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丹萍
【摘 要】現階段,我國營改增試點面積和之前相比大幅度增加,這一改變帶來的是稅收的改革,當今學者對此掀起了熱議的浪潮。在經濟發展腳步不斷加快的背景下,營改增是一種必然趨勢,實施營改增主要是為了讓企業稅收結構有所改善和減少企業賦稅,刺激市場的需求,實現企業的良好分工。論文主要分析了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并針對如何使企業財務管理有效應對營改增變化提出相應的對策,以供參考。
【Abstract】At the present stage, the pilot area of the "Replacing Business Tax with VAT" in China has increased considerably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one. This change has brought tax reform, and today scholars have heated up the wav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ccelerating the pa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Replacing Business Tax with VAT" is an inevitable trend. The main purpose of "Replacing Business Tax with VAT" is to improve the tax structure of enterprises and reduce taxes, stimulate the demand of the market and realize the good division of labor.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Replacing Business Tax with VAT" on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the enterprise,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or how to effectively deal with the change of the company's financial management, for reference.
【關鍵詞】營改增;企業;財務管理;影響;對策
【Keywords】 replacing business tax with VAT; enterprise; financial management; influence; countermeasure
【中圖分類號】F253.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7)12-0058-02
1 引言
在企業經濟管理中,財務管理是一項重要內容。財務管理水平的好壞,能夠影響企業經濟發展速度的快慢,在某種程度上還可以對國民整體經濟產生一定的制約作用[1]。近年來,我國為了促使各個企業能夠快速發展,推出了營改增政策,這一改革稅制舉措不僅能夠大幅度減輕企業負稅壓力,還可以使不同產業得到均衡發展,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效率和質量,進而使企業核心競爭力有所提升。但是營改增實行時間還不是很長,各方面還存在一些不完善之處,因此關于營改增對財務管理的影響需要加強探究,以此促進企業能夠實現持續穩定的發展。
2 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帶來的影響
2.1 對企業一般納稅人認定的影響
在沒有進行營改增之前,沒有納稅人資格認證環節,僅僅需要根據自身收入等指標所對應的稅率繳納稅務[2]。而在營改增實行之后,企業還需要給國稅機關申報財務等數據資料,以此給稅務機關核定企業納稅人資格提供方便。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只要企業財務核算管理和辦公地點等條件符合相應的標準,就可以成為納稅人,不僅如此,還享有固定資產進項稅抵扣和購置材料等優惠。
2.2 營改增對財務風險管理的影響
在對營改增進行完善的過程中,對于企業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
其一,營改增的實施,使企業對財務人員的要求更為嚴苛。這是由于在進行營改增后,企業的核算程序、制度都和過去相比有所不同,尤其是會計核算制度更為完善[3]。在過去的企業中,財務人員一般存在職業素質有待提高的問題,應變能力較差,如果不對財務人員進行一定的培訓,那么這些財務人員就很難勝任稅收政策改革之后的工作。因此為了順應這一變化,實施營改增之后,財務人員要提高自我的知識接受能力,并轉變思想,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術。
其二,營改增也使企業發票管理產生了變化,過去的發票管理較為松散,而營改增后發票管理變得嚴格,要對增值稅加強管理,這是因為營改增以后企業增值稅申報和繳納工作工作量變多了。
2.3 營改增對企業財務報表的影響
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些影響之外,營改增的實施也使企業財務報表有所改變。
其一,營改增在實施之前,資產負債表固定資產原價是價稅合計數。而在營改增實施之后,資產負債表中的固定資產入賬價值是買家稅費,由于相應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則可以從銷項稅額中抵扣,即固定資產的原價為不含稅價格,因此資產負債表中固定資產項目金額較營改增前有所減少。
其二,營改增使企業利潤表產生了變化,在實施營改增之前,企業營業全部收入包含稅收收入。而實施營改增之后,企業收入不包含營業收入,這種情況下企業的利潤表也會有所變多。
其三,營改增的實施,給企業現金流量表帶來了變化,比如對投資活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部分企業往往為了保證正常的生產和經營,會構建大型的設施設備,因為增值稅能夠抵消,在現金流量表上只顯示現金流出,這種情況下,會使企業現金流量和過去相比有所減少。
3 企業財務管理中應對營改增的對策
3.1 提高會計人員應對營改增的業務能力
為了使企業能夠實現持續發展,就要深刻認識到營改增的重要性,和應對其帶來改變的緊迫性。企業財務部門和相關工作人員,要對上級公司相關文件和工作部署加強認識,意識到營改增對企業組織架構、市場開拓等方面帶來的具體影響。相關人員要理清各種風險,不斷對企業管理模式進行創新,通過改革來減少稅務壓力,控制企業法律風險。另外,在企業財務管理方面,要積極適應新形勢,貫徹根據法律治理企業的理念,發揮好營改增牽頭部門的價值。財務人員要積極探索出一些合適的政策,主動給各個部門提供服務,結合公司實際情況制定出合適的營改增實施方案。協調溝通各部門積極參與,認真梳理各自涉及營改增的業務,做好配合工作。
3.2 合理化地進行稅收統籌
在實施營改增后,雖然說企業增值稅分給了消費者,但是企業之間的競爭趨勢更為激烈,為了使企業在這一競爭環境中取得勝利,相關人員就要保證財務管理工作的規范化和科學化,就要不斷對稅收統籌進行完善。
其一,對于不同的納稅對象,他們的特點也是存在差異的,要針對這一情況分別計算不同納稅對象的應納稅額;
其二,在進行相應的工作過程中,要始終堅持納稅對象不同,增值稅應納稅額不同的原則來申請納稅對象,在這一環節中要盡可能選擇那些增值稅不多的企業作為申請對象,這樣就可以降低企業稅收壓力;
其三,要時刻掌握稅收變化與每年稅收差異,做好稅收統籌基礎工作。
3.3 不斷創新管理
對于營改增所帶來的變化,企業只有盡快適應,才能使自身占據有利的市場地位。為此,企業要針對營改增變化,加強財務管理的創新。企業要順利實現不動產、金融服務、生活服務和部分無形資產進項稅額的抵扣,減少企業支出的費用,提高自身經濟效益。從長遠角度和整體角度來看,營改增減稅效應會對供應商選擇、企業戰略決策和企業業務模式等方面產生影響,對于這一問題,企業相關人員要不斷設計出更好的業務模式和價值鏈,為企業的經營管理創新帶來更廣闊的空間。
3.4 增強風險管控能力
在這樣的改革背景下,企業不僅面對的是機會,也面臨嚴峻的挑戰,企業很有可能在這一背景下遭受巨大的經濟損失,與此同時也很有可能使企業實現規模化管理。所以,企業要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對于營改增這一新政策要有敏銳的觀察和適用能力,對于這一政策下的不利影響要有預見性,并通過一定的對策加以處理,保證其能夠順利發展。加強企業風險管理,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首先,企業要對資金管理制度進行完善,加強對資金的管理和控制,保證資金能夠實現責任制。同時,相關人員要做好籌資工作,保證籌資機構的科學化,在籌資前要保證足夠的負債能力,不能太急于求成使投資風險增加。
其次,建立健全財務和利益分配機制,避免出現尋租和投機的情況,減少人員外流以及技術斷層問題。
最后,加強財務預警體系的完善,將財務風險控制在萌芽狀態,財務部門要通過一些渠道來收集完整的信息數據,了解市場行情和動態,及時發現風險,讓企業順利適應各種變革。
4 結語
營改增制度的實施是為了確保企業能夠向更好的方向發展。因此,企業必須培養高素質的人才進行財務管理、稅收管理,并能夠正確地進行財務分析,制定出相應的對策,確保企業能夠持續穩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謝瑛.“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與對策[J].經營管理者,2017(13):12.
【2】劉雅賢.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J].經營管理者,2017(18):19.
【3】蔣晶.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與對策[J].現代職業教育,2017(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