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行
陷阱l:做生意找錯人
做生意先要看人,如果人不可靠,生意利益再具有誘惑力一定不能人手。要判斷生意人是否可靠是比較難的。主要推薦幾種方式:
第一種: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一般來說,如果主動來電或者主動上門的生意大多不是好生意(不排除有例外),在生意人的笑容可掬背后,藏著的大多是詐騙類的陰謀,而且這類生意人特別善于抓準你當時的心態,稍不留神就會“愿者上鉤”。
第二種:什么都答應,基本成不了,初創者有時候會遇到非常好說話的生意人,聊的時候很興奮,但是往往聊完過后什么結果都沒有。一般遇到太好說話的生意人,不是騙子,就基本是應付你了。
第三種:有前科的生意人盡量不要碰。對于合作伙伴,往往去找些和他有過合作的企業做背調,不要光聽他說的多好聽,而是要了解他是否曾經有過不良的前科,如果有,千萬不要和他做生意,否則就是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錢。
第四種:最后一種最難判斷,就是包裝的特別有錢的生意人。開名車,穿名牌,搞得特別光鮮亮麗,然后吹噓自己身價過億,從來不吃1000元以下的飯,總是特別“裝”的人,也必須要特別警惕,往往這種人就是騙你錢騙你勞動力的罪魁禍首。
陷阱2:選項目被忽悠
做生意中,選對一個靠譜的好項目非常重要。因為項目成功九死一生,所以就引發許多手上項目一般的創業者就想把風險攤到別人的身上,而新手創業者和小白自然就成為了主要的“狩獵目標”。要判斷生意是否有發展,主要要關注以下幾點:
第一點:項目由誰推動。對于生意來說,項目成功是小概率事件,項目失敗是大概率事件,而決定成敗的關鍵其實是主要推動者。推動者有實力,有資金,參與者才可能從中賺到錢。為什么餓了么、滴滴打車這樣的互聯網項目能夠成功,20%的原因在于張旭豪和程維的實力,但80%的原因一定是因為資本的推動。同樣,我們也可以看到中國有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百里挑一的精品,但是大多都做不好,原因就在于沒有資本推動。所以遇到那種吹噓自己項目好,就是沒錢的創業項目,你還是盡量要離的遠一些比較好。
第二點:項目有無用戶基礎。做任何項目都需要錢來養,而大多數的項目很難找到直接的投資人投資,更多的是要靠用戶來養,這個時候項目或產品有沒有用戶基礎就非常重要了。為什么當時騰訊不惜高價購買日本動漫IP“火影忍者”授權,然后在短時間內做頁游上線快速變現撈金。原因就在于火影忍者擁有大量的用戶基礎,改變一個形式推出,都不需要投太多的廣告費,就能夠很快地撬動市場,沒有用戶基礎的生意千萬別招,不論故事編得多么天花亂墜,其本質還不過是想把開拓市場的最大難題丟給你罷了。
陷阱 3:合同有貓膩
要判斷合同是否有貓膩,主要要關注以下幾點:
第一點:退出機制陷阱,如果甲乙雙方能夠合作的很好,其實合同本身的意義并不大,而往往出現問題的關鍵就是其中一方違約,涉及到賠償、保證金等問題,隱患就出來了。比如辦公租房,你不能把時間簽的太長,因為你退出的時候保證金是拿不回來的。而在銷售環節中,銷售人員往往明知道合同的貓膩但依然鼓勵你立刻簽約,讓經驗不足的創業者莫名其妙地就遭受了損失。
第二點:過早低價買斷,比如SNH48的趙嘉敏之所以不再和SNH48簽約,就是因為一下子要和她簽約簽到30歲。有時候,不少創業者因為當下的困境或者金錢的誘惑會簽很長的長合同,尤其是那些限制條件非常多的,會將這筆生意進行長時間捆綁,再加上高額的違約金更會束縛生意后期的靈活空間,所以在合同周期和合同價格方面,創業者依然要有自己的堅持。
第三點:法院所在地很重要,中國的法院多少是有些區域保護主義的,如果你的合同訴訟法院選在對方的地區,那么到時候仲裁或者打官司都很不方便,而如果選擇自己的本地就會比較好。但是在簽約時想到打官司事情的人畢竟不多,所以這也算是合同中會涉及的不大不小的陷阱。
陷阱4:錯估自己的能力
要避免被自己“騙”,主要要關注以下幾點:
第一點:手上有沒有現成愿意支持的客戶。所有的人脈關系,如果不能夠變成錢,那就對生意沒有直接的幫助。因為這個世界上,應該沒有比錢更為敏感的東西了。你的種子客戶一定來自于你的周邊,他們未必能夠幫你賺錢,但是能夠保證你的創業之路能夠在前期比較平坦的持續下去。
如果沒有訂單先創業,大多都會掉入“自欺欺人”的陷阱之中。
第二點:通過試運營確定商業模式是否正確。比如王健林的創業實際上就是經過試運營的。他并沒有放棄公務員的資格就投身商海,直到通過房地產賺取了第一桶金(1000萬元)后才正式辭職,所以王健林是先試運營成功后再創業的,所以最后成功的概率也就高了不少。
第三點:自己的產品服務與市場同類產品的差異性。一般創業的朋友總是這樣想,我某件事做的不錯,我就拿這件事拿到市場上來兜售,這是不對的。你某件事做得不錯,可能是在一個小圈子(比如公司,單位),但是小圈子相較于市場的汪洋大海是不可比擬的,如果你的產品和服務與市場上同類產品差距不大,就要好好思考了,這未必是最佳的創業時機。根據我的親身創業經驗,我認為,如果創業者能夠把這五類陷阱規避好,創業的成功率就不會太低,如果規避不好,甚至沒有規避,不論資金準備得再多,都容易命懸一線,創業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