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蕖
【摘 要】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由于辦學定位的不準確,人才培養觀念的不清晰,服務地方意識的不強烈的原因,沒能很好地推動地方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們要通過凝練鮮明的辦學特色,辦好特色專業,控制辦學規模,加快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增強服務地方意識等方面著手,探索出適合自身實際的發展之路。
【關鍵詞】地方;本科院校;特色發展
1 地方本科院校特色發展上陷入的誤區
(1)辦學定位的不準確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對學校的辦學定位認識不準,出現了一些令人堪憂的現象。“大體表現為對自身的現狀、地位認識不清,有急功近利、好高騖遠、互相攀比的心理,且多限于在辦學類型、層次等結構形態的定位上;而對于體現學校個性的,諸如辦學理念、人才培養、管理制度、教育目標、教學模式、師資隊伍、考試評價、學術追求等內涵與實質的定位則比較模糊。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盲目提升辦學層次,二是,盲目擴大辦學規模,三是,一味追求外在的辦學聲譽,四是,趨同現象嚴重。”。
(2)人才培養觀念的不清晰
高等院校根據不同的人才培養目標被分為精英型、精英—大眾并存型、大眾型三種類型,或研究型、通識型、復合型、應用型和技能型等類型。然而,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缺乏明確的人才培養的質量意識,不顧自身辦學條件,盲目跟隨研究型高校,將人才培養定位趨同于重點高校、研究型高校,過分偏重人才的學術性、理論性,而忽視了應用性,造成人才培養和社會需求的嚴重失衡,進而無法保證人才培養的質量。
(3)服務地方意識的不強烈
地方本科院校是為地方培養應用性復合型人才、為區域社會經濟文化發展服務的各類高等本科院校。地域性或地方性是其最大的特點,因此服務于地方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是地方本科院校的生存之道,也是增強其辦學活力、實現自我價值的保證。然而,一些地方本科院校沒有充分重視區域性的特征,不能很好地立足于地方產業經濟結構和區域政治、文化的需要。在學科專業設置上,嚴重的行政化和功利化傾向使學校不能根據地方發展戰略和產業結構的需要設置特色學科專業;在人才培養上,未能從服務于地方發展的角度出發,忽視地方經濟文化社會發展的需求狀況,沒有建立與此相適應的人才培養模式。
2 地方本科院校特色發展之路的思考
(1)高校的歷史文化積淀和發展是其辦學特色形成的基礎
文化是代表高校獨特個性特征的恒量,離開文化的高校就會變得千校一面,毫無生氣。“高校辦得好壞,不在規模大小,關鍵是要辦出特色,形成自己的辦學理念和風格。大學在其辦學治校的過程中要凝練出鮮明的辦學特色,辦學歷史傳統的文化積淀是基礎。學校的特色是在對厚重的歷史文化有意識地、創造性地、持續地傳承中,在對環境的不斷適應和改造自身中,不斷升華而成的。
(2)科學準確的辦學定位為其辦學特色的形成指明了方向
辦學特色是指一所高校區別于其他高校的個性特征,反映著辦學理念、人才質量和管理水平等。它既是高校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又是高校形成辦學多樣化的有效途徑,更是其在激烈的教育市場競爭中長盛不衰的具體表現。辦學定位必須體現出辦學特色。具體來說,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做到準確定位:
首先,在學校類型定位上,地方本科院校在深入分析客觀環境、社會需求的前提下,基于學校自身的特點、能力和優勢的基礎上,理性確定學校的發展類型。
其次,在水平層次定位上,學校對辦學水平層次的追求,是學校辦學定位的關鍵。對于地方本科高校來說,具體“要求做到兩個明確:一是明確學校在國內外同類高等學校中所處的地位,一是學校在地方培養人才的戰略任務中,承擔什么樣的任務。”
再次,在辦學規模定位上,有的地方本科院校追求學生人數的多,規模的大,這是對大學“大”的曲解。規模并不等于就能形成規模效益,大學的“產品”是人,而人的培養“績效”不是以規模數量來衡量,而是以質量品質為標準的。地方本科院校應從自身的特點和條件出發,堅持自己的辦學特色,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
最后,在特色定位上,地方本科院校在立足區域社會,滿足社會對高等教育多元需求和價值期待的基礎上,根據本校的師資情況、教學科研條件和水平、專業與學科優勢來確定辦學目標,相對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扶持那些有優勢、有特色的學科與專業,把有限的資金和資源用在刀刃上,辦出特色,辦出優勢。
(3)發展優勢學科,辦好特色專業是促進辦學特色形成的生長力
學科和專業是使高校充滿活力的生命源。從一定意義上說,高校的優勢學科專業決定著這所高校的特色。地方本科高校在學科專業建設的過程中,應和重點高校錯位發展,要立足自身的辦學傳統和特色,發揮各自的學科專業優勢,堅持“有所先為,有所后為,有所不為”的方針,找到突破口,以優勢學科專業帶動相關學科的發展,從而形成一個結構優化的學科專業群,這樣便可使學校的學科專業建設邁入“可持續發展”的軌道,最終形成一批優勢與特色的學科專業。
(4)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系是辦學特色形成的核心
對于地方本科高校來說,極具特色的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是高校強化自身優勢、形成和發揮特色競爭力的關鍵所在。地方本科院校要進行人才培養體系的改革創新,要勇于解放思想,不斷更新理念,不僅要為地方經濟建設輸出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具有高等學歷的勞動力,還要培養可以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自主創業的人才,強化實踐環節,定期組織學生進入地方企事業單位學習鍛煉,進而訓練學生系統的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團隊精神,打造優秀的師資生源。
(5)服務地方是地方本科院校特色發展的必由之路
地方本科院校必須科學定位,打破原有的、封閉的辦學模式,整合校內各種優勢資源,通過與當地企、事業單位建立穩定的聯系,把辦學思路真正轉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上來,轉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上來,轉到培養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上來,轉到增強學生就業創業能力上來,同時有助于全面提高學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創新驅動發展的能力。這既契合了地方本科院校的本質屬性,又是堅持特色辦學和自身價值的體現。
(6)校長的辦學治校理念對特色辦學起到了感召力的作用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校長是一個學校的靈魂,要想評論一個學校,先要評論他的校長。”因此,地方本科院校的辦學特色要在依托地方的基礎上,本著服務地方社會發展的思想,在兼容并包的文化氛圍下,以科學準確的辦學定位為指導,使優勢學科專業對社會的發展做貢獻,而這一切的實現是在高校校長的辦學治校理念產生的感召力影響下,全體師生的學術成就為支撐的。
【參考文獻】
[1]戚萬學.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辦學定位的分析與思考——評《中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辦學定位》[J].德州學院學報,2010,(3):107-108.
[2]溫家寶.百年大計教育為本[N].人民日報,2009-01-05.
[3]史曉宇.試析地方高校辦學的科學定位[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9(11):57-58.
[4]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一卷)[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