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冬蘭
近年在國內設備采購領域,尤其是電力和軍工行業,全壽命周期成本(Life Cycle Cost,簡稱LCC)管理理論得到了廣泛的推廣應用。LCC不僅考慮設備本身的購置價格,更要考慮設備在安裝、運行維護、更新改造以及報廢的全過程成本。中小企業必須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產品成本,才能立于不敗之地,而中小企業的材料成本占銷售收入的比重大大高于其他類型企業,所以供應商選擇的優劣,直接影響到中小企業產品的成本、質量和整體競爭力。因此進一步研究中小企業如何選擇和評價供應商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LCC理論的涵義和特點
傳統的設備采購偏重于一次性投入因素,重點根據采購環節設備的價格對比來選擇供應商,對設備后期運維環節的投入估計不足,這種情況容易形成采購方無法事前控制采購標的的質量,無法正確評價供應商。
LCC成本分析法是指通過對設備全壽命周期內的所有支出成本進行分析,作為設備采購與業務決策的重要依據,其核心內容是對設備的LCC進行分析計算,以量化值進行決策,主要的計算模型如下:
LCC=CI+CO+CM+CF+CD
式中LCC—全壽命周期成本(life cycle cost);CI—初次投入成本(investment costs),包括購置費、安裝調試費等;CO—運行成本(operation costs),包括設備本體能耗費用、日常巡視檢查費用等;CM—維護成本(maintenance costs),包括周期性檢修費用、周期性維護費用等;CF—故障成本(outage or failure costs),包括故障損失費、故障檢修費等;CD—廢棄成本(disposal costs),包括設備退役時處置的人工、設備費用等。
20世紀80年代,國內部分企業紛紛引入LCC管理理念,目前LCC理論在軍工企業、電力企業得到一定的推廣應用。LCC的主要特點有以下幾方面內容:①具有全系統的特點:LCC成本分析對象為設備本身或系統的全壽命周期成本,而不是針對單一的零部件。②具有全費用的特點:在設備的LCC成本結構中,采購成本僅僅是設備LCC成本的一小部分,而后期持續產生的運維成本等占比較大,此部分費用應在各類決策中給予高度重視。③具有全過程的特點:LCC成本分析充分考慮了設備在整個全壽命周期內的成本,包括安裝、運維、檢修更新、改造、退役報廢的全過程。
二、中小企業供應商選擇和評價存在的問題
中小企業的資金規模與經營規模都比較小,在供應商選擇和評價方面,很難像大企業一樣從整個供應鏈的視角對供應商進行管理,在當前競爭加劇的情況下,供應商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已成為制約部分中小企業發展的主要因素,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缺乏供應商管理理念。部分中小企業的采購管理人員對供應商管理沒有深刻的理解,選擇供應商時并沒有對同類產品進行標準的評價分析,僅以個人經驗或喜好選擇相應的供應商。
2.中小企業與供應商之間未建立戰略合作的供求關系。在目前大型企業招投標制度下,中小企業具備與供應商建立長期合作共贏戰略合作關系的有力條件,但大部分中小企業與供應商之間仍是臨時的或短期的供求關系,在某些問題上反而因為缺乏溝通和合作意識而互相推諉、扯皮,導致雙方無法實現共贏,給中小企業自身經營的穩定性也帶來一定的障礙。
3.中小企業未建立供應商選擇和評價標準。通常中小企業在選擇供應商時會取決于采購管理人員的主觀判斷或直接借鑒其他企業的做法,沒有在全面考察供應商能力后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后作出決策。中小企業往往根據設備購置費來決定取舍供應商,未充分考慮設備運行維護成本和故障水平,對后期投入估計不足甚至忽略,對自身經營也帶來一定的風險。
4.中小企業未積累與供應商有關的基礎數據。中小企業的發展歷程較短,對供應商自身數據、設備運行維護情況等方面的基礎數據積累較少,比如設備故障情況需要通過對大量歷史數據進行分析得出。
三、中小企業基于LCC理論進行供應商選擇和評價的可行性
基于LCC成本分析法進行供應商選擇和評價,對于經營規模較小的中小企業而言,在提升產品質量和供應商管理效率方面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
1.中小企業在制度創新和管理方面更具有創造性和靈活性。在制度創新方面,能夠及時地調整供應商選擇和評價模式,不需要繁雜的招投標流程或規章制度,可以根據LCC成本分析法的結果進行及時的調整,比如提供更長期的合作年限。
2.基于LCC成本分析法確定供應商后,中小企業可以與供應商建立穩定的、長期的戰略合作關系,不再是傳統的一般商業合作關系,戰略合作關系對中小企業和其供應商的長遠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3.中小企業的供應商數量較少,與供應商的溝通較為充分,收集LCC有關的基礎數據較為容易。
四、基于LCC理論的供應商選擇和評價的方法
1.供應商選擇和評價步驟。①采購部門制定供應商選擇和評價方案,確定LCC成本計算公式,明確初次投入成本、運行成本、維護成本、故障成本、廢棄成本的計算方法,應結合設備的實際情況,對全壽命周期可能發生的各項成本進行說明。②采購部門組織召開意向供應商溝通會,對各供應商介紹招標方案內容、LCC成本計算公司各項內容以及其他要求。③意向供應商除滿足基本要求外,最重要的是需提交計算LCC時所需的數據和相關內容,同時要說明相關數據和內容的統計依據、驗證條件和驗證方法等佐證材料。所有數據均需通過書面形式進行最終確認。④采購部門可以根據現有的統計數據或經驗值對意向供應商提供的數據和內容進行采信度分析,若是較低的采信度,一方面可能影響供應商的信用評分,另一方面會再次要求供應商重新提供書面佐證材料。若采信度最終仍無法滿足要求,可直接淘汰該意向供應商。⑤在采信度滿足要求的情況下,將各意向供應商的LCC成本計算結果作為最優供應商的依據。一般情況下,在設備購置成本基本一致的情況下,選擇LCC成本最低的供應商作為最優供應商。目前來說大部分企業仍將設備購置費作為實際成交金額,LCC成本計算結果作為參考依據。若設備購置成本相差太大,則應綜合考慮品牌、保修年限等因素后進行決策。⑥選擇出最優供應商后,所簽訂的合同除技術條款外,應注意一般情況還需在合同中包含LCC管理相關內容,比如設備承諾保修年限、可用率承諾條款、以及懲罰條款。⑦通過LCC成本分析、采信度分析后確定的最優供應商,應考慮雙方建立長期的戰略合作關系,對設備全壽命周期各環節的成本進行及時跟蹤、調整,最終實現共贏。
2.供應商選擇和評價應注意事項。①在進行LCC成本分析的基礎上應選擇有實力、有信譽的供應商。在LCC成本差距不大、承諾條款類似的情況下,應優先考慮品牌知名度比較高、信譽良好且在行業內有實力的供應商。在制定供應商選擇和評價方案時,不能以價格最低作為選擇供應商的主要因素。②選擇的供應商數量應在合理區間。中小企業既要避免采用傳統的商業合作關系,也要注意避免采用唯一供應商。因此采用LCC成本分析后確定了供應商不能僅僅一家,若依賴于一家供應商,容易造成壟斷現象,最好能夠選擇2-3家LCC成本低的優秀供應商,建立相應的戰略合作關系。③應注重積累設備運行數據。大部分供應商對于設備的實際可用率、故障率等數據沒有很準確的數據,中小企業應盡早著手收集此類數據,這樣一方面可以驗證供應商提供的數據,還為設備本身技術發展奠定扎實基礎。
隨著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如何選擇出優秀的供應商關系到中小企業的長遠發展,由于中小企業的特點,采用LCC成本分析法選擇供應商是切實可行的,且能夠給企業帶來較大的經濟效益和良好的業績。[基金項目:廣東科貿職業學院2016年院級網絡課程,項目編號:2016YWL-07]
(作者單位:廣東科貿職業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