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常青
摘要:我國經濟和科技的發展迅速,珠寶行業隨之迅速發展,珠寶科技提供的技術改進方法、新設備用途為珠寶鑒定帶來深遠的影響。本文就珠寶科技發展對珠寶鑒定的影響進行分析。
關鍵詞:珠寶科技;珠寶鑒定;發展
引言: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珠寶行業發展迅速,并出現質量參差不齊、以次充好的市場亂象,而目前珠寶鑒定工作以人工操作為主,鑒定的速度及質量也存在差距,合理運用在科技推動珠寶行業迅速發展,滿足企業發展珠寶行業的存貨、銷售等需求,進行快速鑒定,保障行業的有序發展。
1.珠寶科技發展對珠寶鑒定具有重要意義
科技發展迅速,為個行業發展提供了新的支撐,各行業科技發展狀態是行業未來可持續發展的保障,珠寶行業作為傳統行業必須與現實相結合,通過科技的發展帶動新的增長點,保障行業的穩定及健康,促進行業的有序進步。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平穩,民眾對珠寶飾品需求逐漸增多,傳統的珠寶鑒定以人工為主,效率不高、準確度與人工能力相關,隨著大量的珠寶飾品的銷售,傳統人工鑒定已經不能滿足珠寶行業快速發展需求。通過珠寶科技,合理運用設備硬件采用紫外熒光、拉曼光等技術對珠寶進行鑒定處理,合理運用計算機軟件技術例如珠寶鑒定管理軟件,對進貨、銷售、庫存及鑒定接樣、非配等系統工作進行存檔、記錄等重要處理,提升鑒定效率效率實現無紙化操作運行。隨著識別模式的計算機輔助信息系統,為操作設計發展提供可靠的輔助信息系統,通過數據提取、預處理、特征題注與選擇分類決策對寶石的種類、密度、質地進行有效判斷,為珠寶鑒定工作制定相對標準統一的鑒定方式,降低認同重復工作,提升工作效率,實現珠寶行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2.珠寶科技對珠寶鑒定的影響
2.1珠寶設備鑒定
隨著科技的發展,珠寶設備鑒定儀器發展迅速,例如紅外光、激光、X射線熒光等光譜儀器,電子探針波普儀器、掃描電子顯微鏡等眾多儀器,在降準程度以及鑒定速度上大大提升,為珠寶鑒定工作提供可靠的保障。
2.1.1掃描電子顯微鏡。通過高分辨力的特性,能夠對珠寶進行深入的分析,對珠寶表面直觀、快速的城鄉,對原子序數襯度及表面形貌進行深入的比對,及時發現微小的缺陷,確保鑒定的準確性。
2.1.2光纖光譜儀。其外形小巧且造價較低,為珠寶鑒定提供測速快的鑒定,通過對傳統光譜儀的升級,對全譜數據進行收集,對光纖、光柵等導體作為組成部分,運用在線監測為光信號反射進行監測,且可安裝在手掌大小的測量平臺上,為鑒定工作帶來方便。
2.1.3X射線熒光光譜。樣品在X射線激發下個元素的產生熒光,輻射的特征不同,對樣品進行元素含量分析,檢測各元素在樣品中的含量,同時也運用到寶玉石檢測,并與紅外光譜、紫色吸收光譜等結合共同進行監測效果更為明顯,并且具有無損的特征,應用范圍逐漸廣泛。
2.2珠寶現代監測技術
2.2.1可見光譜技術。通常運用紫外線與可見光譜技術對珠寶測試進行致色元素及元素的價態進行分析,通過對可見光譜技術對人工合成寶石、輻射改色寶石以及部分天然寶石進行深入的鑒定,例如在對天然翡翠和染色翡翠進行可見光吸收光譜比對,保證寶石的真實鑒定。
2.2.2紅光光譜技術。通過連續波長對光照樣品,對內部分子或原子基團振動產生對光的吸收,形成吸收譜帶,利用著這個紅外光譜進行珠寶中分子與陰離子團的分析及鑒定,用以區別真偽和質量,例如祖母綠、黃精等珠寶的天然和合成鑒定即可采用紅光光譜技術進行鑒別,但此技術存在對珠寶表面要求具有較高拋光平面的要求。
2.2.3 拉普曼光譜技術。對樣品內部化學成分及結構特征進行分析,還具有流體包裹體、固體包裹體的非破壞方式檢測方式,能夠對寶石進行深入的檢測,對于珠寶的完整性具有優勢。通過激光光子與寶石分子的非彈性碰撞改變原有射入頻率的一種分子聯合放射光譜,通過拉普曼光譜的檢測分析,有效的對人工處理的寶石進行堅定,這種鑒定技術已經成為珠寶鑒定的必須技術。
2.3計算機軟件應用
2.3.1計算機管理軟件應用
隨著珠寶行業發展的標準化運行,存貨、銷售及管理通過軟件對企業內部進行管控,珠寶飾品價值較高,需要對人、財、物多方面進行嚴密管控,及時對管理存在問題進行處理,同時可以通過計算機管理軟件對行業整體趨勢進行深入的掌握,根據自身的實際需求與現代市場相結合,推進管理的提升。運用計算機管理軟件對銷售、庫存管理的同時,還可以對銷售情況、相關顧客記錄等進行深入的的管控,實現無紙化操作,提高工作效率,提升行業整體服務能力。
2.3.2模式識別技術
計算機軟件的識別模式是寶石鑒定的飛躍式提升,在上世紀60年代的迅猛發展,促進珠寶鑒定標準化及科學化發展。通過模式識別技術對珠寶進行硬度、質地、顏色、密度等關鍵內容進行標準型、系統性的描述,且具有多種類型、不同層次的綜合判斷,數據庫內珠寶信息資源也隨著近年來的發展逐漸豐富,為寶石的品種、成品及相似品鑒定提供了可靠的檢驗方法。運用力學、光學、化學及物理等學科相關知識對珠寶的嚴肅、密度、硬度等信息進行處理,做出正確的判斷;對顏色、吸收光譜等非描述性參量進行編碼,實現標準化,為計算機進行準確查詢比較提供預處理;對不同種類采用測量值與標準值的邏輯標膠實現簡單化特征提取與選擇,合理進行分類決出,將錯誤識別率降為最低,利用線性分析器減少參數重疊,防止出現漏判問題,實現珠寶的科學鑒定。通過輔助軟件的應用,為標準化描述參量提供可靠保障,提升工作效率和準確性,不斷推進珠寶行業進一步發展。
結語:珠寶行業作為傳統行業不斷轉型升級,隨著經濟及科技的進步而不斷發展,珠寶科技對珠寶鑒定的影響較為巨大,通過無損檢測技術,為人工處理、人工合成及天然寶石分類提供可靠的分析保障,為珠寶玉石的檢測提供方便、安全及準確的鑒定手段,不斷推動珠寶鑒定行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世敏.現代測試技術在寶石檢測中的應用現狀及前景[J].巖礦測試,2012.01
[2]曹維宇.模式識別在寶石鑒定中的應用[J].中國測試技術,2012. 01
[3]劉玉貞.新時期珠寶檢測中現代檢測技術的應用研究[J].中國科技期刊數據庫.20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