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宏明
摘 要:論述醫學院校圖書館在現代環境中的組織結構、信息資源的采集與加工、信息服務以及理論體系建設等問題。
關鍵詞:信息環境;信息資源;圖書館
在當前我國高校圖書館界已經出現了數字化圖書館發展的趨勢,新的圖書館形態的出現,也必然要求圖書館形成新的組織結構,實現高校圖書館的新功能。因此圖書館面臨著生存與發展的壓力,為此,高校圖書館必須采取新的相應對策。
一、高等院校圖書館必須構建新的組織結構和采取新的采集形式
未來高圖書館結構將向扁平化的網絡結構發展,即能提高整個圖書館的工作效率,又能加強圖書館對用戶需求反應的靈敏性。自動化系統將使傳統圖書館的采訪部門受到沖擊,在嶄新網絡環境中,醫學院校圖書館,必須采取完全新型的采集形式。
1.高素質的圖書專業人員是采集高質量信息資源的主要力量
高質量的信息資源是高校圖書館高效服務的必要前提,而采集高質量的的信息資源需要高素質的采訪人員。目前,德國高校圖書館中擔任采訪工作的多為本專業的博士生,且要求選用既有豐富專業知識,又有圖書館學位的高級館員擔當。美國高校圖書館中,75%館員除了已獲得圖書館學碩士學位外,還具有別的學科第二碩士或更高學位。英國各大學圖書館中的館員在形成各館有特色的館藏體系中發揮了主導作用,借鑒歐美等國家采訪人員的標準,我國未來高校圖書館采訪人員除應具有圖書館專業的本科以上學歷外,還應精通某專業知識和一門外語,據調查,目前山東省內6所重點本科院校圖書館的采訪人員中尚無一人獲得圖書館學士和某專業學士雙學位。在網絡環境下,專業信息資源呈幾何級數增長,如何從浩瀚的信息海洋中獲取用戶所需的信息,增加專業與外語雙通的采訪人員,將是一條十分有效的辦法,也是非常明智的舉措。
2.信息用戶與采集工作
20世紀60年代以前,美國的高校圖書館一直是由專業教師選購專業性較強的文獻,圖書館工作人員選購參考資料和非專業文獻,直到館里有科學專家擔任采訪工作后,選書決策權才逐步有專業教師轉移到館員。根據我國醫學院校圖書館采訪人員尚不具備理想知識結構的情況,吸收醫學專業教師、博士生、碩士生參與醫學信息資源采集工作,是提高信息資源質量的一種有效途徑。另外。邀請某些從事較前沿、較專深的專業課題專家與采訪工作,使他們不斷提出自己的信息需求,才能保證提供完整、準確、連續、高質量的信息資源,這部分信息資源雖然數量較少,但其價值卻非常大,也是一所院校圖書館采訪工作是否成功的表現。
3.建立用戶信息需求預測體系
針對某類特定用戶需求特點及其要求,采用人工智能技術,建立用戶需求預測模型,該模型的建立,可輔助采訪人員選取某類信息資源的決策過程,使采訪人員的行為更符合特定用戶的信息需求,也可加強采訪人員對特定用戶現在和未來信息需求反應的靈敏性。網絡環境下,建立用戶信息需求模型,可使同類用戶能享受的信息資源,也被其他用戶能共享。
二、院校圖書館信息資源的加工利用
在新世紀的圖書館網絡中,信息資源將得到共享,但前提則是信息資源加工的標準化。
1.電子信息資源的標準化
網絡環境下,信息資源形勢,將有紙載體向電子媒體發展,將由文本信息向超載體信息發展。現有的中文機讀目錄為多學科的通用性信息處理工具,很難適應專業信息資源的加工要求。筆者認為,國內高校圖書館界應建立適合國情的、統一的、標準的信息資源加工處理程序,并建議由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圖書館等單位牽頭,全國140所醫學院校圖書館共同參與制定這個標準。這樣可以實現兩個目標(1)重新設置醫學專業用的機讀目錄的字段,增加反映醫學專業的新字段。(2)建立全國統一的信息資源加工標準,能達到全國的高校圖書館網上數據兼容互聯,實現資源共享。
2.網上信息資源的價值挖掘和深層次加工。
網絡環境下,高院校圖書館的工作重點將轉移到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上來,更好更快更完善地滿足用戶需求。因此,院校圖書館必須通過各種專業信息進行重新組織和再加工,挖掘它們的內含價值。有條件的圖書館,建成某領域的知識庫或某專業領域的仿真系統。在建立這種仿真系統的過程中,高校圖書館工作者逐步認識到用戶急需的各種專業信息資源和價值,以及如何加工、組織、開發和利用,能自覺地為讀者提供各種服務,從而提高圖書館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3網絡環境下,將會改變圖書館作為獨家提供信息服務機構的局面
為了生存和發展,高校圖書館必須利用好這些信息資源,其主要形式是:
(1)信息檢索21世紀,數據庫技術、計算機技術和現代通信技術三位一體的聯機索將占信息檢索的主導地位。網絡環境下有相當多的出版物是以電子形式和通過各類專業信息網站提供給用戶的。這些電子信息集題錄、索引、文摘與全文于一體,檢索人口多,用戶界面更好。具有人工智能、利用專家系統進行檢索的信息系統,存有某專業的數據和事實,可用來回答用戶提出的有關該專業科研工作中碰到的各種問題。
(2)定題信息服務 未來的高校圖書館會更加重視用戶需求調查,并開展大量非常有效的信息服務。在信息時代,隨著新領域的不斷深入和用戶需求的多樣化,定題信息服務將會在高校校圖書館中占有越來越大的比重。從事這一服務工作的工作人員將會脫離一般圖書館事務,擔當某專科文獻信息價值的挖掘和集成工作,從而成為某個或幾個新知識領域里信息咨詢專家。
(3)信息咨詢 未來的高校圖書館信息咨詢,除傳統的讀者導讀或參考咨詢外,大部分采用高效率信息咨詢系統,并由具有人工智能的計算機或工作站向特定用戶提供,定專業領域的信息或專家結論。網絡環境下,給用戶提供大量信息資源已不成問題,最難得的是如何提取用戶最急需的有用信息。未來信息咨詢工作重新審視用戶吸收、加工、處理和利用信息的規律和方法,以便更有效地提供給某類特定用戶特定構成形式的信息資源。
4.信息集成服務
信息資源自身發展結果表明,緊靠各高等院校圖書館承擔的信息服務,難以滿足用戶信息需求的。因此,需要一個各館通力協作,形成一個擁有各個專業互補、信息資源分布合理、信息量大、覆蓋面廣的信息交換中心或專業文獻信息體系,給用戶提供各種集成化專業信息。作為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體系的文獻信息中心正在加緊建設,該中心將在為用戶提供集成化信息服務中發揮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建立網絡環境中的圖書館理論體系
網絡環境下,必須從哲學的角度,重新考慮信息環境變化對高校圖書館的影響,認真研究新信息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的特點、工作模式及其發展規律等,隨著新領域模式的轉變,未來高等圖書館課題的研究不能只沿用傳統的方法,而必須重視新方法論的研究,將傳統方法與現代信息技術結合起來,形成新的高校圖書館工作方法,逐步創立一個具有專業特色的圖書館理論體系,在嶄新的理論體系指導下,一所所適應網絡時代需要的高校圖書館也必然得到更好的生存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