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代學徒制通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教師、師傅聯合傳授,對學生以技能培養為主的創新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文章通過分析我國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要點,進而得出高職院校試行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方案的實施對策,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技能。
一、現代學徒制的內涵
現代學徒制是在繼承以言傳身教為主要技能傳授方式的傳統學徒制的基礎上,融合了現代學校職業教育,其本質是工作和學習相結合、企業培訓和學校教育相結合,為學習者提供理論知識學習、職業技能訓練、工作經驗積累和職業精神培養,從而適應現代企業發展對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需求[1]。現代學徒制作為學校教育和與企業用人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在運行教學和產出的連接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F代學徒制因其強大的人才培養技能和效果,必將在有效緩解就業結構性矛盾方面發揮顯著作用。
二、國內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方案的要點分析
當前我國高職院校正處于現代學徒制的探索階段,積極探索職教新模式使我們的重點任務,加強校企合作,促進企業積極參與建立校企合作機制來促使職業教育的改革,高職院校對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方案的有個透徹的分析。
(一)進行校企合作育人的制度設計是實施現代學徒制的重要基礎[3]。
我國的現代學徒制應屬于供給引導型(特點是低企業合作與高學校整合型[4])。因此現階段的教育制度設計上還是要考慮學校本位而不是企業本位。還是要以學生在學校學習為主題,其它元素為輔。盡管實施現代學徒制的辦學主體是雙元或多元,單不能偏離學校這個主體。畢竟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要注重高等性和職業性。
(二)建立促進企業積極參與的校企合作機制是推動現代學徒制發展的先決條件[5]。
現代學徒制的本質就是需要企業的積極參與,按照企業的技能要求來培養和培訓學生的各項技能,以達到校企合作的目的,實現有效的對接。構建起企業積極參與的校企合作機制成為重點,從而更有的推動現代學徒制的發展。我國有關教育部門已經出臺了一系列激勵政策來促進企業積極參與高職教育,充分激發企業在技能型人才培養中的積極性。
(三)選擇合適的企業使學生學習更有動力
選擇企業使要從學生的切身利益出發,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不僅關注企業的實力和崗位的技術含量,還要考察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和誠信度,(不僅僅是使用人才,而且還要培養人才,要從人才培養的高度對待校企合作)、管理水平、文化氛圍和指導師傅的素質,這都關系到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決定著實施學徒制的效果。
三、高職院校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方案的實踐分析
現在大學生面臨巨大的就業壓力,高校應制定合適的人才培養方案,給學生提供好的學習環境和堅實有力的技術支持。這樣畢業后才能找到或是分配到有利于個人發展的企業。但現代學徒制的實行又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有關高職院校實行現代學徒制給出以下建議:
(一)政府給予充分重視現代學徒制的實施
政府在現在學徒制的實施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為企業和學校提供一系列的財政支持,并制定相關的法律條文來維護校企合作的正常運行。專項資金的支持為學校置辦設施服務,同時給教師提供機會,參加培訓項目,加強教師師資的建設,以培養企業所需學生。
學校結合自身專業特點選擇部分適合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的專業進行試點。盡量選擇操作性強專業,像機電、計算機類專業。采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保證學生在頂崗實習階段真正的深入到企業去實習,不只是紙上談兵。真正做到學有所用。
(二)課程體系的重建
理論是為實踐服務的??茖W的課程分配體系是推進現代學徒制的關鍵所在。首先課程的建設不只是以完成企業的崗位需求,更好考慮學生職業生涯的可持續發展,為學生提供更加寬廣的提升空間。其次要密切結合企業的崗位需求以及專業知識、 職業素養和專業技能。最后要考慮整個行業的發展方向,學生培養計劃要兼顧整個行業的普遍需求,提高職業教育的適用性[5]。
四、結束語
現代學徒制是一種新型的人才培養模式,任何一種模式的實施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嘗試中更新完善。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國家也將更加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來加速社會進步。制定合適的人才培養方案是培養精英人才的前提。學校教育者要緊跟時代步伐,聯合企業,制定更加堅實有力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方案。
參考文獻
[1]胡秀錦.“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 (3): 97-103.
[2]熊宇,任娟平,黃浩,晏華成. 高職院校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職業時空, 2014(9)85-90.
[3]宋思運.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J],徐州工程學院學報,2005,(S1):11-13.
[4]譚和平.普通高校與高職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比較研究[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14,(2):135-137.
[5]唐淳杰.高職院?,F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探析[J],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5):39-42.
作者簡介:劉洪霞(1983年-)女,山東省聊城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網站開發,數據庫建設,人工智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