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輝
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和互聯網的普及,農村電子商務得到了大力發展,富有地方產業特色的淘寶村雨后春筍般涌現,截止2016年8月底,全國共有1311個淘寶村,比2015年的780個增長68%;數量前三位分別為浙江(506)、廣東(262) 和江蘇(201)。全國淘寶鎮增至135個,比2015年的71個 增加了90%,淘寶村活躍網店超過30萬個,至少創造84萬個就業崗位。淘寶村 “破繭成蝶”,成為影響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一股不可忽視的新興力量。
一、淘寶村的經營特點
1.復制性。由于農村網商主要是利用淘寶平臺開展網商業務。只要符合淘寶平臺入駐條件,任何人和組織均可以入駐。農村網商模式不具有排他性,不受時間、空間限制,很容易被復制或移植,淘寶村數量日益增多。
2.同質化嚴重。由于淘寶村主營業務相同,產業鏈日益完整,產品高度同質化,導致淘寶村網商內部的惡性競爭;同質化競爭后果可能沿著產業鏈傳遞到供應商、物流等上下游網商服務企業。
3.家庭作坊式生產,個體規模小。農村網商主營業務主要以家庭作坊方式組織產品生產。農村網商多以家庭為單位,從事簡單加工或模仿作業,對機械設備、生產技術水平要求不高。加工場所主要是各家各戶的住宅或宅基地上建立的簡易廠房,員工以家庭成員為主,數量有限。
4.產業鏈完整。由于淘寶村網商主營業務相同,帶動供應商、服務產業的發展,吸引物流企業入駐,逐漸形成了一個基于網絡平臺銷售的集供應、加工、銷售、物流、服務等上下游產業集聚的完整產業鏈。
5.集群化發展。淘寶村地理位置高度集中,呈現高度集群狀態。在山東西南部、江蘇北部、長三角、浙江南部、珠三角、潮汕地區、福建東南部最為顯著。其中浙江義烏市65個,浙江溫嶺市54個, 山東曹縣48個,廣東普寧48個,江蘇睢寧40個, 福建晉江32個,廣東白云區32 個,廣東番禺區32 個,江蘇沭陽31個,浙江瑞安30個。
6.競爭激烈,協作性差。由于淘寶村內網商業戶主要采取模仿經營,產品結構雷同,營銷手段相似,同質化競爭激烈,受利益驅使,網商業戶之間相互提防,協作性差。
二、農村電子商務紅海探析
1.同質化競爭激烈。由于淘寶村經營的產品具有易復制性和經營的低門檻性,使得淘寶村的網商,多為個人或家庭式作坊規模較小的企業,實力有限,經營者數量眾多且技術力量薄弱,缺乏產品研發與創新能力,主要采取模仿經營,產品結構雷同,營銷手段相似,同質化競爭激烈,價格競爭突顯。
2.技術人才缺乏。農民的文化素質較低,對新技術、新信息的接受能力較弱,對電子商務了解不深,市場知識薄弱,而懂得電子商務技術的人才又不愿意到農村地區服務,這使農村電子商務應用人才嚴重缺乏。一方面,淘寶村經營的產品,科技含量不高,易于模仿經營,經營者不重視技術性人才的引進與培養;另一方面,高素質的人才往往傾向于選擇大城市為自己的工作地,在相對落后的村鎮,很難吸引和留住專業的電子商務及相關的高素質人才。技術人才的缺乏,從而限制產品創新與技術創新,制約著淘寶村網商的健康、持續發展。
3.從業人員整體素質不高。在淘寶村經營的網商業戶多為當地居民,受自然條件和社會因素的制約,文化素質普遍不同,人才引進困難,從業人員整體素質不高,在經營中難以創新,習慣于價格競爭。
4.經營觀念滯后。由于淘寶村經營電子商務的往往是個人或者家庭或規模較小的企業,往往注重追求自身經濟利益,重視產品銷售,易忽視消費者的利益與購物感受,服務意識淡薄,導致顧客滿意度不高。
5.政府重扶持,輕監管。由于淘寶村對繁榮當地經濟,促進特色產業發展,提高居民收入與生活水平,吸引農民返鄉創業、就業,緩解就業壓力,維護和穩定社會秩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受到當地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得到了當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但政府在大力扶持淘寶村網商的同時,卻忽視了對網商的監管,網商間競爭無序甚至相互拆臺,惡性價格競爭激烈。
6.品牌意識缺失。縱觀淘寶村網商,基本上處于無品牌經營狀態,極少具有品牌,品牌意識淡薄甚至無品牌意識。
三、農村電子商務對策
1.市場細分,差異化經營。消費者的需求是存在差異性的,為差異化經營提供了條件。絕大多數農村網商業戶技術力量薄弱,缺乏產品創新能力,依靠模仿其他網商企業的產品從事經營,難以形成自身的經營特色,無法與規模網商企業相抗衡,農村網商業戶有必要深化市場細分,優化目標市場,合理確定產品結構與產品項目,實施差異化經營,形成經營特色。
2.突破智豬博弈效應,注重知識產權保護。依據智豬博弈效應,規模較小的農村網商業戶不愿意進行產品創新,同時也無力進行產品創新,規模較大的網商進行產品創新存在被克隆的矛盾。由于消費者的需求不斷發生變化,產品創新勢在必行。因此,網商在進行產品創新的同時,應注重知識產權保護,及時申請專利保護,維護自身的合法利益免受侵害。
3.技術扶持,組建研發團隊。農村網商總體上技術力量較為單薄,技術扶持應是政府扶持的一個重要方面。由政府牽頭組建研發團隊,通過市場調查,分析消費需求,進行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以技術參股、有償使用等方式為淘寶村網商業戶提供技術支持和指導,改善產品結構與層次,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滿足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
4.加強技能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素質。淘寶村的從業人員,基本上是當地居民,人員文化素質低,經營知識缺乏,經營觀念滯后,競爭手段單一,法制意識淡薄,人員素質整體不高,直接影響淘寶村的長遠發展。政府部門應加強對從業人員的培訓,從技術、市場、法制、職業道德、客戶關系維護等方面開展培訓,提高經營者素質。
5.創建品牌,樹名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的消費理念正在悄然發生著變化。縱觀消費市場,品牌化消費趨勢正在顯現。消費者選擇產品,不僅僅是選擇產品品質,還包括對個性化服務、品牌等因素的綜合考慮。品牌不僅有助于網商進行宣傳與推廣,而且可以保護網商與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網商競爭的白熱化,迫切需要網商加速品牌化建設,適應時代與消費者需要,創建品牌,爭樹名牌,形成自己的品牌競爭力。endprint
6.理性競爭。隨著人均收入的增加,人們對價格敏感度降低,單純的價格優勢不再是眾多人購買商品時的唯一性、決定性因素。影響消費者購買的因素有很多,諸如產品質量、價格、品牌、款式、服務等,消費者在購買過程中,通常會選擇性價比較高的產品,農村網商業戶在經營過程中,應著重提高提升產品的性價比,從價格競爭轉向價值競爭,提高顧客滿意度,打造顧客忠誠度。
7.加大監管力度。加大監管力度,形成網商平臺監管、政府監管和社會監督的立體化監管體系。網商平臺加大內部監管力度,一方面建立業戶檔案,信息共享,讓違法經營者無處遁形,另一方面,建立舉報機制,引導平臺內部企業相互監督,公平競爭,有序、守法經營。充分發揮政府部門的監管職能,形成政府部門牽頭,整合工商、稅務、公安(網監)、食藥監、質檢、銀監、消協等部門的資源,使其形成一個高效的聯動機制,做到違法必究,規范經營行為,凈化淘寶村的經營環境,促進淘寶村的持續、健康、穩定發展。充分調動廣大消費者的社會監督的積極性,設立獎勵機制,對淘寶村的網商經營業戶進行監督,對不法經營者進行檢舉,進一步凈化淘寶村的經營環境。
8.成立經營合作共同體,規范經營。由于淘寶村網商數量眾多且各自經營規模較小,技術力量薄弱,缺乏產品研發與創新能力,主要采取模仿經營,產品結構雷同,營銷手段相似,同質化嚴重,產品沒有統一的標準,各自為戰,經營無序,競爭激烈,嚴重制約淘寶村的持續、健康發展。為了扭轉這種混亂、無序狀態,由政府出面成立經營合作共同體,旗下網商接受經營合作共同體的管理,獨立經營,最大限度發揮各自的積極性,實現規范經營。
9.開拓市場,跨境經營。因特網本身具有的開放性、全球性的特點,電子商務打破了時空的限制,將商務輻射到世界的每個角落,實現市場全球化,為網商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國內市場競爭激烈,有能力的淘寶村網商可以通過阿里速賣通、ebay、亞馬遜、wish、lazada等跨境電商平臺,開拓境外市場,沖出紅海,走向蔚藍。
10.線上、線下互補,網實一體化。淘寶村網商規模壯大后,可以有針對性地在一些城市開辟產品體驗店,為客戶提供現場產品展示、產品體驗、功能宣傳介紹,同時作為線上訂單的線下提貨點和線下銷售窗口。通過線上、線下互補,挖掘新市場,走出紅海。
(作者單位: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徐州財經分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