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性別平等教育、性別角色教育以及性別意識教學是科學的性別教育所包含的主要內容。現階段,隨著社會的進步與文明的發展,女性在社會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得到了人們的關注。而女大學生的性別意識現狀與性別教育更是在社會的發展與穩定方面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以女大學生性別意識現狀與性別教育為切入點,深入分析其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措施,希望對于促進女大學生性別意識現狀與性別教育的發展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女大學生;性別意識現狀;性別教育
一、引言
在社會文明日益發展的今天,女性在社會上所取得的成就日益突出,其地位日益得到了社會的肯定。民族素質的高低和社會風氣的導向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女性,尤其是集智慧與活力于一身的女大學生的影響,因此,在推動女大學生形成正確的性別意識和進行正確的性別教育方面,國家、社會與高校應給予足夠的重視。
二、女大學生性別意識的現狀
1.傳統性別意識根深蒂固
當今社會,女大學生對傳統的女性角色的接受度與認同度依然較高。例如,“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傳統觀念在女大學生中依然根深蒂固。據相關調查顯示,女大學生對于此觀點的認同度高于男生九個百分點;在對“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觀進行調查時發現女大學生對于此觀點的認同度比男生高出十二個百分點;在“女比男強,好景不長”這一婚姻觀上,女大學生依然比男生高出了近十一個百分點;通過以上數據,不難看出傳統的性別意識偏差依然在女大學生中根深蒂固地存在著,這無疑會對其正確性別意識的形成產生較大的影響,對其發展形成較大的制約。
2.女性主體意識薄弱
女性主體意識薄弱在當代女大學生中較為明顯地存在著。在對女大學生的群體意識進行調查時發現,有超過一半的女大學生認同“男性比女性更適合當領導”這一觀點。而在工作觀念上,認為“女性工作是為了更好地維持家庭生活”的女大學生占到了絕大多數,認為“工作是為了更好地為社會做貢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的女大學生所占比例相對較少,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當代女大學生女性主體意識薄弱的現狀。當代女大學生的女性主體意識現狀與時代要求之間差距較大,這將對其在發揮女性精英角色的作用方面形成較大的制約。
3.性別自卑感強
在自我概念中性別自我概念是其重要組成部分,在就業方面,男女性別差異使女大學生感到了較大的壓力,普遍的女性性別自卑感在就業問題上表現的較為明顯,這對于女大學生形成正確的性別意識來說形成了很大的阻礙。
三、女大學生性別教育發展對策
1.精心策劃和組織實施女性教育課程
在主流學科中納入女性學,并在本科課程中開設專門的女性研究專業,這在國外很多大學中已經開始出現。例如,在課程設置上有近三萬多門與女性相關的專業,在院系設置上有近六百所高校設置了女性學系,這在美國的很多高校中普遍存在。但現階段,我國的女性學課程建設還處于初級階段,發展水平較低,速度較緩慢,因此,為了促進女大學生正確性別意識的形成,精心策劃和組織實施女性教育課程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我國在女性性別意識教育中應借鑒國外先進發展理念與辦學方法,在高等教育體系之中納入女性教育課程,并在規范性與針對性強進行嚴格要求,保證女性教育課程在我國高校的發展具有質量上的保證。例如,女性/性別類的專業必修課應該在人文社會學科中進行設置;女性/性別類的公共選修課應該對全校學生進行開放;女性健康學、女性心理學與女性文學應該在有條件的專業院系課程中有所滲透。因此,為了促進女大學生正確性別意識的形成,對女大學生性別教育的發展應給予足夠的重視。
2.建設一支矯正女大學生性別偏差的教師隊伍
教師在性別教育中所發揮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性別教育的成敗。在缺乏高素質的性別教育師資隊伍的情況下,女大學生正確的性別意識教育很難取得有效的成果。因此,加強對教師性別意識的培養是矯正女大學生性別意識偏差的關鍵環節所在。首先,把性別教育滲透到課程設計的方方面面,在對師范生的培養上要注重性別意識教育的強化;其次,在教育理念與教育模式上強調無性別歧視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只有保證教師形成無性別歧視的教育理念,才能夠使女大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逐漸形成正確的性別意識。
四、結束語
現代社會,女性“半邊天”的地位日益得到了人們的認同,正確的性別意識對于全民族的長遠發展來說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尤其是作為女性精英的女大學生,其正確的性別意識更是對整個社會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本文以女大學生性別意識為切入點,深入分析女大學生性別意識現狀,例如,傳統性別意識根深蒂固、女性主體意識薄弱以及性別自卑感強等,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精心策劃和組織實施女性教育課程以及建設一支矯正女大學生性別偏差的教師隊伍等提高女大學生性別教育質量的措施,希望對于女大學生正確性別意識的形成與促進我國性別教育的進步有一定的積極影響。
參考文獻:
[1]楊亞庚. 女大學生性別意識教育融入高師院校教育的探析[J]. 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8,37(01):3-5.
[2]劉煥芳,程銘莉. 新時期女大學生社會性別意識建構問題思考[J]. 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7(01):76-77.
[3]孫文菁. 女大學生性別主體性的建構研究[J].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6(04):55-56.
作者簡介:
陳鵬,男(1981.2—),漢族,陜西漢中人,碩士,研究實習員,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