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之所至 篤學不倦

1975年,時年19歲的李永革從部隊退役后來到北京故宮,當起了木匠。自他拿起鑿子、錘子的那天起,就沒再放下。這一干就是40余年。按照代際關系,他屬于新中國故宮修繕的第三代工匠。李永革直接參與了故宮的第二次(1973年—1978年)和第三次大修(2002開始,預計持續至2020年)。然而,修了一輩子故宮,他仍舊感覺沒干夠。如今,業已退休的李永革還是閑不住,又主動承擔起了技藝傳承工作。授徒傳藝,任重道遠。這對于李永革來說,或許又是一個新的開始。
對于李永革來講,這輩子能進北京故宮(下稱故宮)當木匠,不是一種偶然,倒像是一種必然。1971年底,尚不到17歲的李永革自北京應征入伍,成為部隊的一員新兵。三年的部隊生活很好地鍛煉了李永革的意志力,也提高了他的綜合素質。1975年,李永革從部隊復員。在復員擇業問題上,絕大多數戰友選擇進入工廠成為一名工人。但是李永革卻“獨辟蹊徑”,主動申請到故宮當一名木匠?!耙驗楦赣H是一名木匠,從小耳濡目染,自然對它最感興趣?!闭f話間,李永革臉上露出幸福的表情。
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宮殿型建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政府就開始對故宮進行維護和修繕。20世紀50年代初,故宮準備在北京周邊招募一批優秀的工匠師傅入宮修繕做活。最終,10位在古建八大作“瓦木土石扎、油漆彩畫糊”中身懷絕技的師傅被招入宮內,人稱“故宮十老”,也被稱為故宮第一代工匠。而跟隨他們一起進宮的,還有他們的徒弟。到上世紀70年代,“故宮十老”相繼隱退或離世,他們的徒弟便順位成為故宮第二代工匠。李永革向趙崇茂、戴季秋等第二代工匠們學藝,因此按照代次算,他算是第三代工匠。
那時候,沒有教材,有的只有老師傅的言傳身教和口訣技巧。所幸,自幼有著木工基礎的李永革上手很快,一入宮便跟著趙崇茂師傅一起做活?!捌鋵崉傞_始都是小活兒,今天修個門,明天補個窗,沒有什么重要的工程任務?!崩钣栏镎f,“但是別看這活兒小,學問卻很大。有時候我可能會為了一個問題琢磨一宿。琢磨不透,第二天一早就趕緊去問師傅,直到弄明白為止?!蹦菚r,故宮工作很忙,年輕人集中學習的機會很少,只有冬季不適合室外作業的時候,老師傅們才會專門設堂授課。李永革非常珍惜這個寶貴的學習機會,總是邊聽邊記,等課上完,筆記記了厚厚的一本?!坝袝r候老師傅們講課時也會各執一詞,產生爭議?!崩钣栏镎f,“但這對于我們年輕人來說實際上是好事。通過不同側面的學習,我們學會了辯證地看待問題,更好地提高了自己對古建修繕的認知水平?!?/p>
“那時候,除了師傅外,建筑本身是最好的老師。”李永革說,“我們只能在不斷地修門補窗的過程中摸索門道,積累經驗,除此之外別無他法?!敝钡胶髞碛幸惶?,李永革忽然得知一位師傅有梁思成先生編寫的《清式營造則例》。他驚喜萬分,立刻騎著自行車到那位師傅家中去借。借到后,他如獲至寶,每日下班后潛心研讀,并花了一個月時間進行全本謄抄。他將抄寫本好好地保存了起來。在工作中遇到任何問題,他便可通過查閱這本“寶書”,尋找答案。

李永革在展示魯班尺

北京故宮
在日積月累的過程中,李永革打下了堅實的業務基礎。期間,正逢故宮第二次大修(1973年—1978年),李永革跟著趙崇茂、戴季秋師傅,相繼參加了午門正樓、崇樓、東西燕翅樓、太和門東西朝房、鐘粹宮、景仁宮、齋宮、奉先殿、皇極殿、暢音閣、閱是樓、遂初堂、慶壽堂、養心殿、慈寧花園等眾多施工工程。這些豐富的經歷,使李永革大開眼界,業務能力也不斷提升。在這個過程中,因為表現突出,李永革被任命為副組長?!耙驗榻M長年紀大了,有些活兒就自然落地了副組長手里?!崩钣栏镎f,“這又給了我鍛煉的機會,讓我慢慢成長起來?!弊罱K,李永革憑借過人的智慧與領導才能,帶領施工隊伍一次次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到了1981年,一次更重要的機遇來了—故宮要修繕東南角樓。角樓是一種四面凸字形平面組合的多角建筑,有三層屋頂,其中上層是縱橫搭交的歇山頂,由兩坡流水的懸山頂與四面坡的廡殿組合而成。因這種屋頂上有九條主要屋脊,所以被稱作“九脊殿”。而這東南角樓是故宮四座角樓中最重要的一座。李永革深知這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便主動申請報了名?!啊肚迨綘I造則例》中將大木建筑分成廡殿、硬山、懸山和歇山四種樣式,但角樓的樣式結構最為復雜,不同于其中任何一種。”李永革說,“在故宮,木工都以參加過角樓修繕為傲,所以當時我下定決心,一定要抓住這次學習機會。”最終,李永革憑借過人的實力順利入選,參加了這次修繕。
“故宮角樓的斗拱是最復雜、最精巧的。修繕角樓最重要的意義自然是學習斗拱的做法?!崩钣栏镎f。
除了斗拱之外,角樓落架大修時拆下來的木構件數量龐大,怎樣將它們復原回去也有技巧?!啊昂罄祥苤?,上下金脊枋。東西南北向,穿插抱頭梁?!凑者@個口訣,木匠就可以在構件的相應位置題寫大木號,然后根據大木號標記的位置信息就能確定構件朝向,就可以進行組裝?!?李永革說。經過這次修繕學習,李永革的“內功”又提升了一成。等到后來1984年修西南角樓的時候,李永革已經從參與人員變成了主管領導,并將工作主持得井井有條。
1985年,李永革迎來了人生中的重要轉折點。當了10年木匠的他,因為工作出色被任命為故宮修繕技藝部的副主任,時年他才29歲。此后,李永革在這個位置上,帶領修繕技藝部的工匠們,守護著這座有著500多年歷史的紫禁城至退休。

故宮角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