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末,“2017冬季星空演講”在京舉行。嘉賓們分享了自己的人生故事,把自身的經驗、感受轉換成一種正能量,給聽眾以心靈上的支持與鼓勵。
佟麗婭在說起自己的出道歷程時說起了關于勇氣和承擔:
“2003年非典過后,我來北京了,我扛了一袋馕。那個時候真的不知道在北京生活會是什么樣子,沒有錢,沒有演出,但是我一點都不害怕,我這么一個兒子娃娃,大活人還能餓死?不能,咱有馕,能吃一個月。后來21歲的我,和那些十六、七歲的應屆生一起考中戲、考北電,我操著一口帶著孜然味的普通話走進了考場。”
編劇易小星就分享了段子一樣的“自卑戰斗史”,這個過程讓易小星于是明白一個道理,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與自己的自卑和平共處:
“我連續吃了四個月的健身餐,連續四個月健身,終于從一個難看的胖子變成了一個難看的瘦子。”
作為中國當代“先鋒派”小說的代表作家之一,在當代文學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馬原說起面對疾病:
“我要從醫院逃出去。一場大病對人生是一個極好的饋贈,它會把任意一個人變成哲學家。斗氣比命重要。但今天我一定不是這樣。”
俞敏洪的演講談到了最近網絡熱議的話題“中年油膩男”,也指出了中年人屈服于生活、固步自封的“病根”,并給出了逆襲成上進、知足、干凈、魅力的中年大叔的“藥方”:
“我們中年人可以為世界做什么?我對自己定了幾個標準。第一,必須始終以年輕人為伍,幫助年輕人成長。第二,我要為中國教育繼續做事情。第三,我要讓自己始終變成一個有趣的,變成有意思的人。”
是這樣一個很特別的舞臺,令原來很多看上去特別有光芒的人,也能透露出意外的單純與溫暖,主持人陳曉楠說:
“我們一起做了一件非常美好的事,就是抬起頭看了一眼星空,再看看自己的來路,并更清楚而真實地感受到了一些,自己這個宇宙當中的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