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娜 劉茜(長安大學,陜西 西安 710000)
近年來,西安市隨著機動車保有量的迅速增加以及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以高濃度細粒子污染為代表的大氣灰霾現象頻發。有研究表明,灰霾天氣的本質是與光化學污染相關聯的細粒子氣溶膠污染,大氣中的細顆粒物不僅能削減大氣能見度,影響人們的日常出行;此外,還可吸附大量有毒有害物質,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肺部,導致與心肺功能障礙相關的疾病,以及支氣管炎、鼻炎等呼吸道疾病[1],對人體健康產生極大地威脅,已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2014年西安市細顆粒物(PM2.5)年平均濃度值為76μg/m3,超過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1.17倍,與上年相比年均值下降了27.6%。24小時平均第95百分位數的濃度為194μg/m3,超過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日平均值二級標準1.59倍,比2013年下降37.0%。[2]。西安市2013和2014年PM2.5年均值如表1所示。

表1 西安市2013、2014年PM2.5濃度值
本研究采用世界銀行(《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研究》課題組,1999)研究估計大氣中可吸入顆粒物造成的死亡率和發病率影響的劑量-反應函數關系。本文中,大氣質量監測中采用的指標是PM2.5,這里將PM2.5轉化為PM10,轉化系數取0.65,即:PM2.5=PM10×0.65[3]。
大氣污染對人體健康影響的經濟損失估算目前已成為環境經濟學和環境流行病學的研究熱點。目前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支付意愿法、疾病成本法和人力資本法等[4]。本文主要運用修正的人力資本法估算大氣污染對人體健康的經濟損失。
參考韓貴峰《西安市大氣TSP污染的健康損失初步分析》的研究成果[5]及《西安市統計年鑒(2015)》和西安市環保局相關數據來估算西安市2013及2014年PM2.5引起人體健康的經濟損失。估算所需數據統計見表2。

表2 估算相關數據統計
PM2.5引起人體健康的經濟損失由三部分組成,即過早死亡的工資損失(L1),因病造成的醫療費用支出(L2)和因誤工造成的工資損失(L3),具體計算方法參考董小林的環境經濟學教材[6]。
西安市2013及2014年由PM2.5引起人體健康的經濟損失估算結果見表3。由表3可以看出,2013年和2014年由于PM2.5引起人體健康的經濟損失分別為32.25億元和19.87億元,分別占當年生產總值的0.65%和0.36%。

表3 西安市2013-2014年PM2.5引起人體健康的經濟損失估算
(1)2013年和2014年由于PM2.5引起人體健康的經濟損失為32.25億元和19.87億元,分別占當年生產總值的0.65%和0.36%。
(2)在我國,從2013年開始,才將PM2.5作為常規污染物進行監測,監測站點仍相對較少,數據不充分,因此很難給出有關PM2.5污染全面評價。
[1]王珊,廖婷婷,王莉莉.西安一次霾重污染過程大氣環境特征及氣象條件影響分析[J].環境科學學報,2015,35(11):3453.
[2]西安市統計局.西安市統計年鑒[R].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5.
[3]陳曉蘭.大氣顆粒物造成的健康損害價值評估[D].廈門:廈門大學,2008.
[4]桑燕鴻,周大杰,楊靜.大氣污染對人體健康影響的經濟損失研究[J].生態環境,2010(1):178.
[5]韓貴峰,馬乃喜.西安市大氣TSP污染的健康損失初步分析[J].西北大學學報,2001,31(4):359.
[6]董小林.環境經濟學[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