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東
餐館里開起了雜貨鋪
來自云南的李先生,在北京開了一家云南特色餐館。由于選料都來自云南,再加上味道正宗,所以餐館的生意一直很好。但隨著原材料、用工等成本的上升,李先生也面臨著經營壓力。但他沒有漲價,而是增加了一項新內容解決了這個難題。而且,餐館每個月利潤增加了2萬多元。
李先生的餐廳進門后,有一個8平方米左右的小客廳。李先生將這塊地方變成了一個雜貨鋪。陳列一些云南的土特產品、特色調料、云南手工藝品和蠟染的布料、服飾、銀飾品、各種絲線等,價格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結果,這些特色產品非常受食客的歡迎。像云南的布鞋,一天就能賣十多雙。一盒80元左右的云南特色點心,一個月可以賣掉2000多盒。
這種兩全其美的方法,不僅吸引了很多新顧客,而且還緩解了成本壓力。因為,自從增加了這個雜貨鋪之后,餐館平均每個月的純利潤增加了2萬多元。
“涂鴉”也能聚人氣
文源合是廣東佛山開辦時間最長的幾家飯館之一,是當地文人、作家最常去的地方。這些人高興時沒準還會在墻上任意涂鴉。
話說有一位宿先生,是當地知名的書法家、小說家,他家兩代都一直是文源合的常客,而且,常常在文源合辦酒席請朋友。不過,這位宿先生有個怪癖.喝完酒之后喜歡即興寫詩,而且把詩還要題在飯館的墻上。墻上亂寫,老板笑呵呵不說話,因為這就是最好的廣告。人們聽說有名人在此題詩作對,爭相到文源合來看書法家的墨寶,飯店頓時人氣大增。
借“皇府物件”吸引顧客
北京有個百年老店,叫東興樓,它離紫禁城沒幾步路。雖然這酒樓和紫禁城沒有什么關系,但是店內用的餐具如銀勺、銀碗、象牙筷子、紫檀桌椅、花梨板凳卻都模仿紫禁城里的裝飾制作的。很多來北京旅游的顧客聽說東興樓餐具和家具以及服務形式是全模仿紫禁城的,由于好奇,紛紛去該處用餐,目的就是要享受皇府皇親國戚、王公貴族的“待遇”。此招為東興樓的買賣增色不少。
免費送壽面,以心換心
南京有家百年歷史的老飯莊,叫廣和樓。這飯莊有個規矩,只要推出新菜品,一定要邀請老主顧試吃。吃的時候,老板在一旁偷偷觀察,一看這位客人喜歡吃,就安排后廚再做一份,然后包好,讓客人吃完飯免費帶回家去。
不僅如此,這家飯莊還記下這些家住周邊的老主顧及其家人的生日。到時,飯莊自會派人給人家送一份壽桃壽面,表示一下心意,成本不高,花銷不多,卻拉近了客人與飯莊的感情。你想,這樣的飯莊能不常去嗎?
課堂餐廳月入5萬
在北京德勝門的一條胡同里有一家名為課堂餐廳的私房菜館,它的新奇之處在于,走進去你會有進入課堂的感覺。一塊巨大的黑板,一個講臺,一排排的課桌和椅子,在最里面有一個用透明玻璃圍起來的廚房操作間。黑板的兩側用粉筆書寫著菜單和當日特價、特色菜。中間部分是留給客人的,可以在上面隨意用各色的粉筆寫字、涂鴉。如果有人在這里舉辦活動,餐館會在黑板上設計出主題性的圖案、文字,變成了很好的背景墻。講臺是收銀臺,總有人坐在那里,就像上課的老師一樣。透明的操作間能讓客人清楚地看到做菜的過程,經常有人在這里圍觀。菜館的客人以白領為主,為的就是讓他們重新體會上學的感覺。上著課,吃著飯,客人都感覺很有樂趣。依靠這樣新奇的方式,開業一年多已經達到月盈利5萬元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