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秀麗 燕燕
【摘 要】目的:為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提供生活方式和治療等方面的指導,解決在醫療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看病難的問題,同時醫務人員通過平臺對患者進行治療干預措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患者整個治療過程的效果治療,進而促進糖尿病的防治。方法:利用現代互聯網技術,借鑒現代醫學和中醫學對糖尿病預防和治療的研究成果,建立一個以糖尿病預防、治療和保健等方面為中心的平臺。結果:詳細說明了該平臺具備的功能以及作用。結論:該平臺的利用將在糖尿病預防治療和醫療資源配置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推進醫療信息化改革。
【關鍵詞】糖尿病;健康管理;網站;中醫療法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24-0084-003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24.040
【Abstract】Objective The goal of the study is to provide guidance on life style and treatment for patients in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difficulty in seeing a doctor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imited medical resources, and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treatment intervention measures of the medical staff through the platform, to improve the working efficiency of the patients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throughout the treatment process, and then promote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abetes. Methods By using modern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modern medicin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abetes, a platform centered on the prevention, treatment and health care of diabetes is established. Results The functions and functions of the platform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Conclusions The use of the platform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abetes and the allocation of medical resources, and promote the reform of medical information.
【Key words】Diabetes;Health control;Websit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rapy
0 引言
糖尿病是由遺傳因素、免疫功能紊亂、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各種致病因子作用于機體引起的糖、蛋白質、脂肪、水和電解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慢性非傳染病。該病及其并發癥的發病率、患病率及死亡率都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等而不斷升高。有研究報導,到2030年世界患糖尿病人數預計達5.52億。面對如此龐大的患病人數,加強糖尿病的防治工作已刻不容緩。糖尿病作為一種慢性疾病具有終身性的特點,并且在其漫長的治療過程中如果得不到嚴格管理將加速其引發各種并發癥的過程,例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腎病及糖尿病足等。由此可見,糖尿病及其并發癥因其危害大、費用高、治愈難的特性已經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生活的熱點問題。
200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于深化改革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中提出“建設醫藥衛生四大體系,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制度”,要求建立信息互通、資源共享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確立了醫療改革信息化的方向。
目前,群眾在看病就醫方面還存在許多問題,其中“看病難,看病貴”依然是急需解決的社會熱點問題之一。所謂看病難則是因為落后偏遠地區的醫療資源的絕對不足和優質醫療資源相對于居民需求的不足,新醫改方案提出了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
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一個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以糖尿病患者為中心的兼診療和保健功能的健康平臺,以合理分配醫療資源,加強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與醫生和醫療機構之間的聯系,更大程度上利用信息資源,并且提高醫療服務治療,促進糖尿病的防治工作。
1 功能描述
針對設想要實現的功能,該平臺將設有網頁端和移動端,并且移動端包括醫生端和患者端,從不同方面實現該平臺的價值和意義。
1.1 糖尿病患者個人信息登記
糖尿病是一種終身性的慢性病,需要終身治療。隨患者居住地等因素的變化無法避免治療所在醫療機構的變動。該平臺可以將患者個人基本信息和患者整個治療過程記錄客觀準確地存儲在用戶個人賬號中,盡量減少患者在不同醫療機構的重復檢查情況,減輕患者經濟負擔提高診療速度。另外患者可以隨時記錄自己的血糖檢測情況和其他與糖尿病有關的日常生活信息,醫生可以通過醫生端較全面客觀得了解患者病情動態,減少了患者到醫療機構復診的次數,減輕了醫療機構醫療資源的壓力。
2.2 遠程診療
醫生注冊賬號下存有患者信息,在患者更新自己生理指標等信息后,醫生可以根據這些信息對患者進行簡單診治,判斷患者的身體狀況,及時通過醫生端向患者推送醫療建議以及提供飲食運動等方面的建議,形成遠程診療模式。對于患者來說,能在發現問題時及時通過患者端尋求診療,縮短了就醫時間,減少病情惡化的幾率。在該診療模式下,提高了醫療資源的利用效率,醫生和患者溝通的機會增多,使得患者能夠得到及時的醫療服務,緩解當前緊張的醫患關系。
1.3 普及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知識
近年來調查研究顯示,我國成人糖尿病患者自報患病率和知曉率仍處于較低水平,根 據 2013年中國慢性病及其危險因素監測報告,2013年中國18歲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為10.4%,知曉率僅為38.6 %,多數患者未能充分認識其重要性。如果糖尿病患者對于自身疾病的認知度越高,那么其行為方式就越加的規范,自我保健的措施也就越科學,生活質量也就越高。醫生可以通過醫生端發布有關知識以及糖尿病最新研究進展情況,患者通過患者端接收到準確信息從而正確認識糖尿病,減少在治療糖尿病過程中的誤區。
1.4 提升患者對于并發癥的認識并學習更多并發癥的防治手段
糖尿病并發癥一般表現為高血壓病、糖尿病足、周圍神經病變、腦梗塞、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和糖尿病腎病等。這些糖尿病引發的并發癥嚴重危害著患者的生命,尤其是心腦血管疾病,其發病率比普通人高2~3倍以上,死亡率也居高不下。除此之外另一常見的并發癥為糖尿病足,據2001年對全國30個省市三甲醫院糖尿病病人回顧性調查, 合并糖尿病足者達12.13%, 且70%的非外傷截肢是由于糖尿病[1]。并發癥在預防和治療過程中除了各種生理指標的檢測,中醫療法也有顯著療效。熏洗療法便是其一。熏洗是借著藥力與熱力的作用, 使腠理疏通, 氣血流暢, 疏通經絡, 促進和改善血液循環, 改善或消除肢體瘀血狀態而起治療作用而達到治療的目的[2]。醫生可以通過患者自測的生理指標及時掌握患者的病情發展情況,盡量控制并發癥的發生,讓患者和家屬了解糖尿病并發癥的發展規律、誘發因素以及預防措施。通過關于并發癥的知識普及,患者可以深入了解自己病情的現狀,得到合理建議,從而采取相應措施及時預防和治療并發癥,降低并發癥發生的概率。
1.5 提供飲食運動方面建議的功能
實驗研究表明,在常規藥物控制血糖的基礎上,聯合給予個體化飲食護理干預能夠提高藥物對患者血糖控制的臨床療效[3],并且有效的飲食控制和運動療法還可以延緩和減少并發癥的發生。中醫將糖尿病歸為消渴病的范疇,其病機為“內熱傷陰耗氣”。中醫飲食控制將食材按不同分類標準根據不同癥候和體制搭配成合理的藥膳,對糖尿病的治療有良好效果。另外在運動方面,傳統中醫療法手法治療、穴位按摩和五禽戲、易筋經等功法均對糖尿病治療具有很好的作用[4]。飲食運動模塊將由醫生根據患者生理指標變化給予飲食運動方面個性化干預,患者在患者端接受信息后進行自我調整,對病情的預防控制將起到良好效果。
1.6 傳遞醫學研究動態的功能
深入認識糖尿病,有關疾病的最新研究動態是必不可少的?,F在醫患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現象導致在就醫過程中許多問題,這更需要患者獲取多方面信息從而在就醫過程減少不必要的麻煩。因此這個模塊將及時向用戶傳遞最新醫學前沿信息,有助于用戶對病情的掌握。
1.7 藥物知識
由于糖尿病的終身性和患者對于藥物隨服用時間會產生耐藥性,所以患者需要不時更換藥物。此時,藥物種類的選擇和服用注意事項成為患者及其關注的一大問題。另外中醫在治療糖尿病方面因其獨特的方法和療效一直受到各界關注,許多醫學研究人員也不斷在總結和發展創新中醫療法對于患者的作用,比如就單味藥來說,桑葉、苦瓜和葛根等均在不同程度上對于糖尿病具有控制作用和延緩并發癥的功能,還有在降糖方面具有良效的中藥復方制劑,比如二甲雙胍等。醫生根據患者提供的準確身體指標信息對于患者的藥物進行適當調整,患者通過平臺和醫生的協助獲得藥物基本知識和更多服用注意事項,也可以了解其他種類的藥物。
1.8 胰島素
胰島素是糖尿病治療的主要手段,但是調查表明患者在使用過程中存在許多問題,如使用胰島素的認知障礙、胰島素保存不規范、注射位置輪換不規范、注射操作不規范等問題[5]。因此患者在自我管理過程中關于胰島素的使用注意事項極為重要?;颊咄ㄟ^網站關于胰島素的信息應當更加熟悉胰島素的使用,避免在自行治療過程中由于失誤造成身體的二次傷害。
1.9 病友交流
研究表明大部分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負面心理情緒,如心理抑郁、焦躁等,在這種情況下,不僅需要家屬及醫生及時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還需要患者自我舒緩。本模塊主要體現患者端,通過病友之間積極的交流,相互鼓勵,可以增強患者治療過程中的信心,積極接受治療。
2 網站功能框架圖
(見下圖1)
3 總結
隨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多,社會對于糖尿病管理質量要求越來越高,結合互聯網技術的健康管理平臺可為患者提供海量醫療信息并能及時接收醫生的反饋和診療??紤]到該平臺在建設和運行時涉及到患者及醫生的個人信息及病情隱私,這就要求管理者加強信息安全意識。另外,在醫生和患者進行信息交換過程中尤其是醫生要對患者進行診療提供醫療措施,本著對患者健康負責的角度要求醫生在注冊時進行嚴格的資格審查,并對各方面信息實施嚴格監控。為方便患者和醫生隨時利用該平臺建議增設移動端,增強該平臺的及時性。
該平臺體系的建立,合理配置醫療資源,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醫療資源短缺的問題。
患者不用必須親自到醫院才能接受治療,能夠及時容易享受到醫療服務,提高了醫療資源的利用率,同時減少患者排隊就醫時間,緩解了醫患之間緊張的關系。糖尿病作為典型的慢性病需要終身性的治療,所以研究新型信息化的診療模式,提高診療質量將成為接下來的發展趨勢,同樣其他慢性病的診療過程也將發生實質性的改革,希望本平臺體系的構想能為以后慢性病診療過程信息化提高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2]何春紅.中醫外治法在糖尿病足潰瘍治療中的應用體會[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0,8(07):22-23.
[3]王鳳威.個體化飲食護理對藥物控制糖尿病血糖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8,12(02):156-157.
[4]陳浩,龔利,邵盛,儲宇舟,鄧佳楠,張雨佳,王平.糖尿病運動療法研究進展[J].中醫學報,2015,30(02):186-188.
[5]牛林艷,黃金.糖尿病患者胰島素使用的問題及教育管理現狀[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02):17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