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 志 強
(孝義市城鄉規劃管理局,山西 孝義 032300)
春城溫馨苑住宅屋頂雨水系統安排的技術總結
溫 志 強
(孝義市城鄉規劃管理局,山西 孝義 032300)
通過對春城溫馨苑住宅樓概況的簡單闡述,提出在具體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針對春城溫馨苑住宅屋頂的雨水系統安排設計情況進行了探討和分析,并且延伸分析了屋面雨水排系統的設計意見,希望能對相關工作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屋頂雨水系統,屋面坡度,排水方式
本項目1號樓和5號樓屋頂雨水排水系統,在建筑施工圖里設計人員均通過屋頂平面圖來安排雨水口位置和屋面坡度。在實際操作中發現,這個非常重要的細節未引起設計人員的重視,屋頂平面圖上有幾個位置注明為雨水管的位置。圖審單位作為技術性審查單位也沒把此作為審核重點,就審核通過蓋章出圖。而到了施工現場,施工管理人員也認為按圖施工沒錯,施工結構頂板時按圖預留孔洞,然后屋面保溫找坡,檐溝坡向孔洞,防水層施工,安裝落水管,屋面雨水系統施工完畢。結果就出現如下案例,如圖1所示。

通過圖1可以看出,本次施工不合適之處有以下幾點:
1)落水孔位置正下方不是散水而是采光井,在施工過程中,因工序原因,要等窗框安好,外墻保溫和外墻涂料施工完才能安落水管,已屢次受害,一下雨采光井就積水,漫延至地下室多次。
如此設計,落水管引導雨水不是直接引至散水,而是垂直扎入地下室的采光井玻璃,然后橫穿出來才到散水。這樣安排好像不是排水管,倒像是地下室的引水管,典型的“顧頭不顧尾”。
2)本雨水管又是安排在北側,冬天積冰后不易融化,雨水管的材質又是PVC,帶來的引患是雪水積冰后極易形成冰柱,而冰柱撐壞管材后,仍對地下室有極大的威脅。
3)不美觀,采光井的蓋子上還要穿孔,采光井側方出管。
教訓有幾點值得改進:
1)設計單位安排屋頂雨水落水口的位置時,要統籌安排,既然是雨水系統就不能只考慮屋頂多少面積,需幾個落水口。而應綜合考慮。像上例,上面安排好了,忘了下去就是采光井,不能“顧頭不顧尾”。
其實像上例,只要將雨水管平移幾米安排在樓座大角,躲開采光井,就能完全避免上述問題。
如果設計早做安排很簡單,在雨水管穿越混凝土腰線處,提前預埋套管,就會解決得很好。
2)圖審單位在技術性審查時,應增加對雨水系統的重點審查,對雨水管位于屋頂的位置,雨水管的走向,從頭到尾全面審查。包括雨水管的材質,雨水管固定點的間距,固定件的材質等均要求施工圖標注詳細,合理。
3)現場施工時,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就雨水系統也要認真對待,多方位用心安排,不能呆板施工,機械按圖施工。發現不合適,要及時聯系設計單位,做必要的修改。不能設計不合理,就一直讓它不合理下去。
1)重視屋面排水設計。屋面排水設計的主要任務首先將屋面劃分成若干個排水區,然后通過適宜的排水坡和排水溝,分別將雨水引向各自的落水管再排至地面。具體步驟:
a.確定屋面的匯水面積。
屋面的匯水面積應按屋面的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b.確定屋面坡度的形成方法和坡度大小。
單坡排水的屋面寬度不宜超過12 m,矩形天溝凈寬不宜小于200 mm,天溝縱坡最高處離天溝上口的距離不小于120 mm。
c.選擇排水方式,劃分排水區域。
屋面雨水的排放方式,分外排式、內排式或兩者結合的混排式。為便于檢修和減少滲漏,少占室內空間,設計時應盡量采用外排式,當大跨度外排有困難或建筑立面要求不能外排時,方采用內排式或混排式。
確定天溝的斷面形式及尺寸;確定落水管所用的材料和大小及間距。
屋面落水管的布置與屋面集水面積大小、每小時最大降雨量、排水管管徑等因素有關。落水管的內徑不宜小于75 mm,落水管間距一般在18 m~24 m之間,每根落水管可排除約200 m2的屋面雨水。可用公式:F=438D2/H,其中,F為單根落水管允許集水面積(水平投影面積,m2);D為落水管管徑(cm,采用方管時面積可以換算);H為每小時最大降雨量(mm/h,由當地氣象部門提供)。
2)位置安排。對于北方地區,存在冬天下雪后冰雪漸融的問題。所以優先安排在背風向陽的南側。這樣即使下雪后晴天也易及早融化,而背陰處則會多日不化。
2017-10-08
溫志強(1969- ),男,工程師
1009-6825(2017)35-0141-02
TU992.2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