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強
摘 要 大數據背景下新聞傳播發展方面的工作產生較多變化,數據的收集、挖掘等對新聞生產等方面的工作產生較多影響,媒體方面能夠對受眾的需求、喜好等進行分析和了解,進而對自身工作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為新聞傳播發展方面的工作奠定堅實基礎。本文對大數據背景下新聞傳播發展方面的內容進行具體分析,以期為新聞傳播等方面工作的開展提供一定啟發和參考。
關鍵詞 大數據背景;新聞傳播;發展研究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7)199-0007-02
大數據背景下,人們在決策時對直覺、經驗等方面的依賴性逐漸減弱,對數據分析的依賴性逐漸增加,為新聞傳播發展等方面的工作提供了更多的科學依據。在計算機等現代技術的支持下,新聞信息挖掘、收集、分析等方面的工作能夠獲得更多現代技術的支持,通過數據分析能夠對受眾喜好、需求等進行掌握,為新聞生產、傳播發展等方面的工作提供更多支持。下面對大數據背景下新聞傳播發展方面的內容進行具體分析。
1 大數據背景下新聞傳播的特點
1.1 時效性有所提升
新聞的關鍵在于“新”,即對新近發生事件的報道,在互聯網技術及大數據技術的支持下,數據信息的追蹤、分析工作變得更加高效,并且海量的數據一直處于動態更新狀態,將其應用于新聞報道及傳播工作中時,能夠獲取更加精準的預測結果。此外,為了向新聞受眾提供更加精準、適宜的服務,做好應用及推廣方面的工作,需要對受眾感興趣的內容進行了解。例如,在大數據技術的支持下,新聞媒體對網友的網購行為習慣、喜好、新聞偏向性等進行了解,得出用戶的行為模式和需求信息,之后媒體為受眾推送其可能感興趣的新聞信息,為受眾帶來更新鮮、更適宜的新聞觀看體驗及感受,促進新聞傳播工作目的性、意識性、科學性的提升。
1.2 客觀性提升
新聞報道的最重要標準即為客觀性和真實性,傳統的新聞報道在事實發生過程中跟蹤報道,或是在新聞事件發生后分析報道,在大數據技術的支持下,新聞報道及傳播工作發生改變,人們能夠根據掌握的數據和信息完成新聞事件的預測,通過大量數據的搜集、整合分析能夠獲取更加接近事實和科學的預測報道,通過對眾多真實數據的分析,能夠使新聞傳播及報道更具客觀性。
1.3 融合性及參與性提升
在大數據技術的支持下,新聞傳播方式不再單一,各類媒介開始互相滲透和融合。新聞傳播過程中,音頻、視頻、圖像以及文字等形式更好的融合在一起,新聞媒體能夠將更加多樣豐富的新聞內容展示給受眾,相同的新聞內容也能夠通過更加有趣、生動、直觀的方式呈現,在數據平臺的支持下,新聞媒體和受眾之間能夠進行更多互動,受眾能夠積極參與到新聞話題討論、評價、傳播轉發等活動中,一方面能夠實現降低新聞傳播成本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使新聞傳播途徑更加豐富。
1.4 預測性提升
預測可謂是大數據的核心和關鍵,在大數據背景下,出現了一種新的新聞報道形式即預測性新聞報道,在大數據技術的輔助下,能夠快速完成數據分析等工作,完成預測性新聞報道。預測性報道在災害預測、期貨市場、宏觀經濟形勢等相關主題的新聞報道中應用較多,能夠使受眾對新聞事件及發展情況產生更多好奇和期待,進而為新聞傳播發展提供更多支持。
2 大數據背景下的新聞傳播發展
2.1 新聞傳播力的重構
新聞傳播力,即媒體將新聞信息向外傳播的過程,換言之即為媒體能夠通過較多的形式把新聞傳播出去的能力。大數據背景下,新聞信息選擇等方面的工作受到一定影響,在大數據技術的支持下,能夠更好的完成數據深入挖掘、分析以及整理等工作,新聞報道的說服力有所提升,并且新聞更加符合受眾需求及喜好。在大數據技術的支持下,信息間的關系得到有效揭示,人們能夠對事件真相進行更好的把握,新聞認知與事實更加貼近,新聞傳播影響力大幅度提升。
2.2 新聞表達形式發生改變
傳統的新聞傳播及表達形式較為單一,例如平面媒體通過圖片、文字等形式表達新聞,廣播電視媒體通過音頻、視頻形式傳播新聞信息,大數據背景下,新聞表達形式發生了較大改變,媒體能夠借助文字、圖像、音頻、視頻以及網絡一類的形式傳播新聞,新聞傳播形式更加豐富。此外,新聞傳播碎片化特點越加明顯,新聞受眾能夠通過智能手機中的App、社交媒體等獲得新聞信息,并且不再受到時間、空間等方面的限制,在大數據技術的支持下,新聞媒體能夠對受眾用戶特點、需求、喜好等進行了解,更好的完成新聞推送工作,為新聞傳播發展等奠定堅實基礎。總之,大數據背景下,新聞傳播形態、格局產生變化,多媒體傳播形態及格局逐漸形成,新聞傳播形態朝著多樣化的方向發展,新聞媒體能夠將更加新穎、真實的新聞信息傳遞給受眾,傳播速度也大幅度提升。
2.3 新聞傳播交互關系有所增強
新聞傳播受到大數據背景的影響,受眾能夠獲取更多個性化信息,甚至能夠對原始數據進行掌握,此時受眾能夠透過數據對問題進行分析,發覺新聞事件中的問題;之后受眾積極參與到新聞傳播及話題討論活動中,媒體與受眾、受眾與受眾之間能夠就新聞傳播的相關問題進行討論交流,新聞傳播交互性有所提升,受眾能夠將自己的聲音傳遞給新聞媒體,新聞媒體也能夠將受眾反饋的信息進行整合,傳達民意,為新聞傳播發展提供更多支持。
此外,新聞傳播過程中的,新媒體對主流媒體的影響力逐漸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對新聞事件的傳播和報道進行引導,對事件進程進行推動和改變,眾多的新聞受眾能夠產生眾多小數據及反饋信息,經過整合匯總能夠產生大數據,對新聞事件的傳播及發展產生較大影響,可見大數據背景下新聞傳播的交互性、受眾參與性大幅度提升,在受眾積極參與的情況下,其在新聞傳播過程中開始扮演不同的角色,從單純的新聞接收者轉變為傳播者、制造者。如今,新聞受眾和網民具有較高的言論自由,活躍度較高,對新聞傳播發展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2.4 數字化新聞及數字化傳播的出現
在大數據技術的支持下,新聞存儲、處理等方面的工作更加簡單高效,新聞采編、傳播效率大幅度提升。在大數據背景下,新聞事件變得更加透明,新聞媒體工作者能夠從海量的信息中挖掘出更多有價值的新聞信息,同時服務于新聞傳播的數據也變得更加可靠,人們能夠從數據新聞、報道線索衍生出的外圍數據和民眾了解的內部數據中挖掘信息,提高新聞的說服力及可信度,更好的完成新聞編制、新聞事件后續發展預測等方面的工作,為新聞傳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最后,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新聞傳播及報道無需將注意力過多集中于因果關系中,在大數據技術的支持下,人們能夠對哪些事情正在發生進行了解,對新聞事件整體面貌進行掌握,受眾的注意力則更多集中于新聞“是什么”而非“為什么”,進而為傳播效率的提升奠定堅實基礎,在掌握眾多數據的規律及頭緒后,受眾甚至可以直接了解數據的意義及價值。
3 結論
總結全文,大數據背景下信息呈爆炸式增長,如何從海量的數據信息中提取有價值的新聞信息,做好數據深度挖掘、分析等方面的工作非常關鍵。本文對大數據背景下新聞傳播發展方面的情況進行分析,對新聞表達形式的轉變、多媒體傳播形態及格局的形成、新聞傳播交互關系的增強、數字化傳播等內容進行闡述,以供參考。
參考文獻
[1]呂輝進.大數據背景下的新聞傳播發展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5(1):33-34.
[2]楊瑞瑞,張夢寧.博弈中共贏:大數據背景下新聞傳播發展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6(10):9.
[3]紀淑芹,梁佳潼.大數據背景下新聞傳播發展研究[J].科技傳播,2017,9(10):3-4.
[4]郭娜,靳羽西.大數據背景下新聞傳播發展展望——基于國內移動客戶端新聞類App的觀察與思考[J].新聞研究導刊,2016,7(14):338.
[5]唐魏,謝少克,董小玉,等.大數據對新聞傳播相關影響探討[J].決策與信息(下旬刊),2015(8):1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