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波
剛剛過去的8月和9月,我參加了好幾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發布會,其中有松下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發布會、康寶萊中國社會責任報告發布會、日產中國社會責任報告發布會,還有京港地鐵社會責任報告發布會、英特爾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發布會等。在這天高云淡、橙黃橘綠的收獲季節,迎來外資或合資企業的社會責任報告發布小高潮,我在思考,這些社會責任發布會,都有什么樣的特點和玄機呢?
時間安排 外企集中下半年發布
這幾家企業都是外資或合資企業,都“扎堆”在八九月份發布,出現這種情況的背后都有一個共同的原因,就是往往外資或者合資企業的社會責任報告的編制,要參考全球總公司的社會責任報告,才能確定中國區報告的基調、報告范圍和重點。我參與編制的《中國外商投資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編寫指南》(CAEFI-CSR1.0)的編制原則中,就有一條“平衡協調”,要求外資企業在進行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過程中,要在與母公司全球戰略和報告相協調的基礎上與中國發展戰略相適應,突出本土理念和實踐,并注重披露本土化內容。要遵循母公司全球統一的社會責任或可持續發展戰略,主動適應中國發展形勢,將自身戰略與中國宏觀發展戰略相協調,實現全球戰略和報告的本土化管理與應用。
由于全球總公司的社會責任報告一般在每年的4、5月份,即上市公司年報前后發布,因此他們的中國區報告在考慮到跟全球戰略相呼應之后,還要挖掘、收集中國本土的創新實踐,再經過3、4個月的撰寫、修改、審核、設計、籌劃等工作,最終才能呈現出一份完整的年度社會責任報告,這樣外資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發布會也就都趕到了8月或者9月了,有些外資企業甚至會晚到11月、12月。
地點選擇 各具特色體現情懷
從地點選擇來說,企業的社會責任報告發布會大多選擇在酒店會議室,但是也有一些企業選擇在了一些有特定意義的場合,比如8月29日松下的報告發布會,松下選擇了在自己剛剛開張的松下紀念館。松下紀念館是為了傳承松下幸之助的經營理念,展示松下事業內容,并為與客戶和事業伙伴洽談提供交流場所的綜合文化館。它選址于松下集團在中國建立的第一家合資公司(位于大山子附近的北京松下彩色顯象管有限公司)的原址上,今年正值改革開放40周年,這個地點的選擇就非常富有紀念意義。
在介紹完企業今年的社會責任報告主題、亮點之后,松下帶領參加發布會的嘉賓們一起走進了松下紀念館的展示區,展區分為經營理念展示區、事業介紹展示區幾個部分。在經營理念展示區,嘉賓可以通過7個章節的故事了解松下幸之助94年的人生之路,這7個展示區講述了創始人在穿越重重困境的歷程中領悟到的經營觀和人生觀,回顧了松下經營理念的形成以及創始人為了謀求全人類的繁榮和幸福而傾注一生的熱忱。在事業介紹展示區,嘉賓們可以親自觸摸、感知松下的各項最新產品,這里介紹了松下在住宅、車載以及B2B等多個領域不斷開拓、創新的創新產品。
而京港地鐵的報告發布會選擇在公司內部的會議廳,也別有深意。9月19日,正值地鐵4號線開通9周年之際,京港地鐵發布了首份可持續發展報告《京港地鐵2016-2017年可持續發展報告》。發布會邀請了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北京市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北京首都創業集團有限公司、香港鐵路有限公司以及中國軌道交通協會、中國安全生產協會軌道交通建設安全專業委員會相關領導,以及員工、乘客、媒體和社區代表約130人出席發布會。在公司內部召開發布會,一方面體現了公司對于社會責任報告在公司內部宣貫、推行的重視,另一方面也讓外部的利益相關方可以走進公司內部,更深入地體會公司的責任理念和實踐。
主題動情 展現貢獻中國承諾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很多外資企業的報告發布會都突出了對中國的貢獻和對中國發展戰略的支持和呼應。9月11日, 《日產在華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2018》正式對外發布。發布會的主題是“同行四十載,智創新未來”,“這是日產汽車發布的第5份中國本土可持續發展報告。日產汽車在重視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的同時,秉持著‘豐富人們的生活的愿景,不斷發揮自身的專業優勢,在交通、安全、環境和社區發展等方面積極履行社會責任。” 日產(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執行副總經理鈴木昭壽表示,未來日產汽車將繼續扎根中國,并通過與各利益相關方的深度合作,為整個中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自1973年第一輛日產公爵汽車引入中國以來,日產汽車在不斷成長的同時努力回饋社會,積極貢獻于中國的可持續發展。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日產汽車成立85周年。報告發布會詳細闡釋了日產在華企業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的諸多努力和豐富收獲,并展示了日產積極迎接新時代中國所面臨的可持續發展挑戰的決心。
“松下電器的中國事業,起始于創業者與鄧小平先生的會談,受惠于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增長,在社會各界的支持與幫助下,在中國實現了持續、健康地發展。未來,不忘創業初心與承諾,我們將繼續與中國社會一同成長,為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做出更多貢獻。”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中國·北東亞地區總代表、松下電器(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橫尾定顯先生表示,今年是松下電器創立100周年,也是松下電器中國事業開啟的第40年。在這一歷史節點上,《報告》圍繞“感恩中國——不忘使命筑夢遠行”的主題,以新視野全面披露松下秉承“為中國社會作貢獻”的承諾,扎根中國履行社會責任、推進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意愿、行動和成果,以詳實的內容、具有引領性的社會責任實踐,再次獲得中國社會科學院五星級評定。
9月6日,康寶萊中國發布《康寶萊中國2016-2017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報告以豐富的內容和翔實的數據,結合清晰的圖表向社會公眾全面展示了康寶萊中國近兩年來在經濟、社會、環境方面的履責實踐和取得的成績。這是康寶萊在國內發布的第五本社會責任報告。
康寶萊全球企業事務執行副總裁霍艾倫表示:“作為康寶萊在全球最重要的市場之一,中國已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肥胖人口最多的國家,營養健康問題在中國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為實現中國政府提出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和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康寶萊倡導政府與企業攜手合作,聯合社會的力量,共同解決健康領域所面臨的社會問題。康寶萊在中國投入7億元設立‘中國影響力發展投資計劃僅僅是推動各方合作的開始,今后康寶萊將以最大的誠意不斷迎接挑戰,推動跨界合作,讓全世界變得更健康、更快樂。”
激勵員工 激發參與熱情
在這幾場社會責任報告發布會中,京港地鐵是唯一選擇在公司內部舉行社會責任報告發布會,參與的員工數量也是最多的公司。發布會的主持人是員工,主角也是員工,員工們通過志愿者競爭的小品表達了公司對公益社區的投入和激情。同時公司對發布會也很重視,從總經理、副總經理等各級別的管理層都出席了發布會。“京港地鐵持續聚焦核心業務,確保提供安全、優質并實現環境友好的出行服務;同時,致力于連接社區、推動地鐵文化氛圍打造;并且與員工、合作伙伴共同成長,實現共同發展。” 京港地鐵總經理邵信明表示。
京港地鐵的報告以“為你,一路前行”為主題,重視和普通人相連的感動人的故事的講述。以“心”為線索,融合真實的人物故事,將安全、服務、社區、員工、環保、以及供應鏈6個方面的責任實踐串聯起來,展現京港地鐵結合自身發展和業務特點,主動回應和滿足利益相關方期望,重點展示了2016-2017年圍繞經濟、社會和環境等方面履行社會責任的績效和措施。
集體發布 積極與同行交流
9月12日,第六屆中國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年會在北京召開,電子信息行業的企業在年會上集中發布了社會責任報告,這些企業包括英特爾中國、中國電科、中國電子、中國普天、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蘋果公司、超威半導體、德州儀器、晟碟半導體、三星(中國)、佳能(中國)、富士施樂、索尼(中國)等。這次發布的《英特爾(中國)企業社會責任2017-2018年度報告》是英特爾連續第10年發布的中國本土報告。今年英特爾的報告內容涵蓋了公司在環境、供應鏈、多元化與包容性、社會影響力等領域的舉措和成效,以支持公司一直以來對公開透明和社會責任的承諾。展現了公司將創新思維和技術相連接,用創新應對全球挑戰,以技術造福人類的愿景。報告形式上,也創新地分成了綜述版和績效版兩個版本,分別針對大眾和社會責任專業人群,以力求報告的精準傳播。
選擇某一平臺參與集體發布報告,是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發布的一種新形式。比如今年6月的“2018上海市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發布會”上,253家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發布了社會責任報告。7月召開的2018中國工業行業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發布會上,106家企業在會上集中發布了報告。參與集體發布報告,一方面,可以體現企業參與行業或地方貢獻和發展的熱情,一方面,企業可以在會上與同行深入交流社會責任工作和進展,借助行業或地方的綜合平臺,更好地宣傳和傳播企業的社會責任理念和實踐。
秋日勝春朝。在燦爛的秋日發布社會責任報告,就像是在金黃的秋天收獲滿園的瓜果,分外的喜氣洋洋,希望越來越多的企業重視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發布,用富于創新的發布形式讓報告傳播得更遠、更好、更加閃亮。
編輯 羅曙輝 shuhui.luo@wtoguid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