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靜
摘 要 氣象災害是自然災害中最為頻繁而又嚴重的災害。對人類發展和生命安全都會造成極大地危害,其每年在全球就會奪走成千上萬的生命,也會造成難以估計的經濟損失。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極端天氣出現的次數越來越多,對我們人類的威脅也越來越大,因此提高氣象防災減災能力已經變得刻不容緩,這也是全國人民的普遍愿望。在氣象防災減災過程中,除了要發展相應的技術儲備和建立相應的防災減災措施外,還應該對防災減災的知識進行普及,讓民眾知道當氣象災害來臨時,如何正確保護自己,以及保護自己的財產不遭受到損失。
關鍵詞 氣象;防災減災;宣傳方式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8)225-0190-02
氣象防災減災的宣傳工作是氣象部門的重點工作內容之一,通過有效的宣傳工作,大眾會對各種氣象災害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同時也會知道在發生災害時,如何保護自己。
當前在實際的宣傳工作中,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這些都直接影響到了氣象防災減災宣傳工作的工作質量,使其效用大大降低。為此,筆者要在本文中,對氣象防災減災宣傳方式的拓展和創新進行研究,希望對促進我國氣象防災減災工作的進步,可以起到促進作用。
1 當前氣象防災減災宣傳工作中出現的問題
我們氣象部門的防災減災宣傳工作,是面向大眾、面向人民生活、面向生產、面向各行各業的勞動人民的,它主要以普及氣象知識和氣象防災減災知識為工作重點的。它的主要宣傳形式為科普報告、科普沙龍、法制宣傳、科普場地開放、氣象知識競賽、青少年氣象知識普及等,隨著氣象防災減災工作的日益重要,其宣傳工作的覆蓋面也不斷擴大,社會影響力也明顯提高。
目前在防災減災的宣傳工作中也出現了很多的問題:1)宣傳工作的展開缺乏常態化的機制,宣傳工作做得還太過膚淺,民眾對氣象災害的認識明顯不足,民眾也并未掌握應有的減災防災技巧;2)宣傳工作的開展面較小,這導致可以享受到宣傳工作的民眾數量也相對較少;3)宣傳模式過于單一,起不到良好的宣傳 作用。
2 拓展創新氣象防災減災宣傳的對策
隨著氣象災害的頻繁發生,我國對氣象防災減災工作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并頒布了相應的《氣象災害防御條例》,規定在氣象災害防御工作中,應該以人為本、科學防御、部門之間相互聯動。那么在防災減災的日常宣傳中,應本著以上原則,創新拓展宣傳的層面,使防災工作得到更為廣域的發展。
2.1 強化氣象防災減災意識
應該加強全國各級政府對氣象防災減災宣傳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并應該將其工作質量納入績效考核體系,認真落實相關人員的責任。我們在發展氣象體系時,一定要堅持由點到面的原則,由氣象部門牽頭,形成多層次的、各地區的氣象系統體系,以村村有氣象員、鄉鄉有氣象協理員為發展目標。
在我國傳統的防災減災工作中,各種單位如民協、氣象、地震、國土,經常采用單打獨斗的形式,因此很難達到很好的效果。為此,我們應該建立一個完整的防災減災宣傳體系,加強各部門之間工作的相互協調,使各部門工作的展開形成聯動,以此提高宣傳工作的效率。
2.2 宣傳進社區
隨著城鎮化腳步發展的越來越快,我國城市人口數量和城市規模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各種生活小區是居民的重點集中區域,非常有利于氣象防災減災宣傳工作的展開。在全球范圍內的很多國家,都將社區作為防災減災工作中的重點,并將社區改造成具有災前預防準備、災時應變、災后復原等3個基本功能。比如鄰國日本,更是將社區作為防災減災宣傳工作的重點,政府鼓勵社區設立一些民間團體,為當地政府分擔了很大一部分的減災防災工作量。
因此,我們應該積極利用社區的環境,做好對居民的宣傳工作,為此,我們可以設置一些專門的防災教育宣傳欄,如果有條件,還可以建立一些宣傳氣象防災減災知識的走廊。這可以讓居民閑暇之余,就掌握了一定的氣象防災減災相關知識。也可以定期在社區組織一些氣象防災宣傳活動,邀請氣象方面的專家,現身為他們講解相關的氣象知識,以及氣象災害知識,提升大家對氣象災害危害性的認識,并告訴給他們一些常用的防災技巧。
為了便于讓大家更進一步掌握這些知識,我們也應該制作通俗易懂的氣象災害防御手冊,給居民發放,這會讓他們對防御知識的掌握更加具體。為了提升社區內防災減災宣傳工作的效果,我們可以對社區進行網格化的劃分,并在每個網格內選出一個宣傳大使,他主要負責對氣象防災減災知識的宣傳工作,力爭對所管轄區域的所有居民都要進行防災減災知識的宣傳工作,并落實到每一戶居民,讓其管轄區內的家庭都能掌握防災減災的相關知識。
2.3 組建氣象防災網站
當前網絡技術發展很快,電腦網絡已經走入了我們的千家萬戶之中,人們可以很方便通過電腦網絡瀏覽各種信息。為此,我們氣象部門在減災防災知識的宣傳上,也應該積極利用目前發達的網絡技術,可以在網絡上組建自己的氣象防災網站,并在網站上布置相應的宣傳版塊,網民可以很方便通過瀏覽網頁,學習到相應的防災減災知識。為了加強他們的學習效果和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我們應該在網絡內容的選取上要有一定的新意,提供一些讓大家更喜聞樂見的內容,例如除了要設定一些文字版塊外,還應上傳一些視頻和音頻資料,不僅會提起民眾的熱情,又會增強學習的效果。針對一些學習興趣不強的網民,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網絡直播平臺的互動性,真實性和廣域性,與當今主流的門戶網站展開合作,在這些主流網站上設置直播的房間,當遇到氣象突發事件或者氣象災害來臨時,都可以讓專業的氣象人員現場解讀災害的嚴重性,并提供防災技巧,讓網民提前做好防災減災的準備。我們還可以編寫一些氣象手機App,這些軟件不僅能提供每天的氣象信息以及防災減災的知識,如果發生了緊急氣象災害,這些軟件可以發出明顯的警報,以便通知民眾立即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
2.4 利用傳統媒體平臺宣傳
我們不僅在新媒體上做宣傳,還應在傳統媒體上,利用氣象部門現有的播出平臺,制作更為精細的科普視頻,向受眾普及氣象知識以及防災減災的技巧,也可以根據四季出現的不同氣象災害,在播報氣象信息的同時增加防災減災的宣傳,進行更有針對性的災害教育。
2.5 進校園開展宣傳活動
未成年人由于自我救護能力弱,在發生氣象災害時,最容易受到傷害,因此其應該成為我們氣象防災減災宣傳工作中的重點。由于學校具有其獨特的優勢,這非常有利于我們對其展開氣象防災減災知識宣傳工作。我們在進行宣傳工作時,不僅要讓他們對各種氣象災害和其危害具有更深一步的認識,也應該讓孩子們掌握必須的自救和互救知識,同時還應該讓其成為宣傳減災防災知識的媒介,通過生活時間,將這些知識傳遞給自己的家庭成員和周圍的人群。為了加強學生學習氣象減災防災知識的效果,我們應該定期開展一些校園氣象減災防災工作日,由學校專門策劃進行大型的減災防災教育活動。為了讓學生對各種氣象減災防災知識有進一步的掌握,我們還可以逐漸將這些知識固化到教課書中,并作為必備的考試內容,這無疑會讓學生對這些知識的掌握更加牢固。為了強化他們的實際自救能力,學校也應該積極組織各種救災演練。
2.6 在公共場所設置宣傳欄
為了更進一步對氣象防災和減災知識進行宣傳,我們可以有效利用那些人口相對較為集中的區域,例如商業街、公園、旅游景點,在這些地方設置一些氣象防災減災知識宣傳欄,如果有條件我們可以在這些區域設置一些LED屏,在這些屏幕上滾動播放與氣象防災減災相關的知識,如果有可能,我們盡量將其做成視頻的形式,這會大大提起大眾的學習熱情。為了增加其學習效果、并便于民眾各種知識進行進一步的掌握,我們可以在這些人員密集的區域,進行減災、防災安全手冊的發放。
3 結論
隨著我國氣象災害出現的越來越頻發,這給我國的氣象減災防災知識宣傳工作敲響了警鐘。針對當前我國在氣象減災防災宣傳上的不足,我們應該及時總結經驗,并建成完善氣象減災和防災宣傳體系,以社區和校園為重點工作依托,切實加強氣象減災和防災的效果。此外,我們在氣象減災和防災知識的宣傳上,也應該積極利用目前發展迅速的網絡技術,讓網民更容易接受到各種氣象防災和減災知識。
參考文獻
[1]朱登科.突發公共事件中網絡媒體應急科普的作用分析[J].科技傳播,2010(4):226-229.
[2]陳繼革.國外防災教育漫談[J].地理教學,2008(9):1-3.
[3]姜海如.氣象災害的危害層次及其防御抗救過程研究[J].暴雨危害,2007,26(3):3-8.
[4]陳真.我國當前氣象災害宣傳工作中的不足以及解決措施[J].暴雨危害,2014,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