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摘要]:文章結合我國目前林下經濟產業發展的現狀,有效的分析了林下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目前林下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人力資源不足,基礎設施落后等限制了我國林下經濟發展的因素。結合林下經濟現狀和問題,文章總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從而促進我國林下產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關鍵詞]:林下經濟;生態建設;發展對策
[引言]: 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迅速,為了滿足國家實現可持續性經濟發展的需求,開發林下經濟的產業,能夠有效優化我國的經濟結構,從而建設出完善的生態經濟模式,通過合理的開發林下經濟產業模式[1],有效推動我國的林業產業經濟發展。
1、我國林下經濟產業發展現狀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21世紀以后,我國的林下經濟逐步走上快速發展道路。林下經濟的誕生和發展符合我國的社會發展需求,目前,我國已基本擬定了生態建設目標,從而創建林業經濟發展的戰略,將林業產業的發展逐漸轉向林下經濟模式,并且獲得了有效的發展和顯著的成果,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能夠改善我國的生態環境,減少了森林樹木的砍伐情況,解決了林業發展的方向性問題。
目前我國的林下經濟主要的模式包括四種,分別為:林下種植模式、林下產品加工、森林景觀運用和林下養殖。其中林下養殖和種植主要是利用豐富的森林資源飼養禽畜類,而林下產品加工和林下景觀運用是二級模式[2],主要是指利用森林資源開發生產加工行業和旅游行業,有效的促進林業經濟發展。
2、林下經濟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2.1 產業勞動生產力缺乏,難以保證生產原動力
林下經濟產業是一種勞動密集型產業,所以在發展的過程中對人力的需求極大,也是機械設備無法替代的,所以往往生產成本過分高,對林下經濟的發展帶來極大的負擔,從而限制了其發展的速度。為了滿足市場競爭的需求,部分林下產業采用人工生產模式,但我國的城鎮化發展過于迅速,大量的青壯勞動力全部轉向城市,造成農村勞動力流失問題嚴重,也限制了林下經濟的發展[3]。
2.2 基礎設施技術落后,限制產業規模化發展
由于我國部分地區的供電線路和水力資源相關建設并不完善,所以在林下產品的生產、銷售和運輸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問題,從而不斷增加林下產品的生產成本,也導致林下經濟模式無法走上規模化、正規化、集約化的發展道路。由于設備和條件的不足,造成林下產品過于單一,沒有先進的技術支撐,從而限制了林業經濟的發展。在社會經濟發展的全新形勢下,大部分的林區仍然采用傳統的養殖和種植方法進行林下經濟生產,所以生產力較低,產品種類較少,大部分的農業生產者沒有科學種植、養殖的技巧,所以造成生產投入和產出比例失調,導致林下產品的質量和數量無法得到保障,從而限制林下產業走上現代化發展道路。
2.3 領導龍頭帶動欠缺,無法實現可持續發展
目前,我國的林下經濟沒有形成一定規模,其主要經營模式為單獨的個體式經營,個體經營者由于無法獲取前沿科技信息,也無法掌握市場的發展動向,所以在林業產品的種植和養殖結構中,無法做到及時和有效的調整,部分地區的林下經濟缺乏組織和規劃,從而導致農民無法尋找到有效的銷售途徑,導致林下經濟模式發展失敗。目前,我國的林下經濟缺乏龍頭企業帶動,所以林下經濟模式無法形成大規模的產業化發展。所以為了促進林下經濟的快速發展,只有重點培養地區性的龍頭企業,并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更好的促進林下經濟的發展。
3 、促進林下經濟產業發展的具體措施
3.1 確保林下經濟產業的有序發展
目前,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迅速,為了完善我國的林下經濟產業模式,應該制定科學的林下產業法律和相關制度,從而有效保障林下經濟的發展[4]。在有效完善林下經濟資產評估體系的基礎上,要實現林下產業的產權合法化,從而使其合法的林下經濟得到科學的分配和使用,激發林下產業經營者的熱情,促進林下產業快速發展。
3.2 加強林下產業政策扶持
林下經濟的開發能夠有效拓展農民經濟發展的全新道路。通過林下經濟模式的開發,結合政府的政策扶植和鼓勵,可以在產業稅收、資源利用等方面進行大力度的優惠,從而保障林下經濟的快速發展。
3.3 加大資金投入規范相關標準
隨著社會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我國逐步增加了林業產業的項目資金投入,從而獲得一定的林業項目發展成果。目前我國的下一步林業發展戰略主要集中在林下經濟模式的發展工作上。通過擴大林下產業規模,增加林下產業基礎設施的建設,并為林下經營業戶提供優良的產業品種和發展機會,增加林下經濟發展規模補貼,提高林下經營業戶的工作積極性,從而有效促進林下經濟的發展。
3.4激發金融主體的投資積極性
在林下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要依據《林業產業政策要點》的相關內容進行管理和發展,為林下產業經營業者提供低息、免息貸款,擴大林下經濟發展規模,結合地區特色,創辦個性化的林下產業經濟模式,同時地區性的企事業單位和銀行等均需要提供相應的資金等項目資助[5],制定科學的林下經濟產業貸款政策和制度,并嚴格依據其執行,從而激發林下經濟的發展熱情。
3.5 建立完善的林下產業優惠政策
為了提高林下經濟產業發展速度,地方政府應該科學引導農民進行林下經濟的生產,從而有效提高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政府應該創辦符合地區情況的林下經濟發展特色,從而使農戶在進行林下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獲得更大經濟保障。
結語:
總而言之,林下經濟具有資金使用率高、操作管理模式簡單、項目投資資金較少等特點,通過大力開發林下經濟能夠有效實現林業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模式,為農民的經濟收入增長提供一條全新的發展道路。在林下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應該結合地區實際情況,選擇有特色的林下經濟發展道路,政府應給予大力度的支持,從而有效促進林下經濟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光輝,邱鵬飛.林下經濟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與措施[J].中國林業經濟,2015(5).
[2]孔小勤.崇左市林下經濟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和發展思路[J].現代園藝,2017(2):20-21.
[3]許忠民.三明市林下經濟產業發展的現狀、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綠色科技2016(13):64-66.
[4]曾秀花.瀘水縣林下經濟發展問題及對策——以草果產業發展為例[J].防護林科技,2016(5):87-89.
[5]原朝陽.新常態下陜西林下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西安航空學院學報,2016,84(4):42-45.