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艷
【摘 要】我國在“十二五”期間一項重大的稅制改革就是“營改增”,即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它是我國現階段重大的結構性減稅措施。論文從分析增值稅的主要優點與“營改增”的必要性入手,通過分析“營改增”對鐵路運輸企業的重要意義以及影響,提出相關的應對措施及建議。
【Abstract】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12th Five-Yea”, a major tax reform in China is "Replacing Business Tax with VAT", which is a major structural tax cut in China at the present stage. Starting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main advantages of VAT and the necessity of "Replacing the Business Tax with VAT". Starting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main advantages of VAT and the necessity of "Replacing the Business Tax with VAT",this paper puts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ignificance of "Replacing the Business Tax with VAT" and the influence on railway transport enterprises.
【關鍵詞】增值稅;營改增;鐵路行業
【Keywords】VAT; replace business tax with VAT; railway industry
【中圖分類號】F234.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7)12-0042-02
1 實行增值稅的主要優點
增值稅是以商品(含應稅勞務)在流轉過程中的增值額作為計稅依據而征收的一種流轉稅。增值稅是對商品生產、流通、勞務服務中多個環節的新增價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種流轉稅,最終由消費者承擔。其優點主要體現在:
1.1 有利于貫徹公平稅負原則
實行價外計稅,是一種具有轉嫁性質的間接稅。就是將以前繳納營業稅的項目改征增值稅,只對產品或服務增值的部分征稅,減少了企業重復納稅的環節,有效降低了企業的成本,提高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有利于企業間稅負均衡,有助于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使我國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進一步得到提升。
1.2 有利于生產經營結構優化
“增值稅”不重復征收,具有中間稅收的特點,政府在建立稅制時,以不干擾經營者的投資決策和消費者的選擇為原則,標志著更加完善的稅制結構,對正確引導產業結構調整與產業融合將產生積極的作用,從宏觀上看,“增值稅”的實施促進了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尤其是對第三產業的扶持效果較為明顯。
1.3 有利于與國際接軌和擴大貿易往來
自實施增值稅以來,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大大刺激國內和國際市場需求,是國家實施結構性減稅的重要舉措。同時“增值稅”的實施使更大范圍的企業將享受到出口退稅的優惠政策,促進產品的國際競爭能力,有利于擴大國際經濟往來和促進國民經濟平穩高速發展。
2 實行“營改增”的必要性
營業稅和增值稅兩大流轉稅并存的現狀,雖然在促進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社會分工不斷細化,這一制度逐漸表現出諸多不足,并造成重復征稅,也直接影響和制約著國際貿易交流和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不利于稅制結構的優化和財政體制的改革。為此,財政部與國家稅務總局決定,自2016年5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這是繼增值稅轉型之后我國流轉稅制度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并做到同國際稅收體系趨同。其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2.1 有利于推動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協調發展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國民經濟各個行業不斷分化融合,增值稅與營業稅并存造成的稅收累積效應和額外征收成本,抑制了企業間分工協作的深化,影響了服務業的發展,制約了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的轉變。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即是原營業稅納稅人將全部改為增值稅納稅人,所有行業全部繳納增值稅,在全國范圍取消營業稅,實行“營改增”并實現了行業全覆蓋。增值稅下的適用對象就涵蓋了貨物、加工修理修配勞務,銷售服務、無形資產或者不動產。從稅收負擔看,由于增值稅和營業稅的征稅范圍具有明顯的行業性,實行“營改增”改革,有助于減輕下游企業稅收負擔,促進了社會分工協作,有利于促進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有利于促進制造業主輔分離和轉型升級,從而推動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優化。
2.2 有利于鐵路運輸業的市場競爭與合作
鐵路運輸本身即屬于服務業范疇,理應納入物流服務行業中。近年來國內物流業的高速發展,運輸業市場競爭激烈,隨著多種運輸載體的出現,鐵路運輸企業受到巨大沖擊。實行“營改增”后,鐵路行業作為一般納稅人可以平等參與物流服務業市場競爭,不再受地域的限制,在運輸市場上,與其他交通運輸業和物流服務業適用同樣的稅種和稅率,能平等地參與到物流服務業的競爭中,同時還有利于物流企業之間的合作,實現上下游客戶雙贏。
2.3 有利于降低鐵路運輸企業的投資和運營成本
一方面營業稅由于無法抵扣上一產供銷環節的進項稅額,在計算稅金上是按收入全額繳納的,特別是作為外購貨物和固定資產占比較大比例的交通運輸企業尤為明顯,承擔了外購價款等增值稅的進項稅。實行“營改增”后,首先作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可享受購進物資設備進項稅額的抵扣,從而降低了采購成本,這樣有利于鐵路行業的技術改造、設備更新和可持續發展;其次能夠實現企業財務核算及內部管理的統一,有利于統籌考慮稅收規劃。通過增值稅的抵扣,增強鐵路企業在社會市場中平等盈利能力,推動鐵路企業經營管理方式的轉變和整體管理水平的提升,從而逐步適應市場化經濟運作的形勢要求;再次由于鐵路貨物運輸業務增值稅稅率偏高,可抵扣進項稅額偏少,這就需要鐵路企業進一步調整優化經營結構,作強作優主營業務項目,退出沒有優勢的經營領域,這必將對進一步推進鐵路的可持續發展起到較大的促進作用。
3 “營改增”后鐵路運輸企業的主要對策及建議
3.1 健全完善企業相關稅收管理制度和辦法
實行營改增后,鐵路運輸企業的經營業務活動將發生相應結構調整和變化,這就要求鐵路運輸企業在做好營改增后相關稅務制度的修訂和完善工作的同時,完善納稅業務核算流程,健全稅務風險識別和評估的程序和方法,以保證“營改增”在鐵路運輸企業的順利實施和各項經營活動的可持續開展。
3.2 促進鐵路運輸物流企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
在目前經濟新常態下,鐵路運輸企業必須樹立現代物流理念,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進一步優化經營結構,最大限度減少流通環節,努力探索生產經營管理的新模式和適應增值稅稅管理的新體制、新要求,做到在物流經營中業務中既可以增加增值稅進項,又有利于企業內部的分工協作和專業化發展。通過全面“營改增”的稅收政策實施,進行行業內宏觀調控,促進鐵路物流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3.3 加強業務培訓,提高管理人員素質
①加強財務人員的業務培訓。 “營改增”后使得企業的財務管理也必須做出相應核算模式的調整,這樣也將大大增加了財務管理與核算的難度,并對鐵路財務人員的職業判斷和業務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包括增值稅專業知識和相關業務知識,以及會計核算、報表填列、納稅申報流程和增值稅專用發票取得、開具、保管、傳遞、報銷各環節等,特別是進項稅額能否抵扣的職業判斷和對本單位取得增值稅發票抵扣入賬的監管風險等環節對財務人員的業務素質和風險意識提出更高的要求。
②加強對業務經辦人員的宣傳教育。從“營改增”實施兩年多的情況來看,業務“增值稅”開具發票的業務經辦人員存在對增值稅專用發票認識不到位,認為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比較麻煩,以及個別還存在增值稅發票取得后不及時交財務辦理抵扣手續,而是滯留個人保管而延誤抵扣進項稅的現象,從而造銷項稅應抵未抵的企業損失。在培訓上,除安排財務人員積極參加稅務機關舉辦的培訓班外,還要結合實際,采取請進來的培訓方式,對于有關業務經辦人員有關把握不準、掌握不透的政策進行詳細講解和指導,以切實提高職工業務素質和稅務管理技能,進一步增強全員納稅意識,避免涉稅風險,切實維護個人和企業利益。
總之,增值稅的主要優點與“營改增”的必要性顯而易見。“營改增”是優化我國稅制結構的一項重要舉措,是促進產業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的內在要求,有利于我國產業及鐵路運輸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并對鐵路運輸企業的意義及影響深遠。在增值稅體制的影響下,國內各類企業的經營模式、財務管理、預算管理等方面都將會發生重大變化。這也是適應國家產業結構升級和實現宏觀目標的必然要求。我們應該抓住這次稅務改革給企業帶來的難得機遇,在實施和改進中不斷深化企業改革和稅務管理方式,進一步適應國家經濟環境和稅務改革的要求,全面促進鐵路運輸企業向物流專業化、規范化及現代化方向發展。適應社會產業稅務管理的健康發展和向國際接軌的要求。
【參考文獻】
【1】財稅〔2016〕36號.關于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Z].
【2】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15號.不動產進項稅額分期抵扣暫行辦法[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