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中南
摘要:隨著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人們對于電力系統管理的關注度不斷提升。電力系統是與人民群眾息息相關的重要系統,需要工作人員重視電力系統。下文將主要闡述電力配電自動化與配電管理之中存在的問題和相應的改進措施。
關鍵詞:電力配電;自動化;配電管理
引言
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對當前配電自動化系統是電力系統的電網建設和改造的熱點地區,各城市的發展是積極的配電自動化系統的建設,作為轉換項目之一的關鍵和相應的項目,投入大量的物力、財力和人力,其目的是實現電力系統的自動化、配電模式,其供電可靠性的提高和加強供電能力,電力供應的范圍擴大了,真正的電力的優化、電力服務的工作。然而,就我國目前電力系統的發展狀況而言,電力系統的一些內容、配電自動化仍處于研究、開發、試驗階段、綜合投資和不能使用的階段。正因為如此,這個城市的配電自動化系統建設和改革,必須嚴格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綜合處理的科學工作,并逐步為基本原則,完成相關的項目計劃,確保項目的科學性、整齊和適應性,可以真正的電力系統配電自動化的含義,也可以構建一個合適自己的城市配電自動化系統的發展,真正發揮促進作用。
1電力配電自動化以及配電管理概述
配電自動化作為一種比較常見的管理系統主要包括四部分,即計算技術系統、控制技術系統、數據傳輸系統及現代化設備管理系統等。企業通過配電自動化減少勞工的使用,提高配電效率,降低電量消耗,也提高了企業供電的可靠性。但目前,由于企業受到電力技術水平及管理水平的限制,無法達到電力自動化的要求。因此,推動電力配電自動化,提升管理水平成為電力企業發展的重點。
2電力配電自動化和配電管理上存在的問題
2.1配電自動化系統的實用性、普及性及智能性有待提高
目前,雖然我國電力系統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其實用性、普及性和智能性仍有待提高。當前,我國配電自動化并沒有實現全國覆蓋,只有少數地區實現了配電自動化。例如,我國西部偏遠地區和西南的一些落后區域在配電自動化方面的普及性不夠。除此之外,我國配電自動化系統的智能性較低,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
2.2電力系統各分支的融合性能較差
在我國近年來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雖然電力系統的基礎設施建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在配電系統中,輸電建設和變電建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為了緩解用電緊張的壓力,我國不斷加大對電力系統的基礎設施建設。但在電力系統建設中,配電網的建設一直不完善,導致電力系統各分支的融合性能較差,無法滿足當今社會發展的需求。
2.3技術水平有待提升
電力配電自動化系統的技術與國際一流水平差距較大,是我國電力配電自動化和配電管理工作上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我國的電力配電自動化系統的發展較為緩慢,與我國的電力配電自動化技術的技術起步較晚有著直接關系。我國的電力配電自動化技術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在電力配電自動化系統的管理上認識較少,經驗較少,造成我國的電力配電自動化系統的技術水平與世界一流水平差距較大。受技術水平的限制,我國配電自動化的技術水平一直較低。在我國,由于對配電自動化的研究時間較短,缺乏實際經驗等,在應用過程中一直存在諸多問題。除此之外,企業內部人員對配電自動化和管理的知識掌握不足,影響了配電自動化系統的應用。
3加強電力配電自動化與配電管理工作的措施
3.1推進電力配電系統的技術創新和行業進步
推進電力配電系統的技術創新和行業進步,是加強電力配電自動化與配電管理工作的主要措施之一。提升我國的電力系統配電系統的技術化水平,就需要電力系統的工作人員推進電力配電系統的技術創新和行業進步。推進電力配電系統的技術創新和行業進步,需要電力系統的工作人員能夠從自身的制度上進行改革,能夠為電力配電系統的技術提升提供重要的制度支持。電力系統的工作人員要對電力系統的技術發展前沿有所認識,能夠積極學習一些較為先進的電力配電自動化管理的技術,提升自身的電力配電技術水平。
另外,電力管理企業要能夠加強自身的技術管理,能夠在企業的管理戰略中注重對于高水平技術人員的培養工作,在工作實踐中采用一些較為有效的管理方法,能夠幫助技術人員成長。電力企業要能夠注重鼓勵企業人員的技術創新,對于一些取得技術創新成就的人員進行獎勵。只有具備創新精神的技術人員才能夠在公司的幫助下茁壯成長。在電力配電系統自動化管理上,技術創新能夠保證電力系統的正常穩定運行,能夠提升電力系統的管理水平。提升電力系統的高技術人員培養,能夠為電力企業的發展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持,能夠推進電力企業的發展,推進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質量提升。因此,電力人員要能夠注重推進電力配電系統的技術創新和行業進步。
3.2增進電力配電自動化系統的設施融合性
推進電力配電自動化系統的設施融合性,是加強電力配電自動化與配電管理工作的主要措施之一。電力配電系統的發展水平,與電力配電自動化系統的設施融合性有著直接關系。電力企業要能夠注重提升電力設備的廣泛實用性。在不同的電力使用地區,電網的組建情況和配電的實際情況不同,因此,加強電力配電系統的設施融合性,就需要提升自動化設備的設施融合性。采用一些適用性較強的自動化設備,就能夠保證電力設備在不同的電力運行環境都能夠發揮重要作用。增進電力配電系統的設施融合性,就需要電力人員能夠及時檢查電力配電自動化系統的設備運行情況,能夠保證電力配電自動化系統的配電設備及時更新。電力配電系統的自動化水平就能夠通過提升自身的技術設備先進性提升。電力配電自動化系統的自動化管理水平與電力配電自動化與配電管理過程中使用的配電設備有一定的關系。
因此,將電力系統配電自動化與配電管理設備進行及時的管理和更新,就能夠將國內的電力配電系統的用電效率不斷提升,最終對于電力企業的穩定性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意義。因此,電力系統的工作人員要能夠將增進電力配電自動化系統的設施融合性作為提升電力系統配電自動化管理的重要措施,就能夠保證電力系統的正常穩定運行,就能夠保證人民群眾的用電水平。
3.3提升電力配電自動化與配電管理水平
企業在推動配電自動化的同時,也要注意配電管理水平的提高。此外,電力企業還要加強對電力系統的管理和技術研發。在引進外來先進技術的同時,對技術進行革新,找出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同時,要合理規劃資金,優化管理,只有這樣,才能提升國內電力配電自動化及配電管理水平,也才能滿足經濟發展對電力的需求。在該情況下,電力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要不斷引進外來先進的技術,吸收優秀的人才,提高配電自動化水平。電力企業可以制定一個電力配電管理的表格,電力配電工作人員在進行檢查時,記錄配電出現的問題,并將問題及時反饋給上級,然后再由技術人員解決。例如,美國配電自動化利用計算機技術,在無人變電站增設了可靠的通信及檢測裝置,可以準確地反映出變電站的運行工況。除此之外,電力企業應吸收外來先進的管理經驗,提升配電的管理水平。但我國傳統配電系統由于長期的發展狀況,導致電力系統中的管理體制無法滿足大量電力的需求。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在提高配電自動化水平的同時,也要相應地提升管理水平。在企業中制定專門的管理培訓制度,經常對配電員工進行培訓,通過與其他電力企業的交流溝通,吸收他人的先進管理經驗,取長補短,不斷提升配電管理水平。
3.4提高自動化設備的廣泛適用性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電力基礎設施建設得到迅速發展。但在該過程中,也存在許多問題。例如,雖然我國在電力基礎設施中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但其并沒有全面覆蓋全國,且各個地區存在較大差異,如在配電方面,上海等東部地區的配電水平明顯高于西部和中部地區。此外,也只有個別地方實現了配電自動化,我國廣大區域尤其是西南農村地區,還處于落后狀態。在配電自動化系統中,智能化與其他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異。面對該情況,要不斷提高自動化設備的廣泛使用性。例如,韓國在配電自動化方面采用兩種方法,主要是針對大城市和小城市:針對人口集中的大城市的供電網絡,主要采用大規模DAS和單服務器型大規模DAS相結合的配網模式;針對人口較少的農村地區,采用小規模DAS。這樣通過分開管理的方法,提高了自動化設備的廣泛適用性。
一方面,要加大電力基礎設施建設的廣泛性。對一些落后地區的配電基礎設施建設要投入大量資金和支持。政府要加強對落后地區的電力基礎建設的投資力度。在自動化設備上,要引進先進的設備,根據各個地區的電網和配電要求,對自動化設備進行革新,使其最終適應該地區的要求。同時,電力企業要對設備進行管理。在電力系統運行時,要積極檢查配電設備的運行情況,如若發現設備出現老化、出現故障,要及時進行更新,確保整個電力配電系統有序運行,繼而提升電力配電自動化水平。
3.5提升配電運輸方式擇選的合理性
在擇選配電運輸方式的過程中,應注重擇選傳輸能力較快、運載能力較強且需要投入資金較少的方式,但與此同時,不論是就光纖傳輸還是有線傳輸方式的擇選來講,均應結合配電管理的現實狀況。究其原因,不同地方區域擇選的傳輸方式具有較大的差異性,其中,個別區域會依照自身實際發展狀況擇選相應的有線傳輸方式,更為注重傳輸方式具有的經濟性;也有些區域更為看重傳輸方式具有的數據診斷以及提取能力高低,相對較為傾向于電臺傳輸或者智能化傳輸。基于不同地方區域具有的經濟水平以及特點不同,一些區域需要以自身的實際發展狀況為依據,對相應的配電傳輸方式進行合理擇選,以促使其可以更好的滿足本地電力發展的現實需求,而倘若只為了追求某一性能的發揮,忽略了以本地的實際發展狀況為基礎,那么可能要為了匹配相應傳輸方式,對整個城市的配電格局進行大規模整改,耗費過多不必要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
3.6對配電網架及通信通道進行合理規劃以及建設
想要配電自動化管理系統更為充分的發揮實效性,就需要對配電網網架進行合理的規劃以及建設。現下應用較為廣泛的配網接線包括:環網狀以及放射狀等。其中,環網是現下配網中應用最為廣泛的方式。同時,也可以對10kV饋線實施科學分段,以保證在故障發生時,10kV饋線以及主干線可以具有充足的負荷轉移能力,有助于大幅降低故障產生的可能性。此外,電力企業理應注重科學擇選通信通道,并可以以現存在的通信條件、通信規劃以及配電自動化管理系統的現實需求為基礎,對通信通道進行有效的分層配置,有助提升配電自動化系統運行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
結語
綜上所述,對電力配電自動化與配電管理的優化能切實地提高配電的工作效率,當前的電力企業由于技術瓶頸等原因在技術管理上還存在許多問題,這就要求電力人員要不斷堅持科技創新,提升電力配電自動化和配電管理水平,逐步完善電力系統。此外,還要提升自動化應用的廣泛性,最大程度地提高配電系統的利用率,從而使其更好地服務于社會。
參考文獻
[1]陳全民.電力配電自動化分析及配電管理建議[J].河南科技,2017(13):149-150.
[2]楊普,索明貴.電力配電自動化與配電管理探析[J].工程技術:引文版,2016(10):35-36
[3]叢春光.淺析電力配電自動化與配電管理的措施[J].工程技術:引文版,2016(2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