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淑娟
平輿縣位于豫南駐馬店市東部,是典型的農業生產大縣。全縣90%以上的基本農田用于播種冬小麥。 小麥不僅是全縣各鄉鎮的糧食作物,而且是大部分農民的經濟作物。他們在小麥收獲后,留下部分食用,剩下的全都賣掉。所以賣小麥收入也成了他們的主要經濟來源。因此,做好小麥病、蟲草害的防治工作,對確保我國糧食安全,提高小麥產量和品質,增加農民收入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近年來平輿縣小麥病蟲害發生趨勢
近年來,隨著農業生產水平的提高,種植業結構的調整,耕作栽培制度的改變,小麥種植密度增加,肥水條件的改善,免耕、少耕和秸稈地膜覆蓋技術的推廣,小麥病蟲呈加重危害的趨勢。
1.在小麥病害中,主要有條銹病、紋枯病、白粉病等疾病最為重要。條銹病發生程度隨早春氣候的適宜程度而不同,由于病原菌生理小種的變化,部分品種抗銹性喪失,存在著大面積流行的危險。近年來紋枯病及白粉病呈加重為害的趨勢。
2.小麥蟲害,主要是穗期蚜蟲發生普遍,而在在小麥返青拔節后(生長中期),特別是干旱年份常有發生,小麥吸漿蟲,麥蜘蛛、麥葉蜂等近年來也有逐年上升趨勢。由于近年來旋耕機的普及和推廣,無法對農田進行深耕,因此,地下害蟲如螻蛄)、蠐螬、金針蟲等地下害蟲也存在逐年加重趨勢。
3.麥田雜草群落發生變化,無論是闊葉草、禾本科雜草,在平輿縣冬小麥田間都有嚴重為害的趨勢,需要加強除治工作。
二、麥田病蟲草害的綜合治理策略
麥田病蟲害的綜合防治技術:1.要以農業防治為基礎,創造有利于小麥生長、不利于病蟲繁殖的環境條件,以合理使用化學農藥為主,輔以其它防治措施進行協調的防治。2.要從麥田生態系出發,在小麥全生育期中重點抓好兩頭,一頭是播種期防治保全苗,促壯苗,另一頭是抓穗期防蟲保增產這兩個主要環節。此外,在小麥生長中期(返青拔節后?抽穗前),特別是干旱年份,要加強蟲情監測,達到防治指標的,也要及時防治。
三、關鍵防治技術措施
1.農業栽培措施。一是,推廣抗耐病蟲品種。在條銹病常發區,要繼續壓縮高感品種洛夫林、綿陽系小麥品種的種植,擴種抗病新品種,針對白粉病、紋枯病推廣耐病品種,半冬性品種以百農207、西農979、鄭麥7698、周麥27、中麥895為主,搭配種植矮抗58、衡觀35、豐德存麥1號、平安8號、泛麥803、百農418、豐德存麥5號、百農4199、周麥36、洛麥29、徐麥33、許科718、中育9302、鄭麥379、周麥30等;弱春性品種以鄭麥101、懷川916、西農9718、眾麥2號為主,搭配種植蘭考198、漯麥18、周麥23、偃高21等,示范種植我市新選育出的小麥新品種駐麥305和駐麥328,這兩個新品種均為綜合抗病性好的高產穩產性品種。尤其是駐麥305為較抗赤霉病品種,在我市有很大的推廣前途。二是,注意作物布局,輪作倒茬、推廣秸稈還田和地膜覆蓋技術,搞好肥水管理等健身栽培措施,增強作物抵御病蟲侵害的能力。
2.種子處理。藥劑拌種能有效防治土傳、種傳病害、降低秋苗發病,使用內吸性的藥劑,還能推遲白粉病、紋枯病的發生,生產上推薦的拌種藥有, 20%粉銹寧(三唑酮)乳油,按種子重量的0.15%拌種;或33%的紋霉凈(多?酮混劑)可濕性粉劑;2%的立克秀干拌種劑按種子重量的0.2%處理。 40%的衛福懸浮劑或適時樂2.5%懸浮劑按種子的重量的0.1%~0.2%包衣種子,能控制銹病、白粉病、紋枯病、根腐病、赤霉病及葉斑病的浸染為害。
3.返青拔節期(或春季防治)。在條銹病常發區和黃淮海麥區,紋枯病、白粉病和根腐病混發區,要在搞好種子處理的情況下,繼續分別選用粉銹寧、紋霉凈、禾果利或敵力脫等農藥向小麥根部噴灑,防止病害向上擴散蔓延。
在干旱年份,防治麥蜘蛛可用1.6%阿維菌素6000~8000倍噴灑(或用菊酯類農藥防治),防治麥葉峰,可用20%氰戊菊酯乳油,25%快殺靈(辛?氰乳油)2500~3000倍藥液防治。對小麥吸漿蟲可用5%辛硫磷乳油或50%敵敵畏乳劑150毫升,對水2~3千克,噴灑細土20~25千克,均勻灑施在麥壟中防治,或在小麥揚花期噴灑菊酯或敵敵畏防治成蟲。
4.小麥孕穗期重點防治蚜蟲。在蚜蟲盛發期,噴施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等對天敵安全的農藥,效果顯著。也可采用粉銹寧、滅幼脲或抗蚜威混合施藥,兼防病蟲。還可以與噴施葉面肥(磷酸二氫鉀)結合起來進行,防病、防蟲、防早衰效果顯著,增產作用明顯。
5.麥田化學除草。平輿縣冬小麥雜草重點防治闊葉雜草播娘蒿、田施花、藜、豬殃殃、刺兒菜等,可選用巨星,2,4-D丁酯,使它隆、百草敵等。在冬小麥返青或分蘗盛期至拔節前期,每畝用20%使它隆50~66.7毫升,加水20~30升,或用48%百草敵15~20毫升,每畝加水20~30升噴霧處理。 但要注意這兩種藥劑在土壤內殘留時期長,要避免對后茬作物可能造成藥害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