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一種約定很暖心,老了與朋友們同住在 一個大院中,相互關懷、彼此照應地度過自己余下的日子,最好環境清新自然,配套設施齊全。常說人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逐年退化欲望,而這樣的約定,確實難以抵擋。
自從小城拆了胡同建起高樓,鄰里親情說沒有就沒有了,完全進入躲進單元成一統的生活狀態。住了許多年也不知道對門鄰居的情況,現在又省略了抄電表、攤水費的交流,一幢樓上的鄰居有時在酒桌上遇到才恍然大悟。人們開始有選擇地與人相處,這種相處更多的是通過微信和電話維系。
過去生爐子直接去鄰居家換個煤球,忘了買蔥姜直接到隔壁的灶房去找,來了親戚朋友借凳子、借圓桌面子這些都不是個事,許多鄰里關系經歷了幾代人的傳承,不僅老屋共享著山墻,情感也根深莖粗。現在不自覺地搬進了蜂窩狀小區,擁擠而不親近的生活形態,孤立了每個人的心。
沒有人愿意老了再被陌生人擺布,也依賴不了獨生子女來照料雙親。人們需要打造屬于自己的集體公社,相互默契,各盡所能,快樂終老。一位朋友的母親,想盡辦法要去市郊的寺廟生活,這間寺廟里收留著一群老年信眾,每天靜心念經,享受粗茶淡飯,干著力所能及的事務,讓自己終老在相互的關懷中。
想象中:一群老朋友舒適地坐在院落里曬著太陽,有讀書的,有玩游戲的,有做手工的,有哈哈大笑敘述著曾經囧事的。這時我用托盤給大家端來親手制作的甜點,贏得尖叫和掌聲……那是多么美妙的時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