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濱鄒魯漳州城

漳州古城
漳州地處“閩南金三角”,對面是臺灣,南臨港澳,處于廈門、汕頭之間,是閩南文化的發祥地之一,素有“海濱鄒魯”的美譽。自公元686年武則天敕建漳州郡,這座古城已經存在了一千三百余年。
位于漳州市老城區里的漳州古城靜臥于九龍江西溪北岸已千年,至今仍保留著唐宋以來“枕三臺、襟兩河”的自然風貌、“以河為城、以橋為門”的筑城形制和“九街十三巷”的街道格局。文廟大成殿、明代石牌坊、林氏宗祠、侍王府、東西橋亭、伽藍廟,以及楊騷故居、徐氏家廟等文物古跡分布在城內各處。騎樓式店面、中西合璧式建筑、閩南風格民居等三大類古民居建筑更是彰顯了漳州“唐宋古城、明清街區、民國風貌、閩南韻味、僑臺同輝”的建筑文化特色。
走出漳州市區,多樣的建筑文化和濃厚的歷史氣息彌漫整個漳州境內。位于南靖縣的云水謠古鎮,猶如天外秘境:靈山碧水、悠長古道、古橋老厝,還有那一座座神秘的土樓,無不讓人沉醉。除南靖縣外,在華安、平和、詔安、云霄、漳浦等縣也都可以尋覓到土樓這種“神話般的山區建筑”的蹤跡。號稱“閩南碑林”的云洞巖,有大小洞穴四十余處,歷代各體書法題刻二百余處。位于浦南鎮的松洲書院始建于唐代,至今仍保留完整。東山縣的關帝廟依山臨海,融建筑藝術、石雕、金木雕、剪瓷雕、貝雕于一體,聞名海內外。位于漳浦縣的趙家堡規模恢宏,被史學界和建筑界的專家稱為“國之瑰寶”。全國首批涉臺文物白礁慈濟宮、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兩度游歷的九龍江北溪,被譽為“東方的夏威夷”的東山島……古老美麗的漳州處處皆文化,是風景。

南靖土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