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圓圓
214062江蘇省無錫市第四人民醫院
后腹腔鏡腎部分切除術治療腎腫瘤患者的臨床效果研究
鄧圓圓
214062江蘇省無錫市第四人民醫院
目的:探討后腹腔鏡腎部分切除術治療腎腫瘤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收治腎腫瘤患者30例,隨機平分兩組。對照組予以開放性腎部分切除術治療,觀察組予以后腹腔鏡腎部分切除術治療。試驗結束后,對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腸道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以及并發癥發生率進行比較。結果:觀察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腸道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以及并發癥發生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后腹腔鏡腎部分切除術治療腎腫瘤患者的療效顯著、安全性較高、術中出血量較少,可有效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后腹腔鏡;腎部分切除術;腎腫瘤
腎腫瘤是臨床常見的疾病類型,及早診治對改善疾病預后至關重要??茖W技術的不斷進步使得腎腫瘤的檢出率不斷提高,采用后腹腔鏡腎部分切除術可有效保護患者的腎功能[1]。本次研究主要對后腹腔鏡腎部分切除術治療腎腫瘤患者的臨床效果進行探討,報告如下。
2012年3月-2017年3月收治腎腫瘤患者30例,隨機分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15例;觀察組年齡38~77歲,平均(57.5±8.5)歲。對照組年齡39~78歲,平均(58.5±8.5)歲。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研究資料一致性較好。
納入標準[2]:①所選患者均經影像學資料確診為腎腫瘤;②所選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并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
排除標準:①其他惡性腫瘤患者;②治療依從性較低患者。
方法:①對照組予以開放性腎部分切除術治療:全麻后取健側臥位,抬高腰橋并在第11肋間進行斜切口,在腹膜處將腎臟組織以及腫瘤顯露出來,在創面處敷冰塊阻斷腎血管,之后切除腫瘤并進行止血,使用可吸收線縫合血管以及集合系統,將導管放置于腎血管開放處,最后縫合切口。②觀察組予以后腹腔鏡腎部分切除術治療:全麻后取健側臥位,在腋中線髂嵴處進行2 cm的切口,然后使用血管鉗鈍性分離肌層以及腰背筋膜,使用示指分離腹膜后在其間隙處放置氣囊并注入600 mL氣體,5 min后排出氣體、拔出氣囊。然后在腋前線以及腋后線下1 cm處進行切口,置入腹腔鏡觀察腎周筋膜以及腰大肌,并沿筋膜逐步分離腎動脈以及輸尿管上段,避免損傷腹膜,然后游離腫瘤周圍的腎組織以及脂肪,使用超聲刀切開腎血管鞘處理腎靜脈以及腎動脈,將腫瘤完全切除后在腹膜后放置引流管,縫合切口。
療效評價指標[3]:對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腸道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以及并發癥發生率進行比較、分析。
統計學方法:采用軟件為SPSS 17.0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腸道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均以(±s)表示,采用t檢驗;并發癥發生率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判定標準為P<0.05。
兩組相關指標比較:觀察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腸道功能恢復時間以及住院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1。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腎腫瘤對患者的危害較大,及早診斷以及治療至關重要。臨床對該病的治療以切除病變的腎組織為主,在治療過程中選用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對改善疾病預后至關重要[4]。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腸道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以及并發癥發生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原因分析:后腹腔鏡腎部分切除術安全性較高且并發癥較少,可促進患者快速恢復,加之其術中出血量較少,住院時間以及手術時間均較短,有助于患者術后腸道功能快速恢復,還可減輕患者家庭的經濟負擔[5]。另外,后腹腔鏡腎部分切除術對患者腹腔內的干擾較輕且手術切口相對較小,可有效避免感染等并發癥發生,還可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保證手術有效性,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6]。
綜上所述,后腹腔鏡腎部分切除術治療腎腫瘤患者的療效顯著、安全性較高、術中出血量較少,可有效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表1 兩組相關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相關指標比較(±s)
組別 例數 手術時間(min) 術中出血量(mL) 住院時間(d) 腸道功能恢復時間(h)觀察組 15 136.22±11.16 100.77±14.48 6.14±1.79 9.41±0.98對照組 15 140.52±12.25 267.35±22.86 12.55±2.98 45.83±6.75 t 3.026 33.717 10.100 29.246 P<0.05 <0.05 <0.05 <0.05

表2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n(%)]
[1]謝添翼,陳余糧,羅興華,等.后腹腔鏡與開放手術行腎部分切除術治療腎腫瘤的臨床效果比較[J].黑龍江醫藥,2015,28(6):1319-1321.
[2]謝宗蘭,董傳江,董自強,等.后腹腔鏡腎部分切除術治療小腎癌的臨床效果研究[J].局解手術學雜志,2015,24(6):634-636.
[3]黃秀川,潘進洪,余傳杰.后腹腔鏡腎部分切除術治療腎腫瘤的安全性研究[J].現代醫藥衛生,2015,31(14):2172-2174.
[4]劉亮,趙曉風.后腹腔鏡腎部分切除術與開放手術治療腎腫瘤的手術療效比較[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16,44(3):68-70.
[5]趙開東.后腹腔鏡腎部分切除術治療腎腫瘤的安全性研究[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5):67-68.
[6]李強,王蘇貴,馬松,等.后腹腔鏡腎部分切除術治療T1b期腎癌15例報告[J].國際泌尿系統雜志,2016,36(1):55-58.
Clinical study of 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renal tumor
Deng Yuanyuan
The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of Wuxi City,Jiangsu Province 214062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renal tumor.Methods:30 patients with renal tumo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wo groups on average.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open partial nephrectomy,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apa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At the end of the experiment,the operation time,the amount of bleeding,the recovery time of intestinal function,the time of hospitalization and the complication rat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s:The operation time,blood loss,intestinal function recovery time,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complication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 is effective,safe and less bleeding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renal tumor.I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y;Partial nephrectomy;Renal tumor
10.3969/j.issn.1007-614x.2017.3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