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福英
摘 要:電力企業發展中是以電費作為其經營效益的衡量標準。隨著市場經濟發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社會經濟環境建設更加復雜化,電力企業在電費回收工作中存在的風險逐漸增大。在當前電力企業開展營銷工作中對電費回收環節中所存在的風險,做到有效把控成為了重要的發展內容。基于此,本文針對供電所在實施電費回收工作中所存在的風險進行分析,以此針對其采取有效的把控,確保電費回收工作的順利完成。
關鍵詞:供電所;電費回收;風險管控
隨著社會建設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人們生產生活與電力使用之間存在密切聯系。電力需求量不斷增加的現階段發展中,電力企業經營管理工作的開展以電力營銷為主。電費回收作為電力企業發展下主要的經濟來源,針對其中所存在的風險做到有效的防范,是保證其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措施,是電力企業經濟效益保證的關鍵內容。
一、用戶欠費情況
(一)企業經營困難導致欠費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大量企業受其影響在發展中因為多種經營管理因素導致其市場營銷狀態較差,沒有更多的資金收入,在內部發展中沒有更多的資金支撐自身的運轉,因此會有電力使用欠費情況的存在。
(二)租賃經營造成欠費
社會市場經濟經營類型較多,其中租賃經營的方式多種多樣,其中會有較大的不穩定因素的存在,經營不善則會有逃逸現象的發生,且租賃經營的用戶與電力部門之間并沒有任何的預付電費等防范措施的采取,造成電費回收工作較難開展。
二、電費回收風險產生的原因
(一)電力市場“先用電后繳費”的消費觀念和習慣
在當前的電力公司發展中,其針對電力商品說采取的銷售模式是以賒銷模式為主,提倡“先用電,后結算”的交易模式。在該模式的實施中,賒銷交易會對電力企業的發展造成極大的影響,存在一定的營銷風險,用戶在電力使用中針對電力的認知較為模糊,不認為其屬于一種商品,在享受電力公司為自身所提供的電力服務的同時,沒有做到自覺繳納電費,承擔相應義務,對電力公司的正常發展造成影響,其需要自身承擔客戶欠費所帶來的經營風險。
(二)電力法律法規滯后和收費政策調整
電力企業當前發展中所實施的行為措施主要是以《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電力供應與使用條例》、以及《供電營業規則》等在1995-1996年所頒布的相關規章制度,以上規章制度的制定至今已經20多年,在此期間并沒有對其進行任何的修訂完善,其中多種內容與當前社會經濟形式發展并不相符,無法滿足企業管理工作實際開展需求。現階段,電力公司在發展中針對出現欠費情況所采取的管理方法主要是以《電力供應與使用條例》中的第三十九條規章制度為依據。當欠費超過30日沒有繳納結算,則電力企業可以根據國家相關規定對其停止電力服務的提供。我國在上世紀末期針對電力企業中收費項目的整理時,將電費保證金與電能表保證金兩種費用取消,自此電費風險防范不能通過電費保證金的收取實施。
(三)供電企業內部管理不完善
電力公司在實施電費風險防范措施時沒有立足于管理層面與制度層面,所制定的措施制度缺少實際性。例如:采取預付電費的形式,電費擔保使用的形式在當前所采取的風險防范措施中,實際參與的用電戶不足整體的10%,為保證向用戶提供的服務水平具有較高質量,則在停電交清費用之后需要在當日及時供電,欠費用戶在沒有強制要求的情況下,通過預付電費的方式可以即時復電,為電費回收工作的開展降低風險的存在。
三、電費回收風險預控措施
通過上文中針對當前供電所在電費回收工作展開中所存在的風險分析發現,供電所為保證正常且健康的運行,在電費回收工作的開展中需要針對風險產生因素采取針對性的改善措施,提高電費回收工作效率,加強電費回收風險管控措施的實施力度,管控措施的實施主要從以下方面展開:
(一)規范管理,規避電費回收風險
隨著城市建設規模的不斷增大與擴展,每時每刻都會有新裝電力用戶和增容老用戶的增加,為保證新裝用戶電力的正常使用,可以通過預收電費等措施的采取,做到電費回收工作風險的有效防范。一些用電戶在電力使用中會有存量情況的出現,為保證電費風險防范的有效實施,應該采取一些列的應對措施,首先對用用戶的信用進行評級,然后對其電費使用中存在的風險進行評估,之后供用電雙方對電費的回收方式進行協商,最終根據所協商確定的方式將其落實到位。通過電力使用預付費、售電裝置、先進存單質押等方式加強電費回收風險管控。在針對用戶采取風險防范措施過程中需要根據客戶本身性質采取不同的方式。例如:對于專變客戶的風險防范,可以借助銀企互聯的方式加強與客戶之間的合同履行,通過定期存單質押,用電備用金等方式強化電費回收風險管控,預付費用電裝置的安裝與使用同樣屬于一種管控措施;低壓租賃的電力用戶可以通過定期存單質押或房東擔保等措施為電費回收工作的開展提供保證;一些經常性欠費或惡意拖欠電費的用戶應該嚴格根據規章制度的要求對其實施相應懲罰,之后安裝預付費用電表或是提前預交電費,采取先交費,后用電的措施。在實施電費回收的同時需要構建健全的供用電合同,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當客戶在電力使用過程中發生欠費則需要承擔一定的責任,以此強化電力工作在電費回收工作中的風險管控能力。
(二)多措并舉,采取合適的電費回收手段
電力企業發展中通過營銷工作的開展在電費回收環節的能力體現是協調手段一種,其實際開展中體現了營銷工作的多樣性與靈活性。在費用回收的過程中,需要提前對客戶的信息做到充分的掌握,以此根據不同的客戶性質采取針對性的回收措施。
(三)風險預警,加強供電企業內部管理
對客戶的經營狀況做到充分掌握,對客戶在電力使用中的情況進行全面的分析,包括客戶的用電量、客戶生產經營活動類型、客戶在電費繳納方面的信譽度等,以此作為客戶風險預警管理機制的建立依據,針對此類客戶可以安排專人對其電力的使用情況做到有效預警,根據預警情況事先準備好風險防范措施。電力企業內部發展中建立相關激勵制度,以此調動收費人員在工作中的主觀能動性與積極性;在電力多項工作的開展中,對電費回收工作產生影響的因素眾多,需要加強對營銷工作的規范化管理;電力企業發展中不僅需要面對客戶建立良好的關系,還應該與政府建立良好的合租關系,通過當地政府的幫助合作企業因破產、倒閉等情況所導致的欠費追回的問題。
(四)宣傳造勢,共建電費回收良好氛圍
在電力公司加強電費回收風險管控工作中,通過預收電費與安裝預付費用電裝置的方式屬于合法行為。我國針對供電所發展中出現的大量的欠費回收情況出臺了多項法規政策,其中根據內容規定,用電人在電力商品中應該先付費,后用電,作為近年來新提出的一種用電方式,該方式的采取屬于法律合法要求,但是需要供用電雙方共同協商,達成一致。電力公司為促進“先付費,后用電”銷售方式,應該通過多種方式加強措施宣傳,為用戶樹立正確的用電觀念,此外還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多的繳費渠道,對于具有良好信用,長期按時繳費的信譽用戶,電力公司可以為其進行一定的獎勵,以此激發更多的用戶正確用電,合法用電。
總而言之,在當前電力企業發展中,電能作為其主要營銷產品,任何一家供電所都有權力對銷售產品進行貨款回收。電力營銷工作是以電費回收作為主要工作環節,其中所存在的風險需要采取針對性的防范措施,以此降低其中的風險危害,保證工作的順利完成,為電力企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李躍珊.探討電費回收的風險與防范措施[J].科技風,2018(28):177.
[2]劉勇. 干在實處 走在前列 推動電網和企業高質量發展[N]. 國家電網報,2018-08-30(003).
[3]劉志勇.供電企業電費回收風險的成因及管控對策探討[J].南方農機,2017,48(16):13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