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陳
在半導體產業不知道張忠謀,相當于在軟件業不知道比爾·蓋茨。張忠謀1931年生于浙江寧波,現年已經86歲。56歲開始創業的張忠謀,不但一出手就改寫了半導體產業格局,而且一手締造了最會賺錢的華人科技公司:
2015財年,他的臺積電以1671億營收獲得凈利潤604億;是營收1028億的騰訊288億凈利潤的2倍多,也領先阿里2016年財年(營收1011億)427億凈利潤將近180億(注:貨幣單位均為元/人民幣)。
2017年9月12日,臺積電位于南京的12寸晶圓廠舉行進機典禮,董事長張忠謀表示臺積電南京廠將成為大陸地區首座能實現本地量產16納米制程的重要基地。
眾人皆把焦點著墨在他經營領導的謀略、縱觀國際的視野;但健康長壽才是張忠謀長久以來得以維持敏銳決策、讓臺積電持續在穩健中茁壯成長的最強大的“優勢”。
張忠謀把健康當成事業一樣有紀律、有計劃、有系統地經營,并且立志甚早、努力不懈,而這才更是眾人容易復制、學習的技能。
“我的母親活到了102歲,我的父親也活到了86歲,他們是20世紀初的人,那個時代,平均壽命才60來歲,所以我的‘基因很好,有長壽基因的”,86歲的張忠謀笑笑說,“但我的健康,靠的可不是基因,而是長久以來建立的良好生活習慣。”
最近,張忠謀向媒體公布了他把健康當企業管理的養生秘訣,讀者或許可以從他對健康養生的態度和方法得到啟發。
1.早睡早起、作息規律
每天早上5點半到6點起床;8點半進公司,傍晚6點半到家;晚上10點準備上床,11點入睡。他20來歲時,便謹守讓身體穩定運行的節奏,只是作息周期較晚一些;但70歲后,便堅持勵行這個作息表至今。
2.不加班、不應酬
每周不在公司待超過50個小時;每月應酬不超過2次,每次在一個半小時內結束。
巨蟹座的張忠謀,極享受家的氛圍,24歲進入職場后,便奉行不在公司加班的原則,即使在家持續處理或關心工作相關事務,他認為,家庭氛圍能使人情緒放松,“和待在辦公室里的緊繃,完全不同的”,也鼓勵臺積電員工比照辦理。
他更不喜亞洲商場的應酬文化,商業餐在所難免,若由他做東,6點的晚宴,最后一道甜點一定在7點15分上菜,7點半結束,讓與會者8點半回到家,如此才來得及銜接他固定上床睡覺的時間。
3.持續運動、飲食清淡
一周7天至少6天,張忠謀會在跑步機上快走40到45分鐘。公司也擺放跑步機,無論在家、在公司,得空就隨時去“健步做功課”。
飲食除了早上起床后必有的一杯新鮮蔬果汁,午餐是家里準備好的飯菜,由精通中、法料理的太座張淑芬指導家里廚師做的“愛心便當”。一般午晚餐維持一魚一肉一菜的簡樸菜色,少油低鹽的調理。
4.閱讀益智、音樂減壓
在上述健康“模板”的作息之外,閱讀音樂配搭法,可算是“張氏獨門配方”。如中醫順天應時、迎隨補泄的原理,張忠謀把閱讀、音樂配合不同時辰的生理和情緒脈動做搭配。
清晨是讀報時間,掌握國內外政經形勢和分析,心思得專注,搭配的是嚴肅且有濃厚宗教味的巴哈音樂;午后近黃昏,感性情緒涌現,讀物是可打開想象空間的名人傳記,再佐以雄壯澎湃的貝多芬,或“美得令我落淚”的普契尼歌劇,梳理白天糾結的思緒;臨睡前,再以最能平穩神經和心跳的莫扎特、肖邦,就著明文學小品。
音樂和閱讀,像他的心理“排毒法”,一整天的壓力和緊張,一點一滴以文字和音符代謝排放,隔日的精力和專注力再由澄清的起點開始。
5.有系統、有計劃的終身學習
張忠謀認為學習不該是一時的興之所至,而該是有計劃、有系統、有策略地步步為營。他遍讀名人傳記例如丘吉爾、華盛頓,從中分析歸納出領導學,做個“組成者”;他將比他年長兩歲、仍持續研究創作的美國生物學家愛德華·奧斯本·威爾森(Edward Osborne Wilson)的話,“這個世界信息固然非常多,但終會被信息組成者控制,這些人能在對的時間點,歸納整合正確的信息,批判性地思考,明智地做出重要決定。”作為自己信奉的終生學習目標。
責編/昕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