問題也隨之顯現出來。同時,一些認識上、操作上和管理上的負面影響也不容忽視。相關工作人員必須完善生物安全管理辦法,采取有效的管理和監督措施,減少或盡可能杜絕自身感染、環境污染以及實驗室感染等事件發生。本文從動物實驗中的主要生物安全隱患出發,討論構建生物安全二級動物實驗室(ABSL-2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體系,推動建立健全、長效的實驗室安全體系機制。
一、動物實驗室中主要的生物安全隱患
實驗動物是指經人工飼育,對其攜帶微生物實行控制,來源清楚或遺傳背景明確,用于科學研究、教學、生產、檢驗及其他科學實驗的動物[1]。動物實驗室因生物因子已知或未知的特性,如生物因子的種類、 來源、傳染性、傳播途徑,與其他生物和環境的交互作用等易造成實驗室人員感染,并向實驗室外擴散并導 致危害。同時,動物實驗室的意外事故等也容易帶來多種風險。
(一)實驗動物的不安全性
實驗動物的不安全性表現在動物氣溶膠、人獸患病兩個方面。
1.動物性氣溶膠
動物實驗室是一種特殊的人工控制的獨特工作環境系統。動物實驗期間,動 物呼吸、排泄、尸體剖檢,血液或組織樣品采集、離心等實驗操作過程中,均可產生大量具有生物危害性的動物性氣溶膠,成為生物安全隱患。實驗人員可通過黏膜接觸、吸入、食入、意外創傷、接觸感染動物、處理傳染物等多種途徑感染病原微生物。
2.人獸共患病
實驗動物本身可能患有人獸共患病,WHO已列出150~200種直接或間接由動物傳播給人的傳染病,可造成嚴重的人身感染。實驗動物質量不達標,不僅影響實驗結果,甚至會引發極大的生物安全問題。
(二)實驗廢棄物的處理方式不合理
生物安全動物實驗室在日常飼養和實驗過程中,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垃圾和廢棄物。實驗動物、分泌物、排泄物、樣品、器官、尸體等控制或操作不當會變成病原污染的擴大器,造成更大范圍傳播,引發生物安全事件。
三、構建生物安全二級動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體系
(一)規范ABSL-2實驗室的申請和審批管理
1.制定ABSL-2實驗室申請表
根據《人間傳染的病原微生物名錄》[2]及《動物病原微生物分類名錄》[3],嚴把實驗活動的審批是保障實驗活動安全的第一道關卡。動物生物安全管理委員會應制定相應的《生物安全動物實驗申請表》,對實驗的內容進行嚴格審核,確保所有實驗活動符合ABSL-2實驗室的防護水平。
2.嚴格規定ABSL-2實驗室審批流程
申請人首先要取得由實驗動物福利倫理審查委員會出具的《動物實驗福利倫理審查報告》,然后將《生物安全動物實驗申請表》提交于動物生物安全管理委員會,由動物生物安全管理委員會在限定工作日內對《生物安全動物實驗申請表》進行審查。實驗申請通過審查后,實驗動物中心還須對實驗申請人的實驗活動進行全程監督。
(二)ABSL-2實驗室硬件設施設備的穩定與維護
穩定、安全的系統是確保生物安全動物實驗室正常運行的前提。相關管理人員須定期檢查硬件設備,保證空調機組、水循環系統、配電柜等正常運轉,無異常現象。定期檢查或清洗空氣過濾器、生物安全柜、高壓滅菌器等,確保這類具有隔離、通風、滅菌等功能的設備安全運行。同時,為確保報警系統、應急裝備、個人防護裝備等備用裝置符合生物安全要求,要定期檢查其使用狀態、維修日期等,確保其處于安全狀態。
(三)物品和實驗動物進出ABSL-2實驗室管理
嚴格把控物品及實驗動物進出實驗室的流程,避免污染,降低風險。試驗中所產生的廢棄物應分類收集和處理。所有廢棄物均須在生物安全柜內經噴霧消毒再密封打包移出,經高壓蒸汽滅菌后,再交由特定的部門作醫療垃圾處理。其中動物尸體、器官、組織等需要由特定部門作無害化處理。
(四)設立應急預案
應急預案的制定有利于提高實驗人員的生物安全防護水平,并在發生生物危害時做出及時的應急響應和采取適當的處理措施。實驗室應依據自身使用實驗動物情況,對于實驗動物中突發的生物病原體所致人畜共患疾病,實驗動物突發、具有高度傳染性和較強致病性的傳染病,不明原因引起的實驗動物大批發病或死亡等情況,均應建立實驗動物疫情處置的應急預案,做好實驗動物傳染病和疫情預防工作。在加強管理并將風險降到最低的同時,還應為生物安全動物實驗室配備急救箱,建立各種暴露和風險后的應急處理預案,并定期進行演練。另外,應根據我國《傳染病防治法》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的有關要求,在發生實驗動物疫情時,做好前期處置工作,上報相關部門,并及時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擴散[4]。
四、結 語
生物安全動物實驗室是一把雙刃劍,它的應用給人類造福的同時也可能給人類帶來許多災難,且實驗動物源性的感染仍是危害人類健康的嚴重問題。實現實驗申請和審批規范化管理,保證對ABSL-2實驗室硬件設施的穩定與維護,提高實驗室工作人員的生物安全意識、實驗素養和專業水平,有效管理實驗物品,強化安全操作流程,建立應急預案等措施有利于形成有效的ABSL-2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體系,最大限度地控制實驗室內感染,保障實驗人員、他人的身體健康及周邊環境的公共衛生安全,保證生物安全動物實驗室安全運行。
參考文獻:
[1]湯宏斌,孔利佳.實驗動物學[M].湖北: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2.
[2]人間傳染的病原微生物名[S].2006年1月11日人衛科教發[2006]15號.
[3]動物病原微生物分類名錄[S].2005年農業部令第53號.
[4]楊芳.淺談實驗中人畜共患病的防控措施{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1):398.
作者簡介:
劉茜,出生年月:1986,性別:女,民族:漢,籍貫(精確到市):湖北省丹江口市,當前職稱:助理實驗師,學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實驗動物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