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杰
摘 要:單10-斜122 塊存在敏感性強、層間和層內非均質性嚴重、南部受邊底水影響大等矛盾,開發難度大。投產工藝共配套了全過程油層保護技術,擬壓裂防砂、一次性充填防砂、分層防砂、高飽和充填等防砂技術和環空隔熱、一體化管柱、分層注汽技術,開發取得較好效果。
關鍵詞:稠油油藏;擬壓裂防砂;一體化管柱;分層防砂;分層注汽
前言
單10-斜122 塊具有油層敏感性強、出砂嚴重、非均質性強、受邊底水影響等開發矛盾,為實現區塊高效開發,我們完善區塊防砂、注汽、投產配套工藝,實現了區塊高效開發。
1 油藏概況及開發難點
單10-斜122 塊位于單家寺油田東南部,單2 塊南部與單10 南部結合部位,為扇三角洲沉積,屬地層—構造特稠油油藏。目的層為館陶組,油藏埋深1085~1210m,含油面積0.84Km2,地質儲量160×104t。方案共部署油井28 口,全部為定向井,單井設計產能6t/d,新增年產能力4.2×104t。
區塊開發具有以下難點:
1.1 儲層敏感性較強,需全過程油層保護
通過單10-斜122 塊及鄰區取心井潤濕性資料分析,結果顯示該塊館陶組儲層具有中等水敏、弱堿敏和鹽敏。儲層粘土礦物含量為5~15%,鱗片結構。水敏造成粘土礦物膨脹,堵塞滲流通道,降低儲層滲透率。
1.2 儲層膠結疏松,成熟度低,沉積和成巖作用弱,出砂嚴重
該塊館陶組平均滲透率690.4×10-3μm2,孔隙度平均孔隙度30.4%,屬于高孔高滲儲層。儲層砂巖類型以長石砂巖、巖屑質長石砂巖為主,次為長石質巖屑砂巖,不等粒砂巖。該區塊儲層為典型的疏松砂巖油藏,具有滲透率、孔隙度高,成熟度低,砂粒度中值小,分選差的特點,地層易出砂。
1.3 南部低部位邊水活躍,對生產影響大
單10-斜122 塊在構造高部位為油層,邊水主要分布南部低部位,各砂體之間油水界面不同。Ng24、Ng31 的油水界面大體相同,分別為-1150m 與-1145m; Ng32、Ng33、Ng34 小層的油水界面基本相同:-1200m。需制定針對性的投產對策,降低南部邊水對區塊采收率影響。
1.4 儲層層間、層內非均值性嚴重,實現均衡開發難度大
縱向上,館陶組含油小層5 個,層間滲透率級差達4.7,層間非均質性較強。平面上,館陶組各小層層內滲透率級差為11-269,非均質性較強。整體表現為北部物性較好,向西逐漸變差。
2 技術對策及配套工藝
2.1 全過程油層保護,減少儲層傷害
鉆井和投產過程中采用全過程油層保護技術。鉆開儲層時采用聚合物潤滑防塌鉆井液體系,射孔、防砂、下泵作業過程中的各種入井液采用本地區達標熱污水,要求入井液溫度大于80℃,添加2%的粘土穩定劑。注汽過程中前置注入2‰高溫粘土穩定劑SH對油層進行預處理,進行防膨處理層,以防止油層傷害。
2.2 優化防砂工藝,實現儲層均衡動用
針對儲層非均值性嚴重,南部邊底水等開發矛盾,結合油層厚度、儲層物性、層間差異等情況,優化單井防砂設計方案。共實施擬壓裂防砂1 口,小排量一次性充填防砂4 口,分層防砂分層注汽6 口,飽和擠壓充填防砂17 口。
2.2.1 擬壓裂防砂技術
通過施工參數模擬,選定擬壓裂防砂施工排量為3.5m3/min,最高砂比≥80% ,造縫長15-25m,鋪砂濃度15-25kg/m2,導流能力1000-1400mD.m。
2.2.2 一次性充填防砂技術
對靠近邊底水的4 口井,采用小排量一次性充填防砂工藝,優化施工排量至1.5m3/min,加砂強度﹤2.5t/m。一次性充填防砂還具有施工工序少,占井周期短,地層污染小等有點,有利于提高油井產能。
2.2.3 分層防砂技術
針對儲層縱向差異大、隔層﹥5m 的6 口井,為提高層間動用程度,采用分層防砂工藝。該工藝投球分層可靠性高、層間封隔緊密、單層改造徹底,只需下一趟管柱即可實現多層分層充填,工序少,減少了施工工作量,縮短施工周期。
2.2.4 飽和擠壓充填防砂技術
對位于區塊中部、北部構造高部位采用飽和擠壓充填技術。先對地層進行預處理,排出地層附近松散地層砂;然后向套管外大排量、高砂比高壓擠注石英砂及高溫涂料砂封口,提高擋砂強度和近井地帶的泄油能力。套管內下入繞絲篩管,循環充填陶粒砂防砂。
2.3 優化注汽配套工藝,實現區塊高效開發
單10-斜122 塊館陶組為特稠油油藏,為保證注汽質量,根據試采情況和理論計算,優化出區塊注汽參數,配套了環空隔熱技術,注采一體化管柱技術,分層注汽技術。
2.3.1 注汽參數設計
根據優化結果,確定注汽參數為:注汽強度: 170t/m;注汽速度:8t/h~10t/h;注汽干度:鍋爐出口≥70%,井底≥40%。;對區塊南部距離油水界面較近的4 口井的注汽參數進行優化,降低注汽強度,由170t/m 降至120-150t/m。
2.3.2 環空隔熱技術
為解決注蒸汽熱采過程中因壓井、洗井灌液導致油藏水敏粘土膨脹、冷傷害的問題,采用隔熱管柱下帶節能封隔器密封油套管環形空間。
2.3.3 注采一體化管柱技術
注采一體化管柱可實現注汽、采油兩個工藝過程,保持油層溫度,避免入井液體對油層的冷傷害,實現多輪次的注汽、回采過程,轉周作業簡單,節省作業工時和費用,減輕勞動強度。
2.3.4 分層注汽技術
針對分層充填改造的6 口井,為進一步提高吞吐效果和縱向動用程度。采用分層注汽工藝,優化單層注汽強度:低滲層注汽強度180-200t/m,高滲層注汽強度170t/m。
3 區塊開發效果
通過以上防砂、注汽等配套工藝實施,單10X122塊開發取得較好效果。平均單井注汽量2100t,平均注汽壓力16MPa,注汽干度70.5%。區塊自2015年11月投產以來,累產油5.54×104t,平均單井日油11.5t,達到方案設計指標的191%。
4 區塊開發認識
(1)針對敏感性較強的儲層,必須實施鉆井、固井、作業、注汽、生產全過程油層保護,減少儲層傷害,確保儲層潛力得到完全開發。
(2)由籠統防砂向精細防砂轉變:縱向上采用分層充填改造,提高儲層縱向動用程度,平面上實施單井單策,對于泥質含量高的區域,采用“氣舉返排+高溫涂料砂封口”,先近井地帶解堵,再充填建立高強度擋砂屏障;對低滲區域,采用擬壓裂防砂工藝改造,可有效降低注汽壓力,提高開發效果。
(3)在該區塊實施的環空隔熱、一體化管柱、分層注汽技術,從實施效果看,能有效提高注汽質量,對其它類似稠油油藏開發具有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程欣.分層防砂分層注汽工藝在稠油井上的應用.內蒙古石油化工,工程技術,2010(36).
[2]王莉莉.王莊油田稠油熱采井出砂因素及防砂適應性分析.科技致富向導, 2012.303(6)
[3]馬丁,王東.呂超.王莊油田敏感性稠油油藏開發技術研究.西部大開發:中旬刊,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