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弛
去年一則Wi-Fi(一種連接無線局域網的技術)安全協議出現重大漏洞的新聞引發網民關注,但技術專家們卻很淡定,因為他們已經見識過很多次Wi-Fi的安全漏洞,只是以前沒有引起公眾重視而已。
Wi-Fi自誕生以來就是一個不安全的技術,在2006年3月針對美Wi-Fi安全技術國際標準提案(IEEE802.11i)的投票中,中國國家成員體就投了反對票并附加了300余條反對意見,明確指出IEEE802.11i標準包含的大量基本性技術問題。
美國不顧中國的反對,于2006年將IEEE802.11i強推成了國際標準。美國為什么這么著急?因為有家中國公司發明了一種比Wi-Fi更安全的協議,如果不搶先發布的話,就很難形成國際市場壟斷。
這家中國公司開發了比Wi-Fi更安全的網絡協議WAPI,于2004年7月向國際標準化組織ISO/IEC提交了國際標準提案,并于8月初進入投票流程。但令所有人意外的是,承擔ISO/IEC第一聯合技術委員會(JTC1)秘書處工作的美國國家標準學會,居然于2004年9月單方面終止投票流程,并撤銷了WAPI國際提案。
中方申訴后,國際標準化組織答應搞個WAPI標準宣講會,中方技術專家精心籌劃細心準備,打算在會議上據理力爭。萬萬沒想到的是,所有參會的中方技術專家在辦理簽證時全部遭到美國政府的拒簽。
美方利用國際標準組織內部的優勢對WAPI百般挑剔,中方就把一篇篇自證清白的技術文檔寄往美國,等到他們終于挑不出任何毛病了,就把標準擱置起來,我們催問,他們就說正在研究。
在排擠中方技術標準期間,Wi-Fi憑借英特爾“迅馳”技術的綁定推銷,迅速壟斷全球無線網絡市場。
即使遭受重挫,中國也沒有停下繼續發展WAPI的腳步。2010年6月,中國的TePA三元對等鑒別(WAPI使用的核心架構技術)全票通過正式成為國際標準,這是我國在基礎性信息安全領域的第一個國際標準,也是全球范圍內非對稱實體鑒別領域過去十余年內的唯一新技術。然而,WAPI核心技術專利在美申請授權時依然遭到美國政府的阻撓,坎坷八年后才得以通過,中國的網絡安全基礎技術創新之路曲折艱難遠超國人想象。
為什么美國要如此強力地抵制?這要從兩類技術專利的對比說起。
根據2016年的電信企業分類統計,中興通訊以4123項已公開的PCT申請量排名第一,華為以3692項專利申請排名第二,美國高通、日本三菱電機、韓國LG電子分列三、四、五名。
根據2017年7月底的統計,各個國家ISO/IEC專利聲明的數量合計2959條,其中來自美國的有1011項,來自日本的有725項,來自德國的有182項,來自中國的只有28項。
兩類技術專利排名的巨大反差說明中國科技的現狀,應用技術創新蓬勃發展,基礎技術創新依然薄弱,而基礎技術才是科技產業的核心。
美國并不關注產業末端的應用技術創新,但對產業源頭的基礎技術創新非常重視,他們熱衷于制定國際技術標準,讓其他國家的企業在他們制定的技術框架內去經營,從而牢牢地掌握產業結構,獲取全球壟斷利潤。
在中國所擁有的28項ISO/IEC專利中,WAPI所基于的TePA架構核心技術是最重要的一項國際技術標準,這涉及到全球無線網絡安全產業結構的主導權,也因此成為了美國政府的眼中釘,長年試圖拔之而后快。
2009年蘋果手機進入中國市場時,就涉及到是否安裝中國國家強制標準WAPI的問題,他們不配合中國國家標準的實施,美國三個國務卿還分別致電我國政府要求中國放棄WAPI,中國頂住壓力堅持了這條標準,保留了一種自主可控的無線接入方式。
跟應用科技不同,基礎科技的推廣需要政府扶持。美國政府和巨頭企業相互聯手,將不安全的Wi-Fi技術推向全世界,并形成全球壟斷,而這給美國帶來無法估量的價值,這種“政企聯手推動國際標準”的做法,也有值得中國借鑒的地方。
基礎科技創新和國際技術標準的爭奪是一場關系到行業主導權和國家核心競爭力的戰爭,中國的科技創新正在由應用科技領域向基礎科技領域深入,這勢必會跟把控國際技術標準的美國發生碰撞,WAPI就是個鮮活的事例。隨著中國科技的持續進步,這場爭奪標準制定權的戰爭將會越演越烈?!?/p>
(作者是通信網絡產業觀察者,科普作者,筆名“奧卡姆剃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