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建中
政府與監管機構是企業經營中的重要利益相關方。因此,大多數企業都專門設有企業政府事務部門(GR),或在企業事務部之下,或在企業法務部之下。GR是干什么的?創造什么價值?應如何適應新的形勢和挑戰?這是每個企業都十分關注的大事。在中國政商關系的新形勢下,重新思考這些問題也顯得更加重要。
企業政府事務的職責、價值和挑戰
企業政府事務在于幫助企業正確理解企業營商活動的政治和社會環境、政策走向和社會優先發展問題、確保企業經營活動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有效地開展、使企業的發展方向順應社會發展目標、為企業解決運營中涉及到的政策、法規、準證、危機公關等一系列實際問題。企業政府事務為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提供重要的支撐。它帶給企業的價值涵蓋1)生存保障、2)發展空間、3)公共利益和創造共享價值(CSV)。
企業政府事務面臨諸多挑戰。政府組織部門重組、變更,政策調整變化快,政策透明度低,缺乏系統性和協調性,多部門多頭監管,各地方對政策的把握標準不統一,少數當權者自由裁量權大,甚至仍有腐敗和濫用職權現象,及不作為等等。面臨這些挑戰,在新時期“親清”政商關系環境中,企業政府事務需要更加系統化,更需要從以往的“關系”工作方式,轉型到“事務”工作方式,戰略性地整合企業政府事務與各個職能部門和各個業務單元的協同關系,戰略性地布局企業政府事務與外部利益相關方(含政府、監管部門、行業協會等,及其它)的溝通、互動、參與和共享。
企業政府事務的戰略與溝通框架
在新型的“親清”政商關系中,企業政府事務需要把握一個重要的原則,即始終將有關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大課題與社會演進、社會需求、利益相關方訴求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將這個“交集”作為符合企業戰略的政府事務工作的基礎。在推動社會進步的過程中,企業家和企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企業在創造經濟價值的同時,也創造社會價值。因此,多個、多層次、多角度的與利益相關方(含政府和監管部門)成為企業政府事務新的工作格局。為了應對這樣的新格局,我建議用一個內生型、整合式、系統化的政府事務溝通框架,來幫助我們提升在與政府和重要利益相關方溝通與合作中的精準度、有效性、和價值含量。
這是一個簡稱為6S的模型。即,Stakeholder Mapping(利益相關方分析);Scenario Planning (情景規劃);Strategic Approach (溝通策略);Support & Synergy (內部支持與協同力);Suggestions & Solution (建議和草擬方案);Sentences (關鍵信息與溝通口徑)。
利益相關方分析,即與政府(或其它利益相關方)進行溝通與互動的第一步,是要做好扎實的利益相關方分析。通過分析清晰地知道,哪些部門、人是重要的溝通對象,他們最關注什么,對企業的訴求怎么看,他們之間的工作鏈、相互影響度、工作流程是怎樣的,他們和企業有哪些有利的交集,企業應當如何揚長避短。接下來要做的情景規劃,即對無法完全掌控的局勢做可預測的分析、判斷、回應,以幫助我們形成策略。在掌握了可以制定策略的素材后,企業可以選擇“主動式”“應對式”“迂回式”“借力式”“優先項”等不同的策略來針對已經了如指掌的利益相關方及可能出現的各種局面來對溝通戰略進行設計,即6S模型中的溝通策略。內部支持與協同力,指的是企業政府事務部門在處理一項具體溝通任務之前,必須在企業內部得到各業務單元和職能部門的充分理解、協調、支持,并在內部形成一定能量的協同效應,這樣去和政府打交道,心里才有底。建議和草擬方案,指的是企業在溝通之前,應當準備好一些初步的建議、思考路徑、可參照的有價值的案例,幫助溝通活動朝著方案方向進展。最后,才是落到“說什么”這個關鍵點上,即關鍵信息與溝通口徑。其實,對于這些問題的答案,會在你完成了上述5個步驟之后,水到渠成地形成。溝通的要點和溝通的策略是在完成上述流程之后,才能撥云見日,水落石出。
上述六個相關聯的環節放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個整合式、系統化的工作框架。
提升企業政府事務團隊與個人的能力和素養
能力和素養,除了通過有目的、系統性的技能培訓,和實踐經驗的積累之外,還取決于良好的專業習慣和行為的“養成”。為了做到這一點,有一些小工具可以和大家分享。
溝通工具箱。一般來說,這個工具箱里要有常態化維護的信息組合,例如:利益相關方描述(政府某司)、利益相關方分析、公司介紹及相關標準信息、本地化的公司信息、信息屋(各種關鍵信息)、知識庫、溝通策略和計劃、問題與風險追蹤表、會議紀要、行業分析、政策等等。
紅綠地圖。把企業經營中面臨的風險以及關聯因素梳理出來;把避風險措施組織起來,形成一張紅色風險圖。同時,把企業在擔當社會責任、推進可持續商務實踐中,正在著力發揮積極作用的領域或正在關注與企業經營和發展相關的社會優先問題梳理出來,行成一張綠色地圖。兩張地圖放在一起,作為“可視化”工具,可以隨時告訴我們目前的處境、動態、所需政府的支持、指引,或與政府溝通的側重點,便于讓我們總在警醒中和主動地把握著局勢。
多重角色的扮演。通常,企業政府事務團隊在企業中,隨著任務的重點、緩急的變化,往往扮演著多重角色。這些角色包括:“大使”(某項工作的倡導者);“溝通者”(戰略溝通或日常的程序性溝通);“顧問”(為企業高層或其它業務單元、職能部門,就政策和政府事務提供有益的建議);“項目經理”(從頭到尾地牽頭來具體落實、執行一項工作); “促參者”(通過溝通、影響、交流,使一個想法得到大家的認同,并通過討論、辯論,形成共識)。想要勝任這個艱巨的工作,每個人需要在平時,注意培養5個方面的能力:1)戰略分析的能力,2)執行能力,3)溝通能力,4)協調能力,5)咨詢能力。
溝通的秘密。一次成功的溝通不僅僅取決于設計好的“說什么”,而是取決于“溝通目標-溝通內容-溝通氛圍”(含流程)的完整的一致性和有效性,很講究方式方法。首先要弄明白這次溝通的核心是什么?即為什么要進行這次溝通,要達到的目標是什么?有了目標,守住目標,不管在溝通中遇到什么挑戰,也不會失去方向,失去思考,失去耐心。圍繞著目標,確定好內容,也就是常說的“關鍵信息”,在關鍵信息引領下,溝通就不容易走偏了。建立起一個適合溝通的,相互有信任感的氛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一次溝通的成功。
用好社會平臺和影響力
企業政府事務是與企業外部環境緊密相連的橋梁,有的時候也會融入到產生于外部的倡議、事件、合作、創造共享價值的事務當中。建立一個能夠對企業運營和發展有充分信任和支持的外部平臺,有著重大的戰略意義。這個平臺由多方社會力量組成,也有多種呈現形式。比如,建立良好的全方位媒體關系,提升品牌形象;參與或引領高端會議,建立行業地位;參與國家或行業倡導的重要創新、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項目,建立參與式溝通渠道;組織圓桌會議,形成推動力量;參議政策,創造發展空間;參與商會與行業協會以及意見領袖群體的維護。以上諸項,應當納入企業政府事務戰略的全盤設計中,根據所處行業、以及企業自身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搭配與組合。
結束語
企業政府事務戰略一定要與企業運營所在國、所在地、所在社區三個層面的社會進步、社會發展需求緊密結合;一定要與所在國家發展重點(比如“十三五”規劃的目標)緊密結合;一定要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 2030)緊密結合;一定要與企業的使命和生存與發展戰略緊密結合。企業政府事務團隊,要努力建設起一個與企業業務單元、職能部門協同配合的,內生型、系統化、整合式體系。讓6S框架在實際應用中發揮出積極的作用。企業政府事務人員應當有意識地將自己培養成為具有國際視野、專業精神、人文情懷的價值創造者和價值傳遞者。
編輯 胡文娟 wenjuan.hu@wtoguide.net
作者為CSR思想實驗室創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