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今年是先賢李端棻逝世110周年,本刊特別邀請貴陽市政協副主席杜正軍、貴州理工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敖以深撰寫文章,以紀念這位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和教育家。
尊敬的各位專家學者、同志們、朋友們:
在全國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之際,“中國近代歷史上的貴州聲音暨紀念李端棻逝世110周年全國學術研討會”在“爽爽的貴陽”隆重召開。在此,我代表貴陽市政協、貴陽市歷史學會、貴州省史學會近現代史專業委員會,對會議的順利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對蒞臨會議的各位史學專家、學者表示熱烈歡迎!
貴陽簡稱“筑”,是貴州省省會,總面積8034平方公里,轄六區一市三縣,以及一個國家級高新區、一個國家級經開區、一個國家級綜保區,一個航空港經濟區,總人口472萬人。貴陽氣候涼爽、空氣清新、交通便利,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多彩的民族文化,夏季平均氣溫24℃,空氣質量優良率占87%,森林覆蓋率達45%,是世界上喀斯特地區植被保持最好的中心城市。貴陽歷史文化氛圍濃厚,具有甲秀樓、文昌閣、青巖古鎮等名勝古跡,特別是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學家王陽明先生在我市修文縣“龍場悟道”,創建了舉世聞名的“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心學理論體系。貴陽還先后榮獲中國避暑之都、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等稱號。2009年以來,連續成功舉辦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貴陽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既全球大數據時代貴陽峰會等重大國際性活動。經濟社會實現快速發展,在全省增比進位綜合測評中繼續排名第一,多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在全國省會城市中保持前列。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特別強調:“歷史和現實都表明,一個拋棄了或者背叛了自己歷史文化的民族,不僅不可能發展起來,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歷史悲劇。”近年來,貴陽市始終堅持把文化建設放在全市發展大局中去謀劃和推進,通過出臺政策、健全機制、加大投入,致力歷史名人、歷史文物、歷史文化村落等歷史文化資源的挖掘和保護,舉辦陽明文化節、陽明文化論壇等推進優秀歷史文化研究和傳承,著力打造歷史文化街區、構筑陽明洞、陽明祠、孔學堂“三足”精神大廈。市政協深度參與、給力助推,并發揮政協文史工作“存史、資政、團結、育人”的獨特作用,先后編輯出版《貴陽商業的變遷》、《跨越》、《聚變》、《貴陽百年教育》、《貴陽百年醫衛》、《小康路上》等系列文史資料專輯,推動打造人文貴陽升級版。
“歷史是最好的老師”。浩瀚寶貴的歷史,既是人類總結昨天的記錄,又是人類把握今天、創造明天的向導。在中國近代史上,李端棻可謂是一個具有重要影響的重要人物,他始終站在時代潮頭,勇為天下先,開明進步尋求富國強兵,大力倡導全國廣辦學校、推廣現代教育,首倡設立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支持戊戌變法,變法失敗后被貶赦回原籍,仍然矢志不移,繼續宣揚民主,興辦新學,致力維護貴州礦產開發權等。可以這樣講,李端芬是近代中國從舊體制內部站出來挑戰舊體制的改革先驅,也是從邊遠封閉的貴州走向全國,對近代中國歷史進程有著重要影響的第一個貴州人。在李端棻先生逝世110周年之際,召開李端棻學術研討會,通過以史鑒今、以史資政、以史勵人,意義十分重大。當前,貴陽全市上下正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圍繞建設公平共享創新型中心城市的目標,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堅持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高一格快一步深一層推進大扶貧大數據大生態戰略,加快建設以生態為特色的世界旅游名城,決勝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會。我相信,各位專家學者通過這次學術研討進行思想的溝通、觀點的交流,一定能碰撞出智慧火花,必將為推動貴陽歷史文化繁榮發展、譜寫新時代貴陽發展新篇章、開創百姓富、生態美的爽爽貴陽新未來提供智力、注入活力,激發蓬勃生機。
最后,衷心祝愿此次研討會取得圓滿成功,祝愿各位專家學者在“爽爽的貴陽”工作爽、生活爽、心情爽。
謝謝大家!
(杜正軍系貴陽市政協副主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