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宸宇
【摘 要】隨著現代石油化工業的不斷發展,在生產過程中不同崗位的風險也不同,本著加強石化行業崗位作業風險的防范,促進石化產業安全發展的目的,本文從安全系統理論出發,結合基礎的風險辨識理論,對石化行業高危崗位進行了分析,在風險作業中推行了作業指導卡。應用實踐以來,增強了高危崗位人員的風險規避意識,規范了高危崗位的管理,有效地規避生產過程中的風險,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關鍵詞】石化;作業指導卡;規避風險
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石化行業一直屬于高危行業,石化行業的相關設備與生產中所涉及的原料及成品都具有很大的危險性,例如高溫、高壓、易燃、易爆等等。這其中,尤其是在生產裝置停車檢修期間,由于空間有限,各個方面維修人員及機器布置緊湊,極易發生危險事故。石化行業企業近年來始終秉持國務院“居安思危,預防為主”的方針以及“預防和處置并重、常態和非常態結合”的原則,處置相關高危工作時嚴格實施推行作業指導卡政策,進而對高危作業實施規范化的管理,以期盡量減少發生危險的因素以及降低發生危險的可能性。本文結合了石化行業企業生產的安全性特點,從降低高危作業危險性,提升作業規范性的角度,闡述推行實施作業指導卡,并概述了實施危險作業時,作業指導卡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借此提升石化行業企業規避高危作業風險的能力[1-2]。
1 推行石油化工企業高危崗位作業指導卡的作用
作業指導卡,顧名思義,它是指導人員對相關行業作業者在規范作業時的規范化指導標準。它包含了兩個部分,分別為零件能力表與作業組合單。石化行業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有幾大特點:其一,在這些企業的生產及運輸過程中所涉及的原料及成品具有普遍特點,例如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其二,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隨著規模的擴大,相關生產設備的擴建及維修也日益增多,難度也隨之上升;其三,企業生產運輸過程中,相關設備經常處于一些極端條件下,例如高溫高壓,超低溫,負壓控制等等,這都提升了相關作業的危險性;其四,以現今石化企業的技術水平來看,以上提到的相關風險無法及時有效的避免。以上幾點決定了石化行業企業存在的高風險和高隱患,若相關人員在生產運輸過程中沒有及時注意風險隱患,就極有可能出現大的事故。由此我們必須在高危作業之前對作業人員進行相關作業指導,及時預估作業危險性,并對預估結果提出可行的預防措施,編出書面形式的作業指導卡。相關工作人員在進行作業過程中,只需要嚴格對照指定的作業指導卡,進行相關分析的檢查與處理,就能夠保證作業人員的安全[3]。
為了有效地預防各類風險事件,需要對各個作業的整個過程的風險進行全面辯識,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風險評價方法,建立一整套的高效、敏捷、聯動的管理控制體系。這不僅是企業和員工的需要,更是落實“居安思危,預防為主”方針的具體體現。
2 應用實例
接下來舉例說明吊裝作業指導卡的應用實例。
某烯烴項目廠區外管廊一標段管廊管道包括30″(φ762×42)P91高壓過熱蒸氣管道36.2米,90度彎頭5個,45度彎頭2個。需要一臺65噸吊車,一臺32噸吊車。根據相關安全管理體系要求,對作業步驟進行詳細整理,編寫作業指導卡。本作業流程見圖1。
由實例可知,作業指導卡具有專業性與針對性,它既能使作業過程高效低投入,又能保證過程的精確性與穩定性,它能對每一項操作進行最優化處理。
3 實施效果與意義
工作人員在進行作業時通常會遇到各種情況,究其原因,一是相關工作人員專業素養不高,導致危險發生,二是安全管理部門人員監管與督導不到位,造成工作人員出現操作上的錯誤。作業指導卡明確了高危崗位作業的流程,使作業人員和監管人員能夠正確的規避風險,同時針對正規操作進行學習,有利于提升作業人員的學習水平,達到規范操作,規避風險的目的。
推行石油化工企業高危崗位作業指導卡的目的是超前、動態、有效地預防控制各種安全生產風險因素,它是一種基于風險的微觀層面的管理傾向型實時管理控制方法。根據現代工業安全風險管理的理論和方法,基于風險辨識、風險分析及評價、風險控制等風險管理關鍵技術成果,通過系統化的機制與模式來有效預防控制事故風險,以期進一步提升石油化工企業高危崗位作業風險管理控制的水平。
對于石油化工企業以及其他具有一定安全生產風險性的行業領域,石油化工企業風險管理控制具有一定的應用及推廣價值。根據論文應用研究的結果,以及實際企業的需求和實施應用反饋情況,本文研究的以石油化工企業高危崗位作業風險管理為內容,以超前、動態預防預控各種高危崗位風險因素為目標,用分級預警、分層分時預控的機制及模式來實現的石油化工企業高危崗位作業風險管理控制體系,對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風險管理的系統化、規范化、科學化,提高超前、動態預防預控事故風險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及現實意義。在石油化工企業中推行作業指導書有利于整合并最優化利用現有資源,充分發揮效能;實現石油化工企業高危崗位作業“超前、實時、動態”的安全生產風險管理控制,有效管理控制風險,尤其杜絕重大事故風險的發生;進一步科學化、系統化、規范石油化工企業高危崗位作業過程中的HSE風險管理,切實提高安全生產管理的水平和績效[4-5],同時,此舉也有助于提高作業人員的素質。
4 展望
安全風險管理控制涉及安全管理、風險管理、事故控制、風險預警,以及運籌學、工程學、系統學和現代信息技術等眾多方面,企業實際建立及實施運行安全生產風險管理控制體系是一個比較復雜的研究課題,需要緊密結合企業安全生產的客觀需求和實際情況。本文主要是針對石油化工企業高危崗位作業推行了作業指導卡,在基于安全風險管理的管理控制理論、機制及方法技術等方面做了一些嘗試,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夠繼續推行作業指導卡,不斷地為企業規避風險,保證作業人員的健康安全,以及盡可能的減少事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門立國.HSE作業計劃書在承包商管理過程中的實踐[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2,32(4):222-222.
[2]彭景.作業崗位風險防范系統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7.
[3]曲非.大型石化項目HSE作業指導卡的應用[J].安全、健康和環境,2009,9(5):14-16.
[4]孫會浩,賈杰,靖偉,等.基于HSE作業指導卡的風險精細管控模式[J].安全、健康和環境,2013,13(5):11-14.
[5]李清鉅.石油井下作業HSE風險管理控制方法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