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首席記者 夏 炎
“科學與藝術”欄目創辦一周年回顧
本刊首席記者 夏 炎

路甬祥院士書法作品

民建中央原副主席陳明德先生書法作品
2016年5月3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志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作重要講話時指出:“兩院院士和廣大科技工作者是國家的財富、人民的驕傲、民族的光榮,責任重大、使命重大,應該努力為建成創新型國家、建成世界科技強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為進一步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將我國科學家寶貴的思想財富通過中國傳統書法藝術形式傳承給廣大青年學子,《科學中國人》聯合西泠印社出版社于2016年8月隆重推出“‘科學與藝術’——中國科學家書法作品征稿邀請”活動。評審委員會由《科學中國人》編委會和西泠印社出版社專家組成,擬擇優發表在《科學中國人》雜志并由西泠印社出版社結集公開出版《科學與藝術》(暫定名)一書。
2016年8月“科學與藝術”欄目正式創辦,由《科學中國人》副總編輯夏炎和西泠印社出版社駐京辦主任劉棟慧作為聯系人公開向我國著名科學家(兩院院士)和廣大科技工作者發出邀請函。
2016年10月,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原院長、浙江大學原校長、兩院院士路甬祥成為“科學與藝術”欄目首位作者。

白春禮院士書法作品

西泠印社江吟社長書法作品

鄭度院士書法作品

諾貝爾獎得主馬丁教授為“科學與藝術”題字(左二為本刊總編輯張剛)
一年來,“科學與藝術”欄目得到了社會廣泛關注和教科文界的大力支持,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教育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書協、西泠印社等我國重要科研教育文化單位知名的專家學者紛紛應邀來信來稿,其中發表在2016年12月《科學中國人》上的書法作品“創新科技 服務國家 造福人民”充分體現出著名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院士的科技報國之志;而發表在2017年3月《科學中國人》上的書法作品“胸中有大義 心里有人民 肩頭有責任 筆下有乾坤”則展現了中宣部文化名家、西泠印社出版社社長江吟參事的文藝為民之心。
2017年6月,應邀出席科學中國人2016年度人物盛典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諾貝爾獎得主馬丁·查爾菲教授在和《科學中國人》執行社長兼總編輯張剛交流時看到路甬祥院士、白春禮院士、胡鞍鋼教授等知名專家學者應邀為“科學與藝術”欄目投稿時十分激動,欣然為“科學與藝術”題寫Scientific success comes via many routes.(詳見2017年8月上《科學中國人》)
為慶祝“科學與藝術”欄目創辦一周年,特評選出《科學中國人》“科學與藝術”年度作品(2016.8-2017.7),作為回顧和總結。

“科學與藝術”年度作品:(以發表時間為序)
備注:
“‘科學與藝術’——中國科學家書法作品征稿邀請”活動仍在繼續,截止日期不限。
聯系人:
夏炎,《科學中國人》副總編輯、首席記者。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大街28號海淀文化藝術大廈A座16F
郵編:100086
電話:010-51601074
EMAIL: yanyanyanxy@163.com
劉棟慧,西泠印社出版社駐京辦事處主任。
電話:13901118439
EMAIL: liudh_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